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新文艺群体评论的时代使命
——杜洪毅在锦江论坛讨论会上的发言稿
一个时代的文艺群体生态与所属时代的科技、经济、文化大环境息息相关。当下,新文艺群体之所以能摆脱传统文艺创作的桎梏,自由生长并快速形成燎原之势,是与目前我国繁荣的经济文化背景和互联网技术普及带来的新媒体革命不无关系。
虽然说,活跃的新文体群体存在诸多弊端,但其创造的丰富文化内容,不但为民众提供丰足精神生活食粮,而且还促成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文化新生态,成为推动我国文艺创作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的坚实力量。
然而,新文艺群体毕竟是自发形成,指导其成长的主要力量是自娱、流量和商业利益等,其间还掺杂部分别有用心的负面价值。这样,就造成了当下文艺生态中呈现价值虚浮,内容低俗,消极观念广为流传等现象。作为评论人,我们有义务站出来揭示问题所在,抨击不良文艺现象,为新文艺群体提供可行性理论指引。
一、传播渠道开拓
当今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传媒主导的时代,几乎做任何事都离不开传播渠道。对我们评论人来说,更是这样。因此,开拓传播渠道,是做好评论工作的基本前提。
新媒体的重要性
过去,传统纸媒和出版物一直是文艺评论主要的阵地。今天,虽然纸质媒体和纸质出版物权威性仍然存在,但由于阅读人数减少,其影响力日渐式微不可避免。与其相反的是,新媒体正无孔不入渗透大众生活,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由于互联网传播方式与传统纸媒有着本质区别,许多传统媒体转战互联网过程并不如人意。而不少按传统媒体思维创办的新媒体,也很难承受住网络生存的大浪淘沙。如果不能在互联网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所做的评论工作就成了纯粹的自言自语。
因此,如何拓展新文艺群体评论的传播渠道,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当前新媒体生态
综合观之,互联网生态存在分众化、小圈子社群化的特点。对于一些敏感话,极容易形成群体心理效形。某些时候,一个不起眼的跟帖,影响力可以高过许多主流新闻报道和评论稿件许多。就单一新闻事件而言,众多普通网友参与的留言评论,产生的影响力很可能高过专业文艺评论。
当前网络媒体的主要阵地早从过去的门户网站、博客论坛,转为今天的自媒体、直播平台、商业IP、私密社群、分众客户端等。
新媒体思维与职责所在
综上所述,如何在现有的互联网生态中抢占先机,因势利导拓展多方位传播渠道,才是重点。
个人认为,在开拓传播渠道方面,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办刊思维上去办个网站或经营媒体号。而应该学会使用互联网思维,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色,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多方位立体传播网络。
另外,人人参与互动本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根本的区别所在。因此,对传播渠道的开拓工作,就不应只是机构、平台的事,而是每一个评论人的职责所在。
二、时代使命与历史担当
作为评论人,我们从事评论工作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
追求文化理想是根本
或许对于在座的评论家老师来说,从事文艺评论工作除了个人爱好来说,原本就是一份用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对于我来说,真实身份就是个农民,没单位没组织,走上文艺评论之路完全是因个人文化理想所支撑。
人类文明延续至今已过去了数千年(从萌芽之初算起或许已有若干万年),为何能创造今日的辉煌?这是因为,从最古老的神话幻想到今天的征服太空登陆火星,都是为理想力量所支撑。无论对于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单个生命个来说,追求不断向上升华的文化理想都是存在之根本。
评论工作之目的
作为评论人,只是在为写评论而写评论,为搞理论而理论吗?或者只是批评某人,否定某种东西、打倒某方势力?又或是拿发表的文章、出版的著作装点门面,换取世俗社会地位、利益么?
当然不是。我们从事文艺评论,原本以批评者的视角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理论工作者智慧,打通前瞻性文化视野。通过这一个程,来构建更活跃健康的文化大环境,促使文艺工作者在原有基础上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从而达成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之终极目的。
三、文化造血与本土原创
按前面所述,追求文化理想是我们评论人使命与担当。那么,作为当代中国评论人,我们究竟该追求什么样的文化理想呢?
外来文化冲击
这些年来,我国文化领域受外来文化冲击的问题非常突出,从早期照搬欧美文化,到当下年轻人对日韩文化的深度痴迷,已让我们社会从某种程度丧失了自身文化个性。其实这一点,在新文艺群体中是非常显眼的,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这个问题越演越烈。
当然,就整个人类文明进程而言,任何高度发达的文明体系,都是建立在对外来文化给养的吸收利用基础上的。但是,如果不能将外来文化给养吸收后进行再创造,而只停留在搬运套用上,无疑只能让自身民族文化个性丧失,最终沦为外来文化的仆从。
对别的领域或许我不太熟悉,在艺术行业中这一点特别明显。当代中国艺术的指导性理论,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对艺术作品解释的话语权,同样来自西方。中国当代艺术“教父”、众多艺术青年的精神领袖的栗宪庭先生,基本上就是西方艺术话语权在国内的代言人。
改被动输血为文化造血
在这里也并不是说要用强制手段对外来文化加以排斥拒绝,我们而是应该努力追求文化自主,探寻改被动文化输血为主动文化造血的发展之路,打造自身强势本土原创文化环境。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用西方理论诠释中国文化,我们的理论家们著书立说,不是在连篇引用西方理论,就是在对西方理论进行演绎诠释,真正以自身文化立场构建起来的优秀作品非常少见。这是为什么呢?说实话,西方文化、西方理论的确很优秀,而我们除了古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外,缺少优秀的当代本土原创文化。这点或许有人反对,可是,我们能找出一部可媲美经典的、由当代中国人独立创造出来的理论框架或文化体系么(不能是对他者文化的注释或演绎)?
为什么日韩文化能让年轻人如此痴迷呢?因为别人的文化产业发展得好,早已做到了向外文化输血。而我们自身文化产业相对薄弱,缺少强势当代本土原创文化精神支撑,只是在被动接受别人的文化输血。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化事业强盛了,拥有强大的文化造血能力,而不是躺在古人留下文化遗产上沾沾自喜,同样能让国外的年轻人对我们的文化深度痴迷,一样能让中国当代原创文化风靡全球!
四、为文化盛世到来做准备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国泰民安,繁荣兴盛。就政治经济大环境而言,虽然还没达到理想中的完美境界,但却好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我们能说今天自己正身处在文化盛世么?或许我们可以说正生活在文化盛世的前夜,对比经济大环境的水准来说,文化总还是弱了那么一点点吧!就眼下正活跃的新文艺群体来,虽说创作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文化味,金钱味更重点,具备深度文化内涵的原创作品就更难找了。
而作为一个评论人和文艺理论工作者,我们所担当的历史使命,就是通过文艺评论工作,找出新文艺群体存在的问题,去构建具备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创文化精神,促进新文艺群体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站在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文化立场上,去力挽狂澜,为文化盛世的到来而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