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重求思考 //www.sinovision.net/?5671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7、全面正确的考证东夷

热度 1已有 722 次阅读2020-10-3 04:18 分享到微信

全面正确的考证东夷


2018-11-17 12:12


只有本文的考证才是真正的东夷历史。除此之外的任何说法观点都是信口雌黄,特别是居心险恶别有用心


①本来中华一家,从华胥女娲燧人氏伏羲神农炎黄,一脉相承,清清楚楚。
②而所谓的夷狄戎蛮,其实是夏朝建立之前,政治政权萎缩,失去管辖天下的气势,为了维持统治名誉,就编造中心之国的观念,编造夷狄戎蛮的观念。恰恰完全是搞分裂,目的恶劣。
③现在有“五胡”分子妄图乱华————胡拉乱扯 胡编乱造 胡说八道 胡言乱语 胡诌八咧。
④比如,所谓的东夷,一些历史话题历史人事物被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东夷论编造的荒谬绝伦,与历史事实完全背道而驰,完全是别有用心。而且对东夷概念的解释完全是彻头彻尾的一派胡言。
⑤从蚩尤开始的乱,一次次的乱。真正的乱根,就是假与伪导致的恶化的。黄帝族蒙古族满族接受后,连来源地都保不住,两败俱伤。

1
黄帝消灭蚩尤后,俘虏的蚩尤部落成为奴隶,黄帝族沿用了大汶口文化的生产水平,还有思想意识形态的东西,这就是大汶口晚期文化。龙山文化是炎黄族文化占领黄河中下游蚩尤族文化后产生的,时间是明确的。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任何耍小聪明牵强附会混淆胡说都是自欺的愚蠢搞笑。

2
蚩尤为什么失败
蚩尤部落最早出现了战争,出现了社会矛盾阶级斗争。特别是从山东到浙江,最早出现的战争,出现了人殉,比如焦家遗址花厅遗址。在炎黄实现和平后,竟然继续作乱,而且人文恶劣假伪泛滥, 《国语》:“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3
舜的时期,还有杀长子的习俗。古代战争是灭绝性的,男性俘虏一部分杀掉,一部分成为奴隶,没有马腿高的男童才能活下来,但是长大以后还是奴隶。
真正的黎民,可不是蚩尤部男性血统了,是蚩尤部被俘女性生的孩子,才有资格做黎民。所谓黎民百姓的黎,也不是什么好词。黎的意思是黑,象形字意是干各种农活的,水利苦工刀耕火种这样的危险劳动。九黎族是黄帝族对蚩尤部的蔑称。
古代典籍和山海经的记载,关于黎和重黎的官职,都与土地的生产祭祀有关,这是严酷统治黎民的官府部门。而历史上的黎国所在地,是颛顼平定天下后,集中了一些黎民战俘开采铜矿,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因为长治有铜矿。
舜流放三苗所到的三危,《穆天子传》记载:“重黎氏之先,三苗氏之□处”,到周穆王西游时还存在。这是把一些三苗押送到重黎部那里开采玉矿。(应该是三危山玉矿遗址,也可能是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

可能不晚于颛顼时期,有一些重黎部族押送九黎族奴隶来到西北。
重黎应该是专门镇压监管黎民的,颛顼时代对九黎遗留的巫术之类进行清除取缔,就是重黎实施的。
历史上只有春秋早期中期,诸侯之间的战争有一些人道主义规则,因为大家伙几百年前还是同根共祖,所以就像家族近亲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的历史上的战争,谁不信就看看从黄帝蚩尤开始的战争残酷的历史记载,血流漂杵什么意思。

4
信口胡诌东夷东夷的,自以为聪明劲杠杠的,想没想到黄帝族俘虏蚩尤部会怎么样?信口胡诌蚩尤九黎是东夷名人呀,三皇五帝这个那个是东夷的呀。
比如,史记很清楚的指出,黄帝到尧舜禹都是黄帝族的一脉相承。舜和尧族都是高辛帝喾的后裔,是自己人,根本不是什么东夷。舜巡游江山到过蒙古草原(荣水-克鲁伦河 贝尔湖洗浴) 东西伯利亚(发人 肃慎人),这是东夷能干的事吗?

5
记住——蚩尤九黎和东夷不是一回事,更不是一个时间。黄帝时期部署在华北华东的群落也不是东夷,少昊颛顼更不是什么东夷,东夷出现是以后的事。

6
少昊,很明确是黄帝族,作为天下首领是巡游四方的。《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 ————这已经是新疆,白帝的白指的就是西方。
少昊是黄帝族的统治者,在山东江苏交界有一个政治中心行宫,在这里当然要留下自己亲近的人马守卫。少昊的继承人颛顼,青年时也曾经来到过这里。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郯庐断裂带。春秋时期的郯子说“我高祖少皞”,郯国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带。

7
黄帝族最大的错误就是接收了蚩尤部的既得利益阶级社会的各种假与伪,又导致出现了大的动乱。春秋时代的由余指出:假与伪的思想观念和人文,正是中原乱而不治的根由,恰恰是中原华夏为什么难以治理。黄帝也只是实现了小的太平,效果也不过是‘小治’。
颛顼“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受到天下拥护,所以再一次平定天下。一些典籍记载颛顼平定天下后,取缔了许多蚩尤部流传下来的各种装神弄鬼和恶劣人文。

8
颛顼是高阳氏,颛顼去世后,由黄帝的另一支高辛氏继位。帝喾就来自高辛氏,所以帝喾之前的帝俊,也是高辛氏。颛顼和帝俊都来自黄帝族,黄帝族来自红山文化新乐文化。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附禺之山就是今医巫闾山,医发音夷,“附禺”是巫闾的转音,“医巫闾山”即“夷附禺山”。汉代因山名设无虑县,在今辽宁省北镇市附近,由医巫闾山得名。为什么把附禺山叫“夷附禺山,有兴趣的可以考证是为什么怎么回事。
颛顼之墟的“墟”(故地、遗址的意思),其位置就在阜新、朝阳一带。今河南濮阳附近的高阳氏帝丘只是颛顼行宫和颛顼某个后代的封地。

9
夷的象形字义,就是大弓,来自于辽河流域。《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红色弓白色箭),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个羿应该是帝俊时期的羿族,曾经攀登考察酒泉南55公里的祁连山峰{八隅之岩},代表帝俊打击暴乱不法。是夷人祖先的一支,弓矢装备强大,帝俊不可能把武器装备送给外族。
张姓所以是受到尊崇的大姓,所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姓,是因为张姓来自于东北黄帝族。特别是颛顼时代,禁止各地的鬼神宗教,以颛顼族的宗教为主。高辛氏帝俊继承颛顼后,几乎统一亚洲,成为传说中的昊天上帝。颛顼和帝俊的弓箭武器强大先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10
颛顼到帝喾时代还没有所谓的戎狄夷蛮,因为气候恶化,加上统治阶级的腐化,中央政权向内地收缩。周边贫困的老百姓有很多没有带走,文明一下子中断倒退,发展乏力,因此被称为戎狄夷蛮。
《山海经·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雁门关在代县,大泽当然在代县的北方,大泽就是岱海和黄旗海。东胡在岱海和黄旗海的东面,夷人在东胡的东面。现在的考古发掘可以初步判断——东胡是岱海到延庆区之间,承德唐山一带是夷人。因为夷就是有穷氏,首领称之为羿,从红山文化就是黄帝的禁卫军。涿鹿之战后,这里是黄帝族重要据点,夷人轮流驻守。

11
夷人就是尧舜时期在河北北部到辽河流域的群落,主要是高辛氏族群的后裔。考古发现,孤竹先民可能就是“红山”族人南下的贵族群体。夷人和孤竹国与商族都是高辛氏后裔,孤竹国在夏朝被钜燕统治,商朝建立后,恢复了自己的文化。
所以“孤竹国范围广袤,约含概今天太行山以东、内外蒙古以及东北和朝鲜地区。其夏代遗迹无考。商代遗迹、遗物,遍及京津和辽西地区。唐山滦南即是孤竹国中心”。

12
夷人和商族与尧部族都是高辛氏后裔,在帝喾时期的河北比邻而居。《竹书纪年》 记载 ,尧生在伊祈山(在保定市顺平县境),伊祁山尧母洞,即尧出生地。尧母庆都为陈锋氏部族,生于斗维之野。唐县有庆都山,传为尧母居住之地。
《十六国春秋》记载,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于渤海之滨;《荀子》记载高辛氏儿子契居住赤峰西辽河一带,这个契应该是代指商族。
商末箕子又回到东北,被周武王分封在大凌河流域,称为箕国,后来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
三国志也把辽东之地南北称为东夷。“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其性气、衣服有异”。夫余是山戎后裔与一些东胡余部共同组成的,东夷山戎本来就是同根共祖。
《大荒西经》:“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这个石夷,应该是帝俊派出的天象气象观测人员,可能在外蒙的中西部。

13
东夷是夷人南下形成的
①《淮南子-本经篇》记载:尧之时,出现十个太阳,尧命令大羿射杀太阳,并且消灭了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这个神话实际上是尧初期,山东发生叛乱,尧率军并且指挥北方羿族参加平叛。这也是尧的传说在山东出现的原因。战争规模不小,至少到了洞庭湖——“断修蛇于洞庭, 擒封豨于桑林”。这就是夷人南下,这样东部沿海到长江北就形成东夷。
②可以发现历史过程是这样:尧、帝挚、契、夷人都属于高辛氏,商族在河北省西部,尧族在河北省中部。尧初期的平叛,是帝喾分支平定帝俊时期在东部分支的叛乱。尧时,帝挚部族被改封在山东,商族被尧改封在河南商丘一带。尧的早期,东胡以东的人是夷人先辈,夷人先辈参加尧平定山东的叛乱南下,在尧舜时期形成东夷。东夷是夷人南下的结果,夷人南下促成了商族进一步强大。商朝建立前后与辽河南部河北北部的孤竹关系密切。

14
尧平叛后的重新分封,恰恰是体现了帝喾族群对东部的控制。
经过尧的打击,东部沿海已经成为落后的地方,并且受到夷人的管辖,所以成为舜流放鲧的地方。
岳石文化是夷人南下形成的,原来的龙山文化羲和之国已经受到尧的毁灭性打击。
所谓帝挚是尧的亲哥哥,应该是后来的编造,他们只是同属于帝喾的亲近分支。其实是无能的帝挚被取代,尧领导了平定叛乱。尧平定东部叛乱后,封挚于莘邑(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这是把帝挚的部落向东发配。
尧舜时期,周边虽然成为狄蛮戎夷,但是还服从中央政权。夏朝所以建立,是因为搞家天下,受到各地的拥护。其实并不巩固,所以出现太康失国。

15
真正的东夷是几部分组成
主体是夷人南下
中央政权收缩后留下来的平民
高阳氏颛顼分封的后代
高辛氏帝俊的后代
被流放的,比如尧舜流放鲧

16
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2018-01-27 03:50
http://www.sohu.com/a/219219011_115423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等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东夷文化论坛”,近日在济南举行。100余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
典型的关于东夷的一派胡言
事实是
在20世纪50年代后,夷夏东西说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以下是反对者的论据。
20世纪50年代的考古发现显示殷墟文化出现在中原的二里岗文化之后。在1959年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二里岗文化之前出现的文化。虽然考古学界对商代和夏代的界限的分界点仍未有定论,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分别是商代和夏代的遗址。
在1983年,发现了新的二里岗文化遗址。 这发现进一步显示二里头和二里岗文化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控制。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山东龙山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取代。这文化的出现显示二里岗文化从中原向东的扩展。 这证明了商族人并不是发起于东方的。

邹衡生前主张的河北中部和南部应该是先商文化的起源地,但一直没有确切的实物来印证。2010年5月份在河北省鹿泉市的北胡庄村北发觉的现场发现了先商时期(公元前3600——公元前4000年前)的遗址,填补了该市先商文化的实物空白,为史学界关于石家庄可能是先商文化发祥地的理论推断,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重要参考
1
山戎来自夷人
①历史资料有这些记载:
颛顼到帝喾时代还没有山戎,山海经记载东胡的东边是夷,契的商族是高辛氏帝喾后裔。商族与孤竹是同根共祖的血缘关系,孤竹后裔是山戎。
②司马迁的史记说尧舜时期有山戎是不准确的。高辛氏族群在东胡以东的后裔在尧舜后期才成了夷人,在商朝时期是孤竹,在周朝成了山戎。山戎只能是孤竹国灭亡后形成的,不会是尧舜禹时代。
商朝灭亡后,山戎先人最初退缩到燕国与箕子朝鲜之间。在春秋战国时先被东胡吞并,后被燕国占领。北上逃亡后融合了一些东胡残部形成夫余。
③山戎与东胡不是一个族群。《逸周书·王会篇》:“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史记·匈奴列传》:“燕北有东胡、山戎”。夏朝之前的夷人就在东胡以东。可以明确的是,古代的孤竹灭亡后是山戎,东胡与山戎不是一回事。东胡强大时必然向东发展,《史记·匈奴列传》:“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燕国将领秦开占领辽河流域的时候,东胡已经吞并山戎。所以在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

2
楚国是颛顼后裔:
屈原,芈姓,屈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的《离骚》第一句就说自己祖先是高阳氏。
楚帛书所写与明确的历史记载是不符合的,大部分是为了各种目的歪曲历史传说。比如神话人物的排序呀故事呀都不一样。帝允难以明确就是帝俊高辛氏,是不是来自颛顼高阳氏也难以确定。

3
对岳石文化的考古发掘,完全可以证实夷人先辈南下后,所到达的范围,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岳石文化是继山东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大约在距今3950~3500年之间。其上限有可能延伸到距今4000年,个别地区的下限有可能还会稍晚一些。它与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属于城邦国家发展时期。考古界证实它是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为研究龙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比较明确,以泰沂山为中心,北起鲁北冀中,向南越过淮河,西自山东最西部、河南省的兰考、杞县、淮阳一线,东至黄海之滨。发现的遗址数量也不如龙山文化多。
岳石文化的制陶技术比起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盛阶段,种类和器形都有较大变化,显出明显的衰落。岳石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具的改进创新和农具在全部工具中比例的上升两方面。青铜冶铸业是岳石文化时期成就最突出的手工业部门,此时已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岳石文化的建筑技术水平,首先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房屋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了龙山文化的传统。
上述因素均不见于典型龙山文化,而与中原的夏代文化有一定关系。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十分盛行的鬶,至岳石文化时期已很少见到了。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阶段,已进入夏代统治时期。豫东龙山文化的造律台类型,与鲁西平原的梁山青堌堆等岳石文化遗址所反映的面貌是一致的,说明夏代中原文化迅速东进,其中主要是商族势力向东的发展。受到商族的排挤,岳石文化的一些氏族向淮河一带迁徙,在涡河、浍河、沱河、唐河的上游与那里的氏族相融合,成为商代的淮夷;还有一些氏族继续南下,在南京、镇江一带发展成后来的“湖熟文化”。泰山、沂蒙山以东则继续发展着岳石文化。
淮夷的形成与发展,与岳石文化一些氏族南下有关,也与原在豫东地区的有虞氏向东南迁移有一定关系。这种大规模的迁移,一方面是因为中原和山东两地新石器时代末期诸部落集团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受到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巨大洪水灾患的直接影响。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宿县、淮北、蚌埠一带,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 50 多处古遗址,从这些遗址的面貌可以看出,当中原夏王朝的势力抵达宿县以西地区时,宿县以东尚属东夷族的岳石文化势力范围。夏王朝确立政治统治地位不久,在豫东一带活动的有虞氏即举族向东南迁移,并定居在江淮间的洪泽湖、高邮湖一带,他们与陆续到达这一地区的岳石文化诸氏族汇聚,并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成为淮夷。
与皖北交界的河南省鹿邑县栾台遗址,是一处历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代、商代、西周直至战国初期的聚落。从这个堆积厚达 8 米的重要遗址中,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和山东古文化互相影响、势力消长的情况。遗址的堆积从最深处往上,底下第一层堆积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出土了鲁西平原常见的陶鼎、鬶、盉、壶、罐、高柄杯等;往上第二期遗存,早期阶段的陶器尚有大汶口文化的基本面貌,演变发展关系清楚,但晚期阶段则增加了中原文化的因素,整体面貌与豫东龙山文化的造律台——王油坊类型较为一致;第三期又为岳石文化所影响,成为夏王朝时期东夷的属地;第四期的出土遗物则完全变成了商代的风格。这个遗址,正是中原与东夷交往与征战的缩影。
中原夏王朝与岳石文化的这种交往,在淮河流域有广泛的影响,淮河南岸的城东湖、瓦埠湖一带,也分布着类似栾台遗址文化面貌的一些遗址,其中霍丘县城南的红墩寺夏代文化堆积中,既有中原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又有岳石文化的明显因素,表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淮河流域的夏代文化遗存,其复杂的内涵深刻地表现出夏代正处于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建立与完善,新的生产力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十分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交流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这种交流与融合,自人类社会开始时起就已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积极的作用。

4
甘山·甘水·甘渊·羲和之国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山海经·大荒南经》:“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甘山——五莲县大马鞍山,位于五莲县火车站东南12.5公里,距丹土遗址26公里。
甘水——傅疃河为傅疃区最大河流,发源于五莲县大马鞍山南麓,南流经过日照水库,转而东南流,于日照蔡家滩入南黄海。
甘渊——日照水库底部有一深潭,是现在水库的最深处。传说潭中有一洞府,里边住着神仙。

羲和之国——
黄帝颛顼时代羲和之国{这个时期可能没有羲和名称,是黄帝族在胶东半岛的分支}
两城镇遗址和丹土遗址,日照市沿海到傅疃河下游之间,傅疃河下游东北。
两城镇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是第一个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总面积112万平方米。据英国版本《世界史便览》称,公元前2800-2000年中国山东日照两城为亚洲最大的城市。另外,建筑城墙的发现,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掠夺性战争的频繁。这种防御设施多半是为了防止相邻部落对财产的掠夺而建造的。这是黄帝,特别是颛顼时期,在蚩尤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里的农业生产和定居比较早,加上蚩尤族的奴隶进行建设,所以出现了大型城市。

在少昊和颛顼时期,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加,通过进一步消灭九黎影响,向东扩彻底的扩散了龙山文化。
丹土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城东南约37.5公里处,潮河镇丹土村,距离两城遗址不到3公里。总面积约28.8万平方米。通过多次发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中期的三个连续扩展的城址,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城址距今4800年以上,是山东省第一个经科学发掘最早的城。经考古学家多次考察,确认为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系父系氏族公社制时期,后逐步延续到奴隶制社会时期。
据考,该遗址时按照一定的规划建造的,可分为居住区、各种手工业作坊区和葬墓区,规模巨大,属于龙山文化晚期的一座城镇的雏形。在丹土村的东北方向,由大片红烧土,所谓"丹土",即红土之意,村名来源于此。据勘探,该文化层厚约2.2米,保存着两个不同文化时期的大量遗迹遗物。其遗迹面积之大,内涵之丰富,延续性之长,实属山东省沿海一带遗址之冠。

帝俊帝喾时代羲和之国(傅疃河下游北·东海峪遗址)
据考,东海峪村古称“东海隅”,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峪村西北,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首次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三叠层”,证明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传承与演化关系。

以上这些羲和之国,时间段在蚩尤晚期到尧之前。黄帝到尧时期的羲和之国以两城镇遗址为中心。在尧的早期平定羲和之国十日族时胶东半岛被摧毁,鲁中鲁西进入岳石文化阶段。

尧舜时代羲和之国(傅疃河下游西南·尧王城遗址)
尧王城遗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家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北距日照市约17公里,东距黄海5公里。

5
东亚人的姓氏,都来自于华胥女娲的分支,伏羲时代开始重视和规范天下姓氏。特别是从炎黄开始到西周,只有奴隶阶级以外的人才有姓氏。夏朝被商朝取代,商朝被周朝取代,奴隶还是奴隶,只是开始待遇好一些。旧政权的王公贵族受封成为小诸侯和平民。到了春秋战国奴隶制瓦解,黎民百姓才成为平民阶层的统称。
比如,湖南的毛姓来自江西,江西毛姓祖先是河北毛遂,毛遂祖先来自陕西,是西周一个毛姓诸侯国人的后代。

6
内地南方历史上总是一次次的荒无人烟,都是后来外地填充过去的。比如,唐朝的秦琼祖先来自陕西,明朝初年有山西向东的大移民。




————————————————————————————————
风闻社区



白甲巴牙喇  2020-5-6 11:30:52
著名人口史专家,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曹树基教授在著作《中国人口史·明代卷》,论文《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中早已指出,在纯粹根据家谱、自然村调查统计的前提下,可以得出胶东半岛明初土著与移民比例为:
青州府南部,土著50万人,占总人口69.4%,青州府北部,土著67.3万人,占总人口73.9%
莱州府,土著68.9万人,占总人口84%
登州府,土著56.0万人,占总人口71.2%
外来移民主要来自山西、河北,以及(仅限青州府南)海洲,军籍移民(小云南移民)不到5%,且大多出自登莱本地
明初山东东三府登、莱、青人口超过三百万与山西相当,人口密度相比北宋时期没有变化,绝非荒无人烟。分子人类学业已证实山东半岛重要大族的共同祖先全部可以追溯1300-1800年以上
————————————————————————
曹树基在接受某个媒体采访时,公然为日本法西斯在侵华战争中实施的灭绝人性的细菌战辩护。另一项主要工作是他2005年出版的专著《大饥荒(1959—1961年的人口)》。按照他的数字,这一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3245.8万人。他在这部书中的这些荒谬数字以各种形式广泛流传,成为“饿死三千万”这一巨大谣言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断然肯定侵华日军与抗战时期中国各地爆发的鼠疫“没有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