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名白,号青莲,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在电视剧[多情江山]中张冠李戴,把她当成了清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谬之极矣。按出生年月推算,董小宛比顺治大十五岁,顺治不会纳这样一个老女人为妃的。董小宛出身于富庶人家,董家是苏绣世家,本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其父在暑天患上了暴痢,医治无效,不久就死了。董父死后,正赶上天下陷入战乱之中,到了崇祯九年,战乱已迫近苏州,董家的绣庄破产,董母病倒在床。生活的重担压到了十五岁的董白身上,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但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她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之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笑,后来索性将自己卖到半塘的妓院,卖笑、陪酒、陪客人出游。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卖身的初衷,而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压抑住自己的那份清高,把一份毫无意义的媚笑卖给客人。不久,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
冒辟疆是南直隶扬州府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冒辟疆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十四岁就有了诗集《香俪园偶存》,八十岁的老才子董其昌对此大为欣赏,认为他的诗才不在唐代天才少年王勃之下。 冒辟疆参加了一系列县试、府诗、院试,总是名列前茅。天启七年,他以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取得乡试资格。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冒辟疆与中书舍人苏文韩的二女儿苏元芳结婚。辟疆妻子端庄缜密,持重晓事,是冒辟疆的贤内助。当冒辟疆外出交游时,家中事务就全部交给了苏元芳。从崇祯三年秋天到崇祯十二年,由于政治腐败,冒辟疆屡次落第,在这期间,他与陈贞慧、侯方域、吴应箕等重结国门广业社。最后两次应试都因他参与了对出卖东林党人的阮大铖的攻击而落试。
冒辟疆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年少而才色双绝的董小宛。侯方域等人也向辟疆称道小宛。而董小宛也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讲说冒辟疆,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高名才子。南曲中,歌姬以串戏为韵事。董小宛是唱昆曲的名家里手,而冒辟疆则是昆曲票友。在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后,冒辟疆终与董小宛初会,因此时小宛酒醉后身心疲倦,辟疆没有多加逗留,告辞而去。
崇祯十五年春,有朋友告诉冒辟疆:“秦淮董小宛母亲去世,自己又受惊吓,患了重病,闭门而居,不见客。”冒辟疆登门再三敲门,才得入内,揭开床帷,看见董小宛已奄奄一息。冒辟疆告诉小宛,自己是三年前与她醉中在曲栏相见之人。小宛支撑着起身审视辟疆,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宛如梦中。今天一见到你,便觉得神怡气旺。”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这是二人的第二次交往。双方约好相见的时间和地点。
后来冒辟疆因故没有依约同小婉相会,而董小婉已经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了,冒辟疆无奈下请出了东南文坛领袖钱谦益。由钱谦益亲自出马,大力斡旋于债主之间,三天内了断了小宛的所有债务。冒辟疆这才雇船把小宛送到如皋。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内外大小人众相处得非常和谐。冒辟疆的原配妻子苏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悉心照料苏氏所生二男一女。在冒家众人的交口称赞中,小宛得到了无限的满足。对冒辟疆,小宛更是关照得无微不至,使他能潜心考证古籍,著书立说,这真是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好一幕。
宁静和协的家庭生活刚刚过了一年,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逃到小婉的老家如皋,侥幸保住了全家的性命,然而家产却在战乱中丢失得一干二净。
在逃难中,小宛的衣服首饰几乎丢光了。战乱过后,冒家缺米少柴,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多亏董小宛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顺治四年,冒辟疆因被牵涉“湖城大案”(反清政治案件)中而病倒了。经过五个多月的折腾,在小宛的精心护理下,终于使冒辟疆转危为安。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日子刚刚安稳不久,冒辟疆又病了两次,第一次,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紧伴枕边伺候了六十个昼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董小宛的身体本十分虚弱,艰难的生活,饮食已是难饱,又加上照顾冒辟疆连续三场大病。冒辟疆康复了,而董小宛的身体却垮了下来,连续二十多天喝不进一口水,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奏效。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日,在冒辟疆通彻心扉的哀哭声中,做了冒家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病逝。临终之时,她手中紧握着冒辟疆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那对金钏。
小宛病逝后,冒辟疆一时间觉得自己的生命也随小宛而逝。他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哀辞》和《影梅庵忆语》。冒辟疆好友,江南诗社领袖龚鼎孳将董小宛平生始末写成一首长诗《金阊行为辟疆赋》,以此纪念这位明末著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