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辉山兰狐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6741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2000枚核弹对准美国!美媒罕见替中国发声,五角大楼要认怂了? ...

已有 818 次阅读2021-11-6 06:53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在反华情绪日益高涨的美国舆论界,替中国说好话的声音是不多见的,但这样的情况确实出现了。近日,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首的一批美国媒体纷纷发文指出,中国研制的高超声速导弹等武器,其实并非颠覆性技术,没有到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因此他们提醒美国政府,不应和中国陷入高度的对抗中。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约翰·海滕上将也呼吁,宣称美国并不想打仗,因为当前已经有近2000枚核导弹对准了美国,包括俄罗斯的1550枚核导弹和其他国家的300多枚,因此美国应当承认自己没有保证自身绝对安全的能力。美国媒体和美国军方高官的一唱一和,显示出劝谏美国政府对华友善的意味,但他们真的是对华友善派吗?
       其实纽约时报和海滕上将这一派人的观点,只不过代表了美国政府中对华竞争派的另一种思路。这一派系的人有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要继续维持对中国的制裁,阻挠中国的崛起,二是要坚决避免中美发生全面战争。不难看出,这一派人和极端鹰派分子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第2点,也就是避免中美的全面开战。因为他们很清楚,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是美国可以肆意欺凌的对象,这两个国家不仅有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更有着完善的核威慑体系。
       冷战期间,不管苏联和美国闹到什么地步,两国绝对不能打全面战争一直都是一个共识,原因就在于双方都有将对方彻底摧毁的核力量。这个相互确保摧毁体系,维持了冷战多年美苏的和平。虽然中美关系和美苏关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类似的一点是美国无法承受和中国全面开战的代价。
       今天的美国存在严重的产业空心化迹象,美国本土工业无法负担自己的需求,中国的供应链是美国离不开的,即使是常规战争导致中美经济脱钩,也会对美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更不要说在核武器方面,虽然美国多年来试图打造战略防御体系,部署各类反导系统,以削弱他国的核威慑能力。
但事实证明,中俄的导弹技术发展,远超美国的反导技术发展水平。在中俄先进的导弹武器面前,美国的反导防御网不过是现代的马奇诺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即使想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进行遏制,但也应全力避免中美或俄美之间发生全面的战争。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美国媒体以及海滕上将才会再三警告美国政府不应和中国出现高烈度的对抗。但这派人并不是对华友善,他们要的不过是在避免战争的情况下,对中俄进行遏制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内近来出现了一种说法,那就是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令美国面对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源自于1957年,苏联在美国屡次航天卫星发射失败的情况下,完成了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这令美国国内大为震惊,感到苏联在航天以及导弹技术上反超了美国。后来,斯普特尼克时刻被引申为美国感到自身的技术被决定性地超越时,集结起国内的所有力量,进行全力追赶的时刻。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定义,其实就有点类似于美国在技术领域的珍珠港,是美国看到自身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奋起直追的一个标志。某种程度上说,中俄在高超声速导弹武器上的技术,其实在好几年前就已超越了美国。现在美国国内面对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上的一个又一个成就,再提斯普特尼克时刻是完全不令人意外的。
       至于美国媒体为何要否决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到来,其实就是为了安抚美国国内的民心,避免美国民众失去对美国军队和政府的信心。
       在中国和俄罗斯服役一批高超声速武器的时候,美国其实就已经面临了斯普特尼克时刻,美国军工产业早已开始了对中国高超声速武器技术的奋起直追,改变了过去紧赶慢赶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的态度。尽管美国媒体嘴上否认这一点,但美国军队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所以我们切不能认为美国人准备放弃和中俄的竞争,他们只是嘴上不承认,但实际行动中,美国对中国的竞争将会是全面而猛烈的,不会开战,可能就是他们最后的底线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