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续上篇...
许多朋友看了《行色西藏(1、2)》之后,对于西藏,从以前只是对它的神往,变成了现在的跃跃欲试。实其,更精采的还在后头,我的目的就是想让你看完了这辑之后,行动起来,背起行囊,踏上这朝圣之路。
继续看片...
12号晨,换了部大车,目的地纳木措。在这个叉路口,我们顺着箭头的方向进发。
其实这次西藏之行,在路上的出片率往往要比在目的地的高。这天,一路上特别的兴奋,透过窗外,捕捉到晨羲中的景色,在蓝天的衬托下,微暖的晨光透过薄云不时地轻抚大地,留下它亲吻过的痕迹
在拉萨以北100公里处,屹立着举世闻名的念青唐古拉大雪山,山顶最高处海拔7117米,终年白雪皑皑。本来,在羊八井,有一个远眺念青唐古拉山全貌的观景台。可是雪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下面的图画。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是360度的被一片白色环抱着,彷佛到了一个从未见过星球里。这时,多么想拥有一支鱼眼镜头.
抛开那隐隐袭来的高原反应,忘情的融入到这片白雪世界里。
车子在这里行进,显得是多么的渺小。
还好,导游的担心最终还是没有发生,我们终于可以通过那根拉山口。照例,还是在那海拨5190米的字刻上留影一张。
在那根拉, 极目望去,纳木措清晰可见。那蓝蓝的天,厚厚的云,透过经幡的隙缝,吴工正在雪地上瞄准。这样的构图,色调令我满意极了.
翻过山口,风景依然的美,离纳木措也越来越近了。
雪域人家,在长年积雪的雪山之上,取一把柴火也弥足珍贵,是宗教信仰支撑着他们。
还有一群赖以生存的牦牛
纳木措终于到了。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湖面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坐落在海拨4718米上。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我们下车走到湖边,虽然是下坡路,但行走的速度却越来越慢,从原来的百多米一歇到几十米一歇。有人走了一小段路,拍下几张相片,就实在走不动,要折返车上休息了。
天慢慢地暗下来,一场大风雪快将来临...
纳木错本来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会显得愈加绮丽动人。不过,此时我们只能看到念青唐古拉山在密云下,隐若地矗立在湖边,倒映被湖面卷起的浪花所代替。
瞬间,狂风乍起,雨点夹杂着冰雹迎面扑打过来,能见度急剧下降,湖岸边,游人都陆续离开,剩下的只是那些马匹在嘶叫,一种孤独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急急地往回赶...
一直我都在想捕捉藏民转经时舍佛之外,别无他物的一瞬。这时,风雪中回过头,我毫不犹豫地把这画面取名为《风雪转经人》。定格之下,如钢铸石雕。
回到了停车场,忽然天又放睛了,一群海欧在觅食。一时心情大好,在广场上玩起了打鸟。
我喜欢这种俯冲下来的姿势,大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
没带大炮,只好用机关枪。看这两只,搭配得多完美
与在别的地方拍海鸥不同,这里有纯蓝的天,快触摸到的云,和雄伟的山崖做背景,出来的效果更为动感。
我欲乘风归去,看来我们也要踏上回程的路了。
抱着对纳错湖、念青唐古拉山的不舍之情,心随飞鸟一起飞翔...
路上,经过一个不知名的牧场,那种辽阔的感觉,使人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
刚才是满目的白色,来到这里,心景随之开朗起来
我小跑地冲下了小坡,找了个仰拍的角度。牦牛在悠闲的嚼着泛黄的小草,蓝天上,一弯轻纱般的薄云挂在当中,多温馨的场景。
这大哥的风范,够得上称之为“藏地犀利哥”吧。
藏地的云,总有一般气势,让你想摸又摸不着,不摸它时,它又冲着你吼!
很迷感,在这里,怎么放牧的都是女人。
要转场了。此时,牦牛摇身变为路霸,当仁不让。
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这画面说明了啥?谁捕谁?
我和我忠实的伙伴吴工,看来都对作品大表满意,大家都笑得有点奸狡
转经路上,这是我见到穿戴最干净时尚的藏族同胞,看得出,他是那种藏有满腹经论诗书的学者,和蔼而又亲切。
这条路,平坦而又开阔,沿这条路,没有坎坷。藏民的未来,也应该沿着这样康庄大道走...
旅途中,会遇到有不同看点的路。而我喜欢这样深远直至溶入自然的路,那是一种完美的溶合。
继续我们的回程。在藏地,我们常常见到这些长长的铁路大桥,雪山、草地、河流把它衬托得更加骄健。而这里,我不确定它是否就是青藏铁路,我只知道,列车上的旅客,当看到这里美丽的景色,应该有多雀跃。
两只懒洋洋的狗,只管晒着暖暖的阳光,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招呼也懒的打。
我们走的盘山公路,山上随时会有石头滚下。对此,只能是这样的阻挡。
这样的地质,造就了丰富的矿石资源。瞧见那裸露的褚红色的矿物质的山体,回去得考虑找几只西藏矿业的题材股来建仓。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拉萨...
请继续留意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