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杜洪毅/文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这一代人对传统文化了解少之又少。相对于更为强势的西方文化、西方艺术(源于西方,非当下西方),唯一谈得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恐怕只剩说汉语、写汉字了。对于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印象大概是书画家当众即兴挥毫,转瞬间就落笔“创作”出一张象形大作来。可,这真就是我们东方传统绘画艺术吗?中国文人苦苦追索了上千年的写意精神究竟是什么?
经常在某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刘知白先生的作品,被其独特的水墨韵味所吸引,可一直无缘亲睹原作风采。前段时间中国美术馆举办“百年知白”回顾展,才有幸窥其真容。
网上能检索到对知白先生作品评价文章实在太多太多,自己再妄加论述似乎显得多余。刘知白作品(特别是晚期作品)之所以能吸引当下美术界的注意,是因其已进入一种自由随兴的忘我表达境界,而这一点是绝大多数当代书画家永远也达不到的。那么,由此展开思索,中国书画领域经久不衰的写意精神究竟应该是什么呢?传统文人绘画强调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并非今天有些人所理解拿毛笔在宣纸上胡涂乱抹,而是超越物象之上的内在精神提炼,而是心灵升华后的自在表达。除此之外,写意精神还有别的的内容吗?
到目前为止,人类绘画艺术经历了符号性记录、物象模仿和写意表达三个阶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写意绘画仍是当今世界最高级别艺术形式。相对于西方十九世纪才出现写意绘画,东方写意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相传水墨写意绘画始于唐代的王维与王墨(王洽),但我的能见到的最早成熟写意作品是米友仁的云山图和梁楷的泼墨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到元四家和明代的徐渭那里,中国水墨写意绘画已发展到巅峰之境。随后虽仍有发展,但整体上是走向衰落的。
与写实绘画测重于对物象模仿不同的是,写意绘更注重个人内在精神的表达。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是对写意画作的最好理解。可,中国写意绘画的历史实在是太长才久,而水墨写意从技术上来讲本身又是最难把握的,绘画技艺术学习传承非常艰难。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古代画家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他们将前代名家作品图像符号辑录成画谱,供初学者临摹练习之用。学画之人只需反复临习画谱上的图像符号,天长日久头脑中自然获得对各种物像符号的深刻记忆,最终达达到落笔即能挥毫的熟练度。从行为主义心理学上讲,这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只要能坚持长年刻苦训练,几乎仍何人都能获得拿笔就可作画的技能。但是,这种临摹学习方式本质上讲只是技艺练习,即便能熟练的画出各种图样,离真正的写意表达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也是从古至今,能画上几笔的人虽多,但能成为名家大师者少之又少的本质原因。
从文献资料介绍得知,刘知白先生最早也是从临习《芥子园画传》开始学画,在其早期作品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画谱图样符号痕迹。但我们观其晚期的作品,几乎再看不到什么画谱符号,而是一种完全自我的笔墨语言表达。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人绘画强调的笔墨有很大的技艺成份,但技艺并非笔墨的全部。当下不少书画家仅将技艺熟练当作笔墨功底,虽然下笔很圆润熟练,但境界始终上不去。董其昌说学习绘画要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就必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有道理的,读万卷书能让人获得广博的知识养份,心界自然提高,而行万里路能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让人见识广博,生命的厚度与广度都因阅读和阅历而提升,内在精神境界自然也更高。对古人来说,要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比上天登月还难,可对当代人来说却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现代交通工具帮助下行万里路是寻常便饭,就读书来说,若一个人平均一年读150本书,难道一生还不能读上万本吗?况且古人说的万卷原本没有今天万本那么多内容)。刘知白作品最后从程式化画谱模式超脱而出,除一生的坚持追索外,大概更是受益于丰富的阅(读)历与阅历给养。
当笔墨语言不再是一种技艺性的重复,而是自我内在精神的自由随意表达时,才是真正的写意。刘知白晚期作品,不再是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图样式水墨画,也不是对自然山水的刻意模仿,更不是完全脱离物像的现代抽象画,而是一种完全自在的自由书写。真正的水墨写意,就应该是超脱于画谱,超脱于前辈名家模式,超脱于对物象的模仿,才能算是艺术。那种程式化的符号复制,或者套用西画素描的毛笔排线,真能叫写意绘画吗?值得商榷!
刘知白去世后,中国传统书画领域似乎不再有什么重要人物,只剩一大群知名与不知名的画匠与画家。此时,我们要问传统写意绘画还能否出现新的高潮?这似乎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无可否认的是,当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态都更趋多元化,要把原本近于中断的传统文化恢复到占主导地位的高度,几乎是痴人说梦,因为明天还不断有新的东西产生。难道我们不应该去追寻文明的新高,而是力求恢复失落了的传统吗?没有发展,没有创新,任何的复制式传承都是无力回天的自作多情。
在当下仍占主导地位的写意绘画,算得上人类艺术史到今天为止的最高峰,可这个领域还会有新的高度吗?东方写意绘画缘起于唐代,南宋时期开始成熟,元四家和明人徐渭将其推向巅峰,随后衰落,直到清末民国受西方文化传入刺激才复兴,现今又走向衰落。西方写意绘画的先驱同样是位文人,而非职业画家,他的水墨写意画明显受东方艺术受影响,此人即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印象主义(包括后印象画派)第一次将西方写意绘画推向高潮,莫奈与凡高是这群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很快,西方写意绘画就发展到了巅峰,毕加索、康定期基、马蒂斯是这个时期最杰出者。然而,很快就有人意识到这种激进的写意绘画将走向灭亡,此人为杜尚,他的想法没错,后来的极简主义真将绘画变成一块白板。然而,西方写意绘画并没有就此终极,最终传遍世界,直到占领具有千年写意传统的东方中国。源自西方的现代写意绘画最后的重要人物都是华人,他们是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三人最初出自主张中西调和的林凤眠门下,真正做到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熔为一体,完成老师的夙愿。随着此三人先后离世,这种现代写意绘画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了,尽管当下还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此时,再来问写意绘画是否还会有新的高峰,似乎有点多余。我们知道,人类文明一直在追寻新的高点,而绘画艺术是从人类文明萌芽那天起就诞生的。虽然,现阶段人类有更多的图像获取方式,替代绘画原有的部分职能,但只要人类文明没有达到终点,绘画艺术就不会走向终点。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类绘画艺术已经历符号记录、物象模仿、写意表达三个重要阶段,那么是否可能进入一种全新的另一未知阶段呢?虽然当下写意表达绘画和写实物象模仿绘画仍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但我相信作为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一个精神探索领域,绘画绝不会止于目前的写意表达。那么,将要面临的下一阶段绘画是什么呢?让我们默默的期待着吧!
2016年11月13日 于北京
作者声明:本文可以自由转载(纸媒需经授权同意),但必须署上作者姓名(杜洪毅),否则一律视为侵权。微信:xingli153
原文地址:duho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