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杜洪毅
所谓文化人,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并能将自己的所学转化为创造力量,为文明进程贡献自身才华的人士。可现今很大一部分文化人,在其所专长领域知识储备不可谓不充分,但是否将学识转化文化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奉献出哪怕一小点点能量,就有待商榷了。
会背书,几乎是当下“文化人”的共同标识。即便一些原本肚里学问欠缺,却要冒充文化人之徒,也会找几个段落、套话来背得滚瓜烂熟,当作行走江湖的本钱。若想继续深造,就得有点看家本领的。搞国学的,什么周易论语老庄自然不可少,古典名家诗词也得随时背上几段才行,即便是阴阳、五行、堪舆这些杂学也不能被轻易忽视。对专于西学的文化人来说,康德黑格尔那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再深入点就得把尼采、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什么的背上几页。其实这些都还不算高明,唯有能随时背出几段中国人从未听说过的哲学家语录那才叫牛!
杜洪毅《造物·迷望》 13.5X13.5X42cm 木质油彩 雕塑
最常见一类文化人把背书的功夫用在嘴皮上,逢人就可口若悬河的谈古论今,信手拈来几句经典诗词展示风骚。此类人物往往因“博学多才”带给人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但听得多了便会觉得反反复复都是那些内容,缺少新鲜劲儿。其实,这种文化人之大本事在于将读过的几本书附会上些道听途说的东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讲述出来。有这等功力,最适合的工作莫过于做中小学教员,其出色的演讲才能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对教学大有助益。只可惜,他们大多是不甘寂寞之辈,挖空心思想着要往上爬,运用其三寸不烂之舌在文化人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
杜洪毅《或许可以更好》 4K 水彩
另一类文化人比起前一类来更不甘寂寞,虽然其中不乏嘴头功夫过硬者,但更主流的想法是要搞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每年市面那么多出版物,期刊上发表海量的论文,这类文化人功不可没。但不知为何,尽管这些文化人知识功底扎实,拥有高学历和体面的工作,却一窝蜂地去干梳理典故、注解前人观点的事业。即使要讨论今天的现实问题,也非得整篇引经据典,展示其汗牛充栋的才学。如果不这么干,似乎就会让别人怀疑他们不够逼格。读这类文化人的大作不会让你觉得不好,专业术语堆砌得绝对到家,修辞语法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见多了总会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只是陈词滥调变换着花样拼凑而已。
杜洪毅《世象之四》38.5×53.5cm 板面油彩
近年来自媒体行业发达了,又涌现出第三类文化人。这类文化人当然也是如假包换的科班出身,只不过他们更懂得迎合网民的心理、擅长使用些下三赖的文字转述书本上的内容。如果你认为他们都是在搞创作,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普通网民对生涩的术语比较排斥,于是高明的文化人们便发明了以更轻松闲散的语调来倒腾知识。如果说纯粹以自身的才学来写作也还算好,可惜大多数文化人为了寻求高产,不得不拾起糨糊工的活儿来。如此般,这些自媒体尽管人气非常得不错,但却总是在转述别人早说过的东西,并无新意,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把握准了传播学规则和年轻网民心理。互联网时代,民众更愿意放弃经典,满足于碎片化的“高效”阅读,于是为只会背书的文化人们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
杜洪毅《没有故事》4K
如此一来,会背书,以更好的方式来背书就成了今日文化人的至死不渝的终极追求。谁要想出人头地,要想取得大成功,关键在于把握更灵活的背书方式。无论吃嘴皮饭也好,搞学术研究也好,还是要想在竞争更激烈的网络环境中脱颖而出,都得掌握一套比别人更高明的背书方式。如果你不愿走背书这条黄金大道,不愿在前人的遗骨中挖宝,还想逐磨着搞什么独创探索。那就对不住了,拿不到经费,没人为虚无缥缈的东西买账,更不要想赢得普通网民的信任了,只会沦为被遗弃的孤家寡人。
杜洪毅《无题》30×40cm 布面油彩
可这样,又该由谁去承担面向未来的探索创造工作呢?虽然,像梳理典故、注解前人遗著的工作必须有人承担,但难道就是当下精英阶层的主要任务么。写文章引用些现成典故语录未尝不可,但若整篇都是外国人怎么说,古人怎么说,近现代学者又怎样说,那作者自己的想说的东西跑哪去了呢?难道说搞学术研究只是为了展示不太高明的修辞才能么?现成的知识固然需要有人去传承,但若只是以缺乏任何创见的方式来转述,又如何去追求文明进步的更高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