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舜拜谒尧的大祖-文祖是怎么回事{稿}
2021-12-25
2022-8-11
少典部应该是有熊黄帝的嫡系后裔,有一个少典的儿子被选为当时大首领-黄帝,这应该是轩辕黄帝早期阶段,所以史记有轩辕黄帝姓公孙的记载。少典部直到尧时还存在,秦人的祖先大业就娶了尧时少典的女儿。
少典的儿子可以成为大首领,证明属于黄帝嫡系家族后裔。典就是黄帝时期国家级重要文件,少典应该是掌管文字文件的。文字使用应该是极高的特权。看来,可以掌握文字的都是黄帝嫡系后裔家族,这样的家族也有资格参选大首领。
尧时可能排挤废除了少典部,代之以自己的文祖。舜继位要先祭拜尧的大祖-文祖。
舜没有什么根基,只好祭拜尧的大祖-文祖。这其实也是尧有意为之的。
这就是舜继位为什么拜谒尧的“大祖”。传说尧是帝喾儿子,可尧有自己的“大祖-文祖”。看见,尧山帝喾一个嫡系分支,是可以掌握文字特权的。
大禹继位时没有拜谒尧的“大祖”或舜的“大祖”,应该是有自己的。
舜让禹代理虞事,虞应该是一个为大首领服务的职业总管。
《史记·五帝本纪》:“文祖者,尧 大祖也”。———文祖应该是尧的一位祖先,很可能是帝喾的重要分支的第一代,这样的分支和嫡系有掌握文字的特权。所以,出现牵强附会说尧是帝喾儿子。
参考
阿兹特克人实行集权统治,最高首领国王和贵族高居于民众之上,并拥有强大的军队,明显表现出阿兹特克社会已向阶级社会过渡。阿兹特克的国王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事实上是最高军事酋长,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阿兹特克人同与之结盟的部落结成统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体。联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联盟割让土地和纳贡,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
特诺奇蒂特兰城分为四大区,分属四大胞族。下面共分为2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庙,享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各氏族选出代表出席酋长会议。土地被分成王田、祭司田、军田,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以供国王、贵族、祭司和武士所需。但社会组织仍以被称作“卡尔普里”的氏族公社为基础,土地为氏族公有,分配给各家庭耕种。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平民接受农、工和战技等专业教育,是军队的主体。最下层是奴隶,主要来自阿兹特克内部,少数来自外族的战俘。
#################################################
祖,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祖先而言,凡父辈以上皆可称“祖”。引申为对开创基业有功的君主或者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
说文解字
始庙也。始兼两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故祔祪皆曰祖也。释诂曰。祖、始也。诗毛传曰。祖、为也。皆引伸之义。如初为衣始、引伸为凡始也。
《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
蔡沉集传:“文祖者, 尧 始祖之庙。”
《史记·五帝本纪》:“文祖者,尧大祖也。”
文祖之说,各家不一。
马融 谓“天也,天为万物之祖,故曰文祖”。
郑玄谓“五府之大名,犹 周 之明堂”。见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2).泛指太祖庙。《魏书·任城王云传》:“储宫正统,受终文祖,羣公相之,有何不可?” 唐张说《赠华州刺史杨君碑》:“ 神龙 初, 中宗 克复丕业,格于文祖。”
(3).继业守文之祖。《左传·哀公二年》:“ 卫大子 祷曰:‘曾孙 蒯聩 敢昭告皇祖 文王 、烈祖康叔,文祖 襄公 ……’”杜预注:“继业守文,故曰文祖。”
【嫘祖】嫘的字形意思就和纺织有关。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嫘祖〕传说是中国黄帝的妃,发明养蚕,南朝宋以后被作为蚕神奉祀。亦作“嫘祖”。
嫘祖好远游,死于道,后人祀以为行神。——《集韵》
这可能是嫘祖到处管理和征收丝绸。
【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女和汝通用}
【归,至于祖祢庙】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彭祖】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彭 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彭的古字形左部像鼓,旁边的“彡”表示鼓声,本义即鼓声。后用鼓声比喻强壮有力的马蹄声、人的脚步声,并引申为人马强壮有力的行进状态,这一意义也读páng。现代汉语“彭”主要用作姓氏,读péng。
彭祖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徐州,古称彭城,是彭祖故国,彭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彭姓的发源地。彭祖篯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卓越的养生学家和令人仰慕的中华大寿星。
尧时,有位叫籛铿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了大彭国。”
大彭这个地方可能是做鼓的。籛铿
虞书舜典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従;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
归,格于艺祖,用特。
祢是一个汉字,读作mí/nǐ,读mí时意思是指奉祀亡父的宗庙,古代军旅之事,读作nǐ时意思是指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祢姓是一个小姓,来源不清。三国志中有一个叫祢衡的,在庙堂上击鼓骂曹,后被发配到刘表那,与黄祖言语冲突被杀,时年26岁。
##################################################
祖
基本字义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
先代:~宗。~业。~制。~祭。~国。
初,开始:鼻~。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
姓。
汉典
◎ 祖 zǔ
(1) (形声。从示,且( 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
祖,始庙也。——《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
左祖右社。——《周礼·考工记·匠人》
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孔传:“文祖者, 尧文德之祖庙。”
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 宋,立其祖。——《荀子·成相》
(3) 又如:祖祢(祖祢庙。祖庙与父庙)
(4) 祖父 [grandfather]
吾祖死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与吾祖居者。
吾祖太常公。——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祖宗 ;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 [ancestor]
祖考来格。——《书·益稷》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无念尔祖。——《诗·大雅·文王》
(6) 又如:祖积(祖宗遗传下来);祖贯(祖辈居住之处;祖籍);祖陇(祖传的土地);祖烈(祖宗的功业);祖家(同一祖先的家族);祖训(祖先的遗训;祖父的训戒)
(7) 祖师。指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 [the founder;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 ,a craft,etc.]
第一祖摩诃迦叶。——《景德传灯录》
(8) 又如:祖心,祖意(祖师的心意);祖印(祖师法印);祖位(祖师);祖系(祖师世系)
(9) 帝王的庙号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汉高祖,唐称李渊为唐高祖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10) 初,开始。亦指事物的本源 [beginning]
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
(11) 又如:祖始(本源;起源);祖源(水流的源头);祖帖(最早的法帖);祖本(书籍、碑帖最先的刻本或拓本)
(12) 根本;根据。亦指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base]。如:祖花(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13) 姓
词性变化
(1) 效法;承袭 [follow]
皆祖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祖式(效法;仿效);祖用(仿效使用);祖法(效法);祖效(仿效;效法);祖尚(效法);祖袭(效法,因袭)
(3) 崇尚 [uphold;advocate]。如:祖尚(崇尚效法)
(4) 熟悉 [be practised in]
祖识地德。——《国语·鲁语》
(5) 又如:祖识(熟习知悉)
(6) 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sacrifice to the Spirit of the Roads before starting on a journey;give a farewell dinner]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战国策·燕策》
(7) 又如:祖道,祖韨(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祖别(祖饯送别);祖行(饯别将病逝者;饯行)
(8) 死者将葬时之祭。泛指为死者作祭 [sacrifice]。如:祖日(为死者设祭尊之日);祖泣(祭奠哭泣);祖畅(古代丧葬,于出殡前设奠所用的郁畅酒);祖腊(祖为古代祭祀五帝五神于明棠,以祖宗配食的祭名;腊是年终祭祀祖先的大祭)
&&&&&&&&&&&&&&&&&&&&&&&&&&&&&&&&&&&&&&&&&&&&
从史记看,不可能是章丘文祖镇。是礼记编造饮酒借口,说东方是阳气祖,伪造的文祖镇,事实上鬼都不在四川。
最下面的这些话,是面南背北的来历。事实上好像正好相反。应该背南面北。这样,自己看得见自己的影子,也体现自己对北方为尊的正确立场。
乡饮酒义
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
乡人、士、君子,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尊有玄酒,贵其质也。羞出自东房,主人共之也。洗当东荣,主人之所以自洁,而以事宾也。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以体长幼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
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而贱财也。卒觯,致实于西阶上,言是席之上,非专为饮食也,此先礼而后财之义也。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主人酬介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
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乡饮酒之义: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亨狗于东方,祖阳气之发于东方也。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
宾必南乡。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北方者冬,冬之言中也,中者藏也。是以天子之立也,左圣乡仁,右义偝藏也。介必东乡,介宾主也。主人必居东方,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也;主人者造之,产万物者也。月者三日则成魄,三月则成时,是以礼有三让,建国必立三卿。三宾者,政教之本,礼之大参也。
译文
乡饮酒礼的含义是这样的:主人走出乡学门外迎宾,并向宾行再拜礼;主人与宾入门后,彼此先后行了三次作揖之礼才来到堂阶前;在升阶之前,主人与宾又互相谦让了三次,然后才主人升堂,宾也升堂。这都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谦让。洗过手以后再洗酒杯,然后才举杯饮酒,这是为了表示清洁。宾至而主人拜迎,主人洗酒杯而宾拜洗,主人献酒而宾拜受,宾接受献酒而主人拜送,宾饮酒毕而主人拜谢干杯。这些都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彼此尊重和谦让,饮食清洁卫生,互相致敬,君子的交往就应当如此。君子彼此尊重谦让,就不会有争斗之事;饮食清洁、\互相致敬,就不会有怠慢之事。没有怠慢,一没有争斗,自然就不会有斗殴和打官司一类的事。没有斗殴和打官司一类的事,自然也就没有暴乱的灾祸了。这就是君子避免人为灾祸的办法。所以圣人才制订了乡饮酒礼。
乡大夫、州长、党正以及卿大夫在举行乡饮酒礼时,酒壶放在东房门与室门之间的地方,这是表示宾主共同享用此酒。两只壶中有一只壶盛的是玄酒,这是表示看重玄酒的质朴。菜肴从东房端出,而东方是主人之位,这表示菜肴是主人提供的。在东边屋檐下设洗,这表示本来是主人自己洗手洗脸的用具,现在也拿来敬事宾客了。宾与主人,象征天与地。介与撰,象征阴与阳。众宾之长三人,象征曰月星。彼此谦让三次才一齐升堂,这象征月朔后三曰方重现光明。主人、宾、介、撰四面对坐,象征四季。天地之间的严凝之气,从西南方向开始,而到了西北方向最为强盛,这是天地之间的尊严之气,是天地之间的义气。天地之间的温厚之气,从东北方向开始,而到了东南方向最为强盛,这是天地之间的盛德之气,是天地之间的仁气。主人为了表示尊敬来宾,所以将宾安排在西北的席位上,而将介安排在西南的席位上以辅助宾。所谓宾,在接人待物上的突出特点是义,所以被安排在西北的席位上,以与义气相应。所谓主人,在接人待物上的突出特点是仁厚德厚,所以在位子东南的席位上就坐,以与仁气相应;而让撰坐在东北的席位上以辅助主人。仁义互相交接,宾主各得其所,待客的姐豆合乎要求的数目,这就叫圣明。在此圣明的基础上又持之以敬,这就叫礼。以礼作为规范,使大家都能身体力行,这就叫德。所谓德,就是这种身体力行的所得。所以说,古时学习道艺的人,就是要在身体力行上有所得。所以圣人都努力去实行。
主人向宾进献酒食,先献脯酸,宾取脯酿以祭先人;又献酒,宾取酒以祭先人,这是表示敬重主人之礼。宾又尝一尝肺,表示接受了主人的敬意。宾又尝了一口酒,表示成就了主人的献酒之礼。宾在尝酒时,坐在席的末端,这是表示此席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吃吃喝喝,而在于行礼,这是重礼轻财的表现。宾的干杯是在西阶上,也是表示坐在此席之上并不是只为了吃吃喝喝,这是先礼后财的表现。人人做到了先礼后财;人民就会兴起恭敬谦让的风气,而没有争斗之事了。
乡饮酒之礼:六十岁以上的人坐着,五十岁的人站着侍候,听候使唤,这表示对年长者的尊敬。六十岁的人上三个菜,七十岁的人四个菜,八十岁的人五个菜,九十岁的人六个菜,这表示对老人的奉养。百姓懂得尊敬年长者,懂得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在家里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到社会上才能尊敬年长的人和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形成教化。形成了教化,然后国家才能安定。君子教导人们做到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办法,并不是挨家挨户地每天不断地去耳提面命,而是只要在举行乡射礼时把人们召.集起来,把乡饮酒礼演示给他们看,就可以培养他们养成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风气。孔子说;“我参观过乡饮酒礼以后,就知道了王者的教化得到推行是很容易的事。”
乡饮酒礼开始之前,主人亲自前往邀请正宾和介;至于众宾,则不须邀请,由他们自己跟着正宾和介而来。到了主人门外,主人向宾行拜礼,向介行拜礼;至于众宾,主人不拜,只是作一个揖,就请他们进来了。谁贵谁贱,由此不难看出。进门以后,主人与正宾彼此行了三次揖礼才来到堂阶前;升阶之前,主人与正宾又互相谦让了三次才一齐升堂;升堂以后,主人又拜谢正宾的光临;入席以后,主人要酌酒献宾,宾又回敬主人,主人又要先斟酒自饮而后斟酒劝宾再饮:你推我让的礼节非常复杂。至于主人对介的招待,礼数就减省多了。至于主人的招待众宾,那就更简单了、堂上没有他们的座位,他们只能登上西阶接受献酒,就在西阶上跪着祭,站着饮,饮毕也不用回敬主人就可下堂。招待规格的高低,由此不难看出。乐队进来,先由歌唱队员演唱了三首歌曲。演唱完毕,主人向歌唱队员献酒。然后吹笙的队员进来,吹奏了三首乐曲。吹奏完毕,主人向吹笙者献酒。然后堂上鼓瑟一歌,堂下吹笙一曲,这样交替地各自吹奏了三首。然后堂上的歌、瑟与堂下的笙、磐一齐合奏,各奏了三首。然后乐队的领队报告说:“应该演奏的歌曲都已演奏完毕。”然后就下堂立在西阶之东,’面朝北。这时主人的一个部下对宾举杯,表示旅酬就要开始。于是设立司正一人,负责监察饮酒失仪者。由此可知,乡饮酒礼能够使大家既玩得高兴、和谐而又不流于放肆失礼。旅酬开始,宾先自饮一杯而后斟酒劝主人饮,主人又先自饮一杯而后斟酒劝介饮,介又先自饮一杯而后斟酒劝众宾饮,都是按照年龄的大小行事,直到侍候宾主盟洗的人为止。由此可知,乡饮酒礼能够使大家无论长幼皆被恩泽而无所遗漏。撤姐之后,大家下堂脱掉鞋子,然后重新升堂入座。下酒菜端上来以后,大家就开始彼此劝酒,不计其数,尽兴为止。饮酒时间的掌握,以早上不耽误早朝、晚上不耽误办事为原则。乡饮酒礼结束,来宾退出,主人拜送于门外,自始至终,礼节毫无差错。由此可知,乡饮酒礼能够使大家玩得痛快而又井然有序。来宾中的贵贱分明了,招待规格的高低清楚了,和睦快乐而又不失礼仪,长幼皆被恩泽而无所遗漏,、玩得痛快而又井然有序。做到了这五条,就足以使自己不犯错误,国家得到安定。国家得到安定,天下也就自然安定了。所以孔子说:“我参观过乡饮酒礼以后,就知道了王者教化的推行是很容易的事。”
乡饮酒礼的象征意义:设立正宾以象征天,设立主人以象征地,设立介和撰以象征曰月,设立三宾以象征三光。古人在制礼时,以天地为原则,以曰月为总纲,以三光为辅佐,构成了政教的根本。
乡饮酒礼的牲用狗,在堂的东方加以烹煮,这是效法阳气的发自东方。洗放在昨阶的东南,要用的水又放在洗的东边,这是效法天地的东方是海。酒蹲里装有玄酒,这是教育百姓不要忘本。正宾一定面南而坐。从五行上来说,东方是春的位置,所谓春,就是万物萌芽发生的意思,东方产育万物,这就是圣,也就是生。南方是夏的位置,所谓夏,就是大的意思。南方养育方物,使他长大,这就是仁。西方是秋的位置,所谓秋,就是收敛的意思。按照节令进行收敛进行杀戮,这就是守义。北方是冬的位置,所谓冬,就是中的意思,而中是收藏的意思。所以天子在站立的时候,总是左边傍着圣,面朝南而向着仁;右边傍着义,背朝北而依着藏。介一定面向东而坐,因为他要在宾主之间起沟通作用。主人一定要坐在东方。因为东方是春的位置,而春是萌动的意思,是生产万物的。主人之所以就东方之位,是因为招待宾客的一切饮食也是由主人提供的。月朔后三曰,月亮的阴暗部分才恢复光明,三个月才成为一季,所以宾主有互相谦让三次之礼,建国也一定要设立三个卿位。乡饮酒礼设立三位宾长,也是这个意思。这是政教的根本,也是制礼的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http://xue.paralworld.com/juan/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