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杜洪毅
何为艺术?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并不只是普通大众,即便是相当一部分艺术从业人员,也很难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虽然就当前世界主流艺术思潮而言,追求独创性、探索性和文化引领功能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但对于包括一部分美术工作者在内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仍旧为掌握一门独特的绘图手艺、技能而着迷,如同部落居民对巫师身上透射出的神秘力量那样着魔。网络直播卖画之所以能兴旺,正是与普通人的原始技术崇拜心理相呼应,其核心卖点并非艺术,而是手工技能。
既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专业美术工作者之所以会不屑于直播卖画,是因为其中有太多炫技的成分。而且这类廉价、靠数量支撑市场体量的作品,不过只是业内人士所称的行画罢了。可事实上,就当前国内艺术市场而言,那许许多多被冠以“原创艺术”的绘画作品,就真的比行画高明很多么?作品同质化严重,抄袭模仿之风盛行下,如果要严格审视的话,那些卖上几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作品,难道真的就具备无法被替代的原创文化价值么?
杜洪毅《或许可以更好》 4K 水彩
所以说,从纯粹市场的角度来理解,无论是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的画作,还是通过线下场馆销售的作品,我们都只能将其理解为同一类依靠手工技能生产的商品,而不能以营销方式不同而区别对待。市场本身是多元化的,消费者的需求定位也是如此。直播卖画渠道的出现,恰恰是对原有市场环境的拓展和补充,来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本就不应该遭受任何质疑的。
至于直播销售过程中,美术工作者现场表演作画甚至搞点刺激性怪招的行为,纯属个人喜好。如果其中存在欺诈营销行为,消费者完全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通过司法途径维权。而对于无法接受这种营销方式的美术工作者来说,也只是个喜好不同而已,不能单就凭此证明作品是否优秀。
当然,高水准的艺术创作不只需要手头那点点技能,更需要长年累月的个体文化修行,创作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独立思考,需要在杜绝外部干扰的条件下精心构思。而且一幅艺术作品的诞生,本身还包括一个从孕育到起稿再到完成创作的过程,这在直播环境中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可问题是,直播卖画虽然常常挂着艺术的名头,但那只是一种营销方式而已。因此,推崇艺术并不能成为反对直播卖画的借口。
虽然直播卖画与艺术无关,却与整个艺术市场有很大关系。这些年,许多业内人士都在期待文化艺术消费市场形成,直播行业的出现,恰恰为其提供了助推力量。虽然就目前而言,直播渠道销售的多是一些所谓的行画,甚至连一些专家眼中的消费级艺术品都算不上。但是,艺术消费市场的形成,本身需要多层次结构的。从长远来看,直播卖画行业的兴旺,对培植民众文化艺术消费热情有非常多的好处。以直播卖画为代表的网络艺术品消费模式,或许真会是推动整个艺术市场成长的强大动力。
杜洪毅《梦不是梦》 4K 水彩
对于醉心创作的艺术家来说,当然是不可能把精力放在玩直播、推销作品上的。但对于专职艺术经纪人、艺术品营销机构来说,完全可以尝试在此领域多下点功夫。直播只是一种工具,当前的直播卖画看上去不入流,问题并不出在直播本身上,而是由背后的决策者造成。对于专职艺术经纪人来说,完全可以在充分利用直播营销优势的基础上,以专业知识引导大众审美需求,打造高品位的专业艺术作品直播营销平台。对于有志之士来说,这个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施展空间。
技术进步一次又一次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这不是建立在对原有文明的否认上,而是相互提携。对于一切新生事物,盲目跟风和盲目排斥都有失偏颇。无论专业人士能否接受,直播卖画的作品销售模式都正在火热进行中。否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理性反思,然后再做抉择。本文发表于《中国美术报》第203期杜洪毅《世象之四》38.5×53.5cm 板面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