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家乡的沧海桑田
杜洪毅
我真的很难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谈谈自己的家乡,这次回乡看到这一片狼藉(被推掉的农田)的景象,看着这满目沧痕的土地让记忆中那些本来就很模糊的画面变得更为依稀。
其实我的家乡这个村子只是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上的一个小点,放眼整个中国农村虽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但在最近二十年的岁月风雨中却见证了中国农村最为经典的缩影,经历了一场场权治与民生之间的瞎折腾。
现在已很难再追忆起童年家乡印象,只记得那时的山水天园都出自自然,虽没有太多的雕凿却远没有如今这样的沧桑。从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到调田模板工程,从蔬菜农场到现在新农村建设,一波接一波,一波又盖一波,做不完的工程,干不完的义务劳动,村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折腾。走马观花的领导检查、参观学习,名目繁多的口号宣传,而村民们又真正受益几多呢?尽管有一次又一次的上级拨款,尽管有政府出资装点的面子工程,可民生问题又真正的改善了多少呢?今天到处是空置快要倒蹋的房屋,为了生存人们还是不得不四处奔波(而不是停留此处发家致富),而曾经那些花费的高昂代价似乎也随一次虚幻的口号声的落下而消失。
记得当年来得最早的一波是稻田养鱼,也许是出于新鲜好奇,也许出于对政府提供免费鱼种的诱惑,村民们纷纷响应,在自家打稻田里挖起了鱼池,家家户户开始了渔业生产,可最后来多数人家除年底捞起几条鱼自己吃,又有谁获得了额外的收获呢?很遗憾,水产养殖可不是圈养的猪,不是丢几把菜进去就行的。
第二波算是调田工程了。说是农田改造,实际上只是养眼的视觉工程。善良易骗的村民们被发动起来,家家户户抽签分号参家义务劳动,没有机械设备,没有动力工具,硬是靠肩挑背扛,在一个冬天将这一沟天然曲折、高低不平的农田变成了一片方块整齐、养眼好看的示范稻田。然而,大自然似乎总是会与人们对抗,这一片靠无数双勤劳的手打造出来的新田园却常常无法保住蓄水,人们不得不为水源日夜操劳。更不要说过几年以后这片田园就永远的结束了水稻种植使命,先前的投入与产出比值又有谁去核算过呢?
第三波是稻田养鱼重来,这一次似乎政策更好、拨款更多,可许多上了当的村民却不愿再被折腾了。村干部带人放干了田里的水,带上炸药在水稻田中央炸开一个大窟窿,这样村民们又不得不就范,重新开始“稻田养鱼”。尽管这些鱼池修的更漂亮,一些堪至贴上华丽的瓷片外包装,但大部分仍然摆脱不了沦为摆设的命运。
第四波是稻田养鳝,田坎用石砌过了,鳝种放下去了,可是结果连过鳝鱼的影子都见不到,不知曾经决策者们的良知能不能对之坦然相视(浪费纳税人的钱款)。
第五波是招商引资,出租稻田让外来老板种蔬菜。从此过去村民们付出的辛劳都成了白费,稻田放干了,曾经一个冬天的义务劳动换来的调田工程全成无用之工,而那些留在田间的圆形鱼池竟成了碍事的废弃物。村民们再也不用种自家的田了,每年领上几块钱的粮价被偿款(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土地增值收益),转而成了农业工人,每天在老板的菜田里挣那么几块钱的辛劳费。
几经沧桑,经过一次次折腾的士地如今又赶上了新农村建设运动。看着这片被推挖的满目沧痕的土地不禁引发太多的感概。或许今后农村和农民们的现状真的能好起来,但当我们回望这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我所列举的只是一部分,还因自己常年不在家,很多的情况都不太了解,另还有一些被略去)时心中又有什么样的滋味呢?太多的辛劳负诸东流,太多的税款打了水漂,公共财富成了少数人妆点门面的资财,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赚够了面子、捞足了好处,投机分子鼓足了腰包,而历史却记载着更多的愚昧与荒唐的沧桑。
这十多年来自己一直奔波在外,对家乡的现状了解甚少,便能有如此之多的感触,而对那些长年生活于其中的村民来说,又有过多少的感想未流露出来呢?说自己家乡近二十年的经历是中国农村最为经典的缩影一点不为过,在这区区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着人间最为滑稽的闹剧,而这一切又源由何起呢?
对于中国的农村与农业的未来我们不能作太多的预言,但眼下农业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官方信誓旦旦的要振兴农业,但就从当前大兴土木的形式化运动看来,对农业的复兴与农民生存状态的改善仍是有很多可以置疑的。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真会变得像官方宣扬的那样美好,但或许也会从中丢失许多更为美好的东西,但愿这样的假设不要被历史所验证。
杜洪毅
2010 年10月10日
版权声明:本文为杜洪毅原创,所有观点随感而发,不引用任何文献资料。转载请注明作者为杜洪毅,引用本人观点注明作者和原文标题!邮箱:duhongyi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