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杜洪毅/文
在当下,要想分清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工艺技术,似乎很难。凡是与技艺沾点边或与文化沾点边的事情,都有人想着向艺术上靠。或许,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这些都应该属于艺术的范畴。但,若我们要从纯文化与人类文明进程来审视,又该如何区分艺术与工艺技术呢?
简单的理解,艺术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创造活动,而工艺只是技术性的制作。即便如此,还是让人难以理解,因为艺术通常离不开技术,再纯粹的技艺里面常常似乎也会伴随着那么点艺术的成分。如此一来,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别就更难弄清了,怪不得今天会有人大声疾呼艺术创作需要工匠精神。
艺术从工艺升华而出
其实,艺术与工艺技术这种含糊不清的关系,在历史上从来就没被分清过。我们知道,几乎所有人类艺术,最早都出自于工匠性的技艺。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艺术家,大体都属于工匠阶层,与普通的泥水匠并没太大差别。而在中国,古代画师们也都属于工匠,即便阎立本那样贵为丞相的大画家,都还会为工匠身份感到自卑。当然,西方社会并不会对工匠进行特别的歧视,一个优秀泥水匠仍会有贵族般的自豪。而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构建出的森严等级体系,即便到今天仍没多少人愿头上顶着个“匠”字。在此般文化语境下,来讨论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区分,最否会让人联想到更多呢?
与其说艺术源于工匠的技艺,不如说艺术是工艺的升华。任何优秀的人类传统艺术,都离不开精练技艺。西方古典艺术离不开,东方古代艺术也离不开,即便是宣称不以技艺取巧的文人绘画,也是离不开长期的技术训练的。但仅有熟练技艺并不算艺术,只能是工艺,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只会是“匠气”的。只有当创作者在技艺的基础上,将自己对文明的思考、生命的灵性注入作品中,才能称为艺术。由此得知,艺术的本身,并非复制,也并非工艺性制作,而是一种文化创作活动。艺术创作者身份并不在于是工匠还是艺术家,更在于其是否对人类文明进步有极积贡献。如,切利尼本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名金匠,却以艺术家的身份被载入历史,不只是因其曾制作出过多么华贵的金银工艺品,而是其在熟练技艺基础上,将自己的思考、将生命热情倾注于那些不朽的雕塑作品中,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不可缺失的内容。又如,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西斯廷天顶壁画,从技艺上讲绝对让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难以相比,但那里面仅仅只有技术吗?
艺术是出自生命本源
如果说艺术创作一定要是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会让大多数觉得太大太空。对于许多心地单纯的艺术家来说,才不会去考虑这些无聊的空洞话题呢,他们只乐意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整天去想那些空洞的东西,也根本就搞不了创作,艺术应该是接近生命本源的东西才对。从小的个体上来讲,艺术创作应是将自我生命体验进行自由的释放。由于造型艺术是对形象或形体的创造来实现的,技艺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基础。然而,再好的技艺也只是一种技术,精糂的技艺能生产出非常好的商品,却不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只有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文化思考、内在情感、生命灵性与技艺融为一体时,才有可能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必需注意的,这些技艺以外的生命内在体验,除了一个与生俱有的生命灵性外,更多源自文明的给养,源自文化上的修行。很难想象,一个完全脱离文明社会的人,还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为什么许多人只是以手上的熟练技巧进行工艺性制作,而非艺术创作呢?这其就是一个文化修行缺失的问题,如果自身缺少文化滋养,缺乏对自我生命的真诚理解,又怎能奢谈艺术呢?
艺术不受领域所限
对于艺术与工艺技术的理解,人们常常局限于领域性划分的误区。如将绘画与雕塑当作艺术,把其它更注重技术的造型领域当成工艺美术。其实,几乎任何造型领域都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以进行工匠式制作。如绘画领域,当下停留在工艺术性制作上的人实在太多。许多人只是将那几个图像符号反反复复的重画,只要两张画叠一起不重合就好了。而在油画领域,现在普遍流行复制照片,如果只是利用照片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其实也没啥,可许多作品根本就原原本本将照片抄过来。即便是在国内一些最权威的美术馆,也常常看到展出不少放大的手机照片。那种夸张广角镜头、手机举到眼前水平视角、街边随手拍的照片,摆到位居庙堂之高的地方展出让人看着好笑。即使要复制照片,也得稍修饰,若不会,至少应该在拍照时考究下镜头焦距、视角和取景内容,看起来还像件合格的工艺品,而不是只会做些色彩和表面肌理处理。至于那些各类现代主义风格的绘画,也就不想说了,要想找点真正原创性的东西太难,工艺品却随处可见。除此以外,在如陶瓷、玉雕、剪纸甚至木工等原本被认为属于工艺美术的领域,我们也不能说只能进行工艺制作了,一样可进行艺术性创作的。只不过,除了陶瓷领域外,目前进行艺术创作性探索的还很鲜见。另外,在盆景、根雕这些为传统文人喜爱,却是主要由工匠制作的景观与装饰艺术领域,其实要进行创作性探索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只不过似乎很难被当下主流艺术界接受。
奢侈品制作只能算精细工艺
当技术性工艺发展到极致,很容易让人将此误认为艺术创作。如象牙镂空雕刻,能算艺术创作吗?当然不能,技艺上到极致了,也只能算奢侈品制作。又如古代官窑烧制的陶瓷(特别是清代官窑),今天基本默认为艺术品,是因其承载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而非其极致的工艺,但这改变不了属于工艺品、奢侈品的本质。不过,我们今天看精品宋瓷,似乎更具文化审美价值,没有清代陶瓷那番做作花哨,多了一份接近生命本真的纯朴之美。我们应该相信,在大宋王朝那样的文化盛世下,即便普通工匠也有非常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不然怎能创造出那样的一份美呢?
艺术不受限于技术
艺术是从技术中升华而出,当技术拥抱文明时,才有可能创作最杰出的作品。现在看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列奥纳多的作品,或者张择端和仇英的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来看都是无可挑剔。但当人类文明发展到非常高度的时,艺术就不再局限于技艺上的无可挑剔了,如中国文人书画就以“逸笔草草”“宁拙勿巧”来表达新的文化理想,虽其中仍有很大技术成分,但已往前迈出了一大步。到了二十世纪,有一个人以惊人举动改写了艺术史,直接从商店买个小便池签上名就是艺术品了。此人即杜尚,虽然他的举动至今仍存争议,但无疑这一行动彻底改变了历史,极大拓宽人类思维上的宽度(远不止于艺术领域)。类似于此不需要很多的技艺,而以思维突破方式进的文化创造,从文明史的各度上来看也是可将其理解为艺术,不过这应该从一种文化审美的视角去对待。然而,我们今天经常见到的那些层出不穷的现成品挪用、行为表演和观念表达,到底还算不上艺术呢?这些几乎没有什么工艺技巧的东西,甚至是随便捡来的几块垃圾,真的就“很艺术”了么?我要说的是,第一个以某种思维突破的方式进行创作者,绝对是一位天才,绝对应该被文明史铭记。但是,所有的跟风模仿者,不是傻瓜就是想一夜成名的投机倒把分子,余者没其它。那些原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表演展示,里面有什么?什么,有思想?有什么思想?随便拼凑几个理念也叫思想?街边的流浪狗也会每天思考问题(不信可去问动物学家)呢,那它们个个都是大艺术家、大思想家不成了?
人类艺术发展到今天,技艺的多少已不再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了,你以非常精糂的工艺进行艺术创作没问题,别人以不那多的技艺创作也行,重要的不再是技艺,而是自由独创性的表达。源自西方的现代艺术总是在追求外在形式上的突破,因为形式上的不同,才具有完全的自我表达意义,否则很容易变成对别人的模仿。在这里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一自我价值的释放与创造。东方传统水墨艺术,由于材料工具上的种种限制,从模仿他人开始。但模仿只是技法训练,而非艺术本身。那什么才是艺术呢?只有摆脱对他人的模仿,进入自性,才能算艺术。真正高境界的艺术创作,不但要摆脱对他人的模仿,还得摆脱技法的束缚,才能得到彻底的自我释放。由此可以得知,由现代艺术的方式走到完全的自我释放,相对容易,但路却越走越窄,现在一般人根本就再难找到自己的路。而东方传统的水墨,这条路起初原本就不宽,但后面的路却是很宽的。可,很多人却永远被卡在最窄的路上,始终只能做个模仿者,生产点工艺品。有些人虽能摆脱得了模仿,但终还是摆脱不了技艺本身的束缚,也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条路吗?有待探寻。
当然了,任何的事情都没有什么绝对的。当今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世界,每个人的生命灵性、才情又都不尽相同,在艺术创作上,完全都可以自己的放式来释放,无任何固定程式可言。现在我们在探讨关于艺术的话提,就会发现艺术创作其实就是个体小我生命释放中获得的某种灵魂升华,叠加起来最终获得整个人类之大我升华,也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工艺技术是什么呢?工艺应该是以技术性的方式对物质与感官享受的制造(必竟再高级的奢侈品都只是那来满足感官享乐的),别无它者!
(发觉最近文章越写越长,还是就此结束吧!)
2016年11月21日 于北京
作者声明:本文可以自由转载(纸媒需经授权同意),但必须署上作者姓名(杜洪毅),否则一律视为侵权。微信:xingli153
原文地址:duho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