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龙小说完全没有历史,金庸还有两部小说不知朝代,梁羽生小说则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一个明清系列洋洋洒洒写了近二十部,从元明之交写到清朝中叶,想象起来就不能不叹为观止,这写的不是‘通史’吗?”这评价不完全对。
诚然,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历史背景明确,他的武侠小说的人物具有继承性,从唐宋代开始,一直写到明清。尤其以明清为背景的小说多到二十多部。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也多半是明确的,《笑傲江湖》没有明确交代是哪朝哪代,但武当派的创始人是张三丰,在金庸的笔下,张三丰在元末已达百岁,其第N代弟子自然都只能在明清朝代,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又没有拖大辫子,显然只可能发生在明代。《侠客行》也是一样,既然有武当派高手出现而没有辫子,就只能是明代。《连城诀》也只能发生在明代,湖南、四川作为地名是从元朝开始的,知府正式作为一级地方官员是从明代开始的,宋朝称之为知某府事。另外宋朝没有西藏(那时称为吐蕃)这个词汇,前堵后截,《连城诀》只有可能发生在明代。
古龙的小说的时代背景最模糊,但在胡说八道之间往往露出狗尾巴,比如古龙最受称道的《小李飞刀》虽然没有明确时代背景,但在人物对话中常露出时代的蛛丝马迹,如小说中写道:
虬髯大汉目中已泛起泪光,黯然道:“少爷,咱们在关外过得好好的,你为什么又要入关来受苦呢?十年之后,你难道还忘不了她?还想见她一面?可是你见着她之后,还是不会和她说话的,少爷你……你这又何苦呢?……”
关内关外之称其实是以山海关为界的,这是明清专有的名词,至于秦汉时代的关外,是指潼关以东的中原地带,在中原地带生活谈不到受罪。唐朝李治和武则天夫妻皇帝还特意在关外洛阳设置东都,常住不归,谁说他们受罪了,反而有的电视剧说长安久旱,粮食供应不足,所以迁都洛阳,以满足享受的需求,所以虬髯大汉的话语中所指的关外无疑是指山海关以北的苦寒之地,既然李寻欢还没有剃头留辫子,只能是明朝人。
再如古龙的《长生剑》,书中写道“忍术传自久米仙人,到了幕府德川时,叉经当代的名人‘猿飞佐助’和‘雾隐才藏’发扬光大,而雄霸扶桑武林。”德川幕府始于明代,再因不留辫子,就同清代隔绝,可见此段故事只能发生在明代。
由于古龙的历史造诣远不如金梁,如果他在小说中没有写出关公战秦琼之类的荒唐穿越情节,而他的小说的主人公又不像胡斐、陈家洛一样拖着辫子,那么一般就只能发生在明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