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历史的填补性研究
2018-09-25 22:23
本文初步研讨东北族群变迁的理顺和归纳。重点讲一些迄今为止没有明确讲清楚搞清楚的,关于族群来历、历史事件的关系。被忽视的一些综合因素之间的关系。
2018年09月20日 (2018-09-20 16:53)
1、笔者希望科学家能够研究一下,是不是存在————冰川期地震更容易使森林形成煤矿,不在冰川期的微生物更容易形成石油。
2、在新仙女木事件之前,当时在呼伦贝尔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多次向西进入欧洲,并且进入了美洲。
新仙女木事件期间,亚洲的人类基本上是在中国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能够生存并且继续发展。
新仙女木事件过后,人类开始迅速扩散。河北磁山文化遗址证明,人类新高度的生产力和文化开始在各地出现。影响范围从西伯利亚到东南亚南亚,从东部沿海到小亚细亚和欧洲,这是现代考古发掘初步证明的。可参考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卡拉苏克文化。
3、因此,亚洲蒙古人种的基因差异不大。虽然北方人多次南下,内地南方的基因却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如果有一些区别,是长期不同地理位置的各方面因素造成的。
内地南方的犬类,并不是犬的祖先。恰恰是北方人多次南下带来了许多新品种,并且带来亚洲各地和欧洲的犬类。
4、所以,蒙古人种的语言都属于一个语族。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导致地域明显的语族产生。中国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是汉藏语系的发源地,汉藏语系是蒙古人种原住民和美洲原住民语言的源头。
5、有人会问,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应该条件更合适呀?不是这样的,这些地方在冰川期和新仙女木事件期间,就像红军经历的草地,荒无人烟变化无常,雨雪交加,洪水肆虐。而且人类在最近七千年以后,才有能力逐步到山脉之外的丘陵地带生存,来到平地平原更是以后的事情。
注意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颛顼以后,平原平地才开始成为人类更繁荣的地方。如果全面研究,会是大部头著作。
长江流域以南,也存在一些幸存的人类,这就是北回归线以南的各地土著。他们还保留新仙女木事件之前,人类互相迁徙融合的基因痕迹。
2018年09月20日 (2018-09-20 23:27)
1、东北古代族群有对外通婚和入赘的习俗,不排斥外来的人,而且原始社会的人文观念一直存在。所以嫩江平原到黑龙江以北,早期族群的迁徙流动,并不是一定出现战争。最早出现的战争,在辽河流域以南,大兴安岭西侧。黄帝族南下统一天下,打击荤粥是在大兴安岭西侧。
2、东北各族群流动频繁,扩散范围也很大。
肃慎南下至少到了长白山,完颜部就是肃慎在长白山的后裔,后来又向西北来到阿城。挹娄也从黑龙江扩散到长白山,并且越过乌苏里江。朝鲜半岛原住民和日本绳纹人来自濊貊和山戎的祖先。
夫余亡后,其北部遗民渡那河(今嫩江)而居,号达末娄。分布于今黑龙江﹑嫩江以东,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流域。所以,皇太极把诸申(肃慎 女真)说成是席北(锡伯)超墨尔根的后裔,是不完全准确的。墨尔根的人是夫余达末娄后裔与嫩江地区的肃慎人融合形成的,语言长期受到通古斯语的影响,特别到了金代前后,所以语言被同化了。
达斡尔语就是古代蒙古语。达斡尔人的直系祖先就是契丹人。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
匈奴最初也出自额尔古纳河东岸,南下时遇到东胡,向西再南下来到今天的山西省以北,融合了当地的游牧族群。
3、通古斯人和东北各族群
西伯利亚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应该是各个大大小小冰川期之间从亚欧到达的。在新仙女木事件期间,这里人类受到毁灭性灾难。新仙女木事件过后,中国山西河北的人类北上,有一些沿着辽河流域到达长白山,进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还有一些沿着大兴安岭两侧进入东北地区和整个西伯利亚,重新进入美洲,并且到达了北欧。蒙古高原的人类是大兴安岭东侧和甘陕晋冀北部的游牧族群形成的。
4、通古斯语和蒙古语的来历
汉藏语系是乌拉尔叶尼塞语系和美洲原住民语系的源头。“叶尼塞河的一种少为人知的原住民语言叶尼塞语,与北美洲纳德内语来自同一源头”。“叶尼塞语成为联系汉语与北美洲原住民语言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瓦基达(Edward Vajda)发表的论文中,建议把纳-德内语系及叶尼塞语系合并成为“德内-叶尼塞语系”。这个建议,得到相当多位纳-德内语系方面或叶尼塞语系方面的语言学专家广泛支持”。
①通古斯语的源头来自肃慎。通古斯语的分布从濊貊肃慎直到西伯利亚全部森林地带,远至通古斯河流域。
②蒙古高原语言来自山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族群,同时受到通古斯语的影响。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到蒙古族语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影响了亚洲北部一切平原草原地带的族群。
③日本语和朝鲜语主要源自通古斯语,也受到汉语和蒙古语的影响。
④同一种语言,不同地方存在一些方言和发音的不同,不同语言族群对发音相似的词义不同。而且为了词义的目的和方便使用,就出现了各种流传下来的说法。比如:蒙古、蒙兀的词义,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鲜卑,室韦,失比,就有许多的解释。
5、黄帝族起源于红山文化和沈阳新乐文化。有熊氏时代的黄帝族核心,很可能是沈阳新乐文化。全面了解新乐文化,会发现是当时很先进的文明。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沈阳新乐文化并不落后于中原文化。相反有些地方还要比中原早许多年。
6、颛顼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辽宁义县。
张姓所以是受到尊崇的大姓,所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姓,是因为张姓来自于东北黄帝族,特别是颛顼时代,禁止各地的鬼神宗教,以颛顼族的宗教为主。高辛氏帝俊继承颛顼后,几乎统一亚洲,成为传说中的昊天上帝。颛顼和帝俊的弓箭武器的强大先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夷的象形字义,就是大弓,来自于高辛氏在北方的部族。
7、肃慎和女真
肃慎是长白山脉西侧到嫩江流域最初的原住民。整个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都源自肃慎。挹娄应该也是来自于肃慎。
根据有关肃慎的历史资料,还有皇太极的话“夫诸申(肃慎 女真)之号,乃席北(锡伯)超墨尔根之裔”。这样至少可以认为,上古时期的肃慎所在地北到嫩江县,在周朝初期还是东北最著名的群落。
靺鞨的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今五常县宾县西北),就是古之肃慎氏。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应该是伊勒呼里山与小兴安岭。
史书记载,战国以后,只见挹娄而不见肃慎。直至三国、两晋(266年-420年)时,肃慎之名又重新出现,这就是女真,女真是肃慎的转音词。
8、濊貊
濊貊族在夏商之际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濊貊主体在东北。
①貊
古燕国不是周朝的燕国。燕,甲骨文、金文作晏,已具有都邑的含义。周朝之前,在北京地区有一个相当大的部族以“晏(燕)”为图腾,为族徽,为族名,并且成为地名、国名。形成于何时已不可考。
这个古燕国应该就是是帝喾尧舜禹到夏朝时期的钜燕,
琉璃河乡童家林、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考古工作者认为是古燕国,其实这应该是孤竹国的一部分。结合甲骨文的讲述,这里可能是商朝初期,把钜燕国族分封在此地。就如同周朝初年,周成王分封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微子启于商之旧都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这里的汉水,应该是永定河。永定河古称·(漯的田字旁位置是畾,音lěi,电脑不能复制)水。也就是说,貊国在永定河东北,被古燕国灭亡,时间应在商朝之前(山海经记载的是夏朝初期回溯黄帝时期,甚至包括女娲伏羲以来的一些记载)。并且把貊人流放到吉林省和朝鲜半岛,这些地方是钜燕的边远地带。
貊应该是指北京以北的各类毛皮兽,上古到夏商的气候地理,使这里的毛皮兽种类多数量大。所以这里的人被称为貊,不可能来自北京以南的地方。
②濊
《三国志·魏志·夫余传》:“夫余……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夫余国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农安县。
濊:撒网入水或水流受阻发生的声音、水大而深广的样子、古代同“秽”。秽:长满野草的荒地、不洁净。从濊的字义推测,就是多水洼之地,这样的地方不洁净,人们捕鱼为生,难以干干净净。符合吉林市西部和农安县的古代地理气候。
③貊人的最初位置是在今天的北京市。濊人的位置在今天的吉林市与长春市之间。貊人北上与濊人融合形成濊貊。
④濊貊与颛顼和古商族有关联是可能的,与商族一脉相承的夷人有关联也是可能的。但是把濊貊的位置来历胡乱解释都是荒谬搞笑的,
⑤《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这里的“白民”,不符合濊貊的记载,位置可能在白城西部。
⑥韩侯国
程妮娜《东北史》考证:“西周时期东北地区也存在一个韩侯国,这与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韩没有任何关系。从《诗经·大雅·韩奕》来看,此韩侯国的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一是靠近燕国,一是与秽貊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相邻。”韩侯国是由北上的貊族和南下的秽族在开原一带融合后建立起来的,时间当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约3000年,今天的开原为韩侯国都城韩城。
——————————————————————
程妮娜女士的《东北史》笔者没有看过,在此依据一些可靠的资料做研讨。《大雅·韩奕》是《诗经》中《大雅》的第二十七篇。此诗主要叙述周宣王时期年轻的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和归国后的活动。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潜夫论》谓:“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统志》:“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细审诗义,今人多从此说。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北京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
通过《诗经·大雅·韩奕》和一些史料可以判断,这个韩候国的国君是管理北方地区的方伯,都城是燕国修建的,在周宣王时期还存在,位置在今天北京的南部。这个韩候国是在燕国封地之内,受到燕国护卫,就像现在的梵蒂冈。
周宣王(?-前783年)前828年—前783年在位。这个时期的周朝还能控制江山社稷,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死后,周朝衰败,诸侯开始各自为政。公元前7世纪,山戎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前697年—前691年)时被迫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以躲避山戎的侵扰。前664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对燕国大规模侵略,燕庄公不敌,向齐国求援。
这个时期,韩候国或许是被燕国灭亡,更可能是被山戎灭亡的。
9、勿吉和沃沮
①勿吉就是沃沮,是转音词。夫余的出现,迫使濊貊向东迁徙。东胡残部进入大兴安岭东侧,导致肃慎向东向南迁徙。濊貊与肃慎形成勿吉,主要在松花江流域。更多的濊貊肃慎人向东向南形成了沃沮,公元前2世纪就有沃沮人进入朝鲜半岛。
南北朝之初,松花江一带的勿吉人摆脱了邑娄人的控制,这是勿吉名称第一次出现。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唐代靺鞨建立了渤海国。
金史第一句就指出——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金太祖说“女直、渤海本同一家。”
②史载勿吉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
③沃沮属濊貊系统,可分为北沃沮与南沃沮。有南北二国,南沃沮又名东沃沮。北沃沮人主要居住在我国今黑龙江省的东南和吉林省的东北地区,还包括今苏联沿海州的一部分。南沃沮(东沃沮)主要居住在今朝鲜东北地区。《后汉书·东夷传》、《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对此均有记述。
④靺鞨分为七部,分别为粟末靺鞨(与古高丽相接)、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拂涅部(在伯咄东)、号室部(在拂涅东)、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白山部(在粟末东南)。而黑水部尤为劲健,是古之肃慎氏。
10.东濊
最初的夫余人有两支,一支建立夫余国,一支融合了一些濊貊人进入朝鲜半岛建立东濊国。
11、山戎来自夷人
①历史资料有这些记载:
颛顼到帝喾时代还没有山戎,山海经记载东胡的东边是夷,契的商族是高辛氏帝喾后裔。商族与孤竹是同根共祖的血缘关系,孤竹后裔是山戎。
②司马迁的史记说尧舜时期有山戎是不准确的。高辛氏族群在东胡以东的后裔在尧舜后期才成了夷人,在商朝时期是孤竹,在周朝成了山戎。山戎只能是孤竹国灭亡后形成的,不会是尧舜禹时代。
商朝灭亡后,山戎先人最初退缩到燕国与箕子朝鲜之间。在春秋战国时先被东胡吞并,后被燕国占领。北上逃亡后融合了一些东胡残部形成夫余。
③山戎与东胡不是一个族群。《逸周书·王会篇》:“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史记·匈奴列传》:“燕北有东胡、山戎”。夏朝之前的夷人就在东胡以东。可以明确的是,古代的孤竹灭亡后是山戎,东胡与山戎不是一回事。东胡强大时必然向东发展,《史记·匈奴列传》:“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燕国将领秦开占领辽河流域的时候,东胡已经吞并山戎。所以在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
12、夫余
①燕国将领秦开占领的辽河流域应该是山戎后裔的土地,不是东胡。这样,山戎必然北上。匈奴公元前3世纪末(前209年——前200年期间)打败东胡,夫余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所以,夫余国应该是山戎和一部分东胡人组成的。
扶余国,也作“夫余国”,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夫余自称是亡人。
②“夫余”发音来自“附禺”、“务隅”。附禺之山就是今医巫闾山,医发音夷,“附禺”是巫闾的转音,“医巫闾山”即“夷附禺山”。汉代因山名设无虑县,在今辽宁省北镇市附近,由医巫闾山得名。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③考古发现,孤竹先民可能就是“红山”族人南下的贵族群体。“孤竹”应该是“附禺、务隅”的转音词,孤竹灭亡后成为山戎,后来北上先祖故地形成夫余。
④历史记载夫余人与东胡的语言相通。东胡与山戎地理位置紧邻,所以山戎的语言与东胡可能相同。一些东胡人溃散后东逃与北上的山戎组成夫余。夫余与挹娄语言不同,因为夫余是山戎和东胡的后裔。
13、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进入朝鲜半岛后收编了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14、豆莫娄与室韦的关系
①夫余亡后,其北部遗民渡那河(今嫩江)而居,号达末娄。豆莫娄也称达末娄或大莫卢,《魏书》有传,为夫余人后裔。自北魏至唐,多次遣使朝贡。分布于今黑龙江﹑嫩江以东,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流域。
②《魏书》记载室韦的语言与库莫奚、契丹、豆莫娄相同。豆莫娄来自夫余,夫余来自山戎和东胡。豆莫娄人应该也成为了室韦的组成部分。
15
鲜卑
对于"拓跋"语源,《魏书》开篇就有解释:“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记载{《国语》卷十四,《晋语八》},周成王姬诵平息武庚的叛乱后,成王亲自来到歧阳(今陕西歧山县东北),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也被邀请出席。
鲜卑族就明确自己是黄帝后裔。拓跋鲜卑世世代代流传着关于他们祖先生活的传说:“相传从前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其中一个名叫昌意。昌意的小儿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是以土德做天下王的,‘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以后世世做这里的首领,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到始均做头领的时候,还做尧舜的官。总经六十七代,至成帝拓跋毛,‘统国十三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狄的象形字义,犬字旁。拓跋鲜卑应该是北狄的一部分,在大兴安岭北段大鲜卑山。大鲜卑山位于发现有嘎仙洞的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大兴安岭北段。
从历史记载可以发现,拓跋鲜卑和东胡逃亡鲜卑还是有区别的,但是都来自黄帝族,北狄东胡是同根共祖。
东胡向东大逃亡,一支来到鲜卑山。据考证,鲜卑山即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的蒙格罕山。
拓跋鲜卑的大鲜卑山与东胡逃亡的鲜卑山,名称相同,就是因为他们同根共祖。
三国韦昭的《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有一条注解:“鲜卑,东夷国”。就是这么个注解,引来一些假学者的胡编乱造胡说八道胡诌八咧。
《山海经·海內西经》记载:“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东胡和夷人本来就关系密切。夷人在尧时期南下,形成了后来的东夷概念。再后来就泛指夷人所在的地域都是东夷。汉武帝以后鲜卑开始南下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东汉前期鲜卑大败匈奴,因此并不是鲜卑来自东夷,而是鲜卑很早就来到夷人故地。韦昭是三国时期的人,他的注解只是证明鲜卑来到夷人的故地。鲜卑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融合了很多民族,西伯利亚的西伯就是鲜卑的转音词。应该还有秦始皇时期逃亡到大兴安岭的人。
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晋代王沈编纂的《魏书》与司马彪的《续汉书》等史籍也提到,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更证明鲜卑来源于东胡。
16、挹娄
东胡残部躲避匈奴进入大兴安岭东侧,至少到达了今天的盘古镇。这就导致了肃慎向东南迁移,黑龙江两岸的通古斯人也尾随南下,这就是挹娄。鲜卑南下后,挹娄尾随南下到双鸭山一带。
匈奴公元前3世纪末(前209年——前200年期间)打败东胡,挹娄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时(西汉)。史书记载,战国以后,只见挹娄而不见肃慎。
室韦最初见于文献,始于5世纪(北魏),这个时期室韦逐步向东扩展,到达了松花江一带,挹娄的政权灭亡,迫使挹娄继续南下。沿牡丹江流域扩散到长白山的就是胡里改人(牡丹江因此曾被称胡里改江),越过乌苏里江的名为乌德盖人,乌德盖是胡里改的转音词。
挹娄国后裔就是胡里改人。金世祖完颜劾里钵想同温都部族联婚,温都部族长乌春回应:“狗彘之子同处,岂能生育,胡里改与女真岂可为亲?”。这说明,温都部属于胡里改,和完颜部女真的族源不同。温都很可能就是满洲的转音词,也就是爱新觉罗氏祖先在鄂模惠之野建立的族名。
皇太极说的“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这些属于胡里改人的一部分。而今天的满族,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统一东北后,东北地区的大多数族群共同的后裔。
鄂温克、鄂伦春也源自挹娄。皇太极天聪八年清军征索伦{鄂温克鄂伦春},皇太极对将领的谕旨有这样的话:“切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必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
天聪九年(1635年)农历五月初六,虎尔哈部归降的人当中有一位名叫穆克什克的人报告说:“吾之祖父,世居于布库里山下布勒霍里(布勒瑚里池)池。吾地未有档册、古时生活情景全赖世代传说流传至今。彼布勒霍里池,有天女三人:恩古伦、正(曾)古伦、佛库仑,前来沐浴,时有一神鹊衔来一朱果,为三仙女最小者佛库仑得之,含于口中吞下,遂有身孕,生布库里雍顺。其同族即满洲部是也”,“那个布勒瑚里池周围大约百里,距黑龙江一百二十里。我生了两个儿子后,从布尔和里湖搬走,住到了黑龙江的纳尔浑”。
清朝记载的——布库哩山”位于黑龙江西岸、黑龙江城下方;布勒呼哩湖位于黑龙江东岸、旧瑷珲城下方,应该是挹娄重要的祖居地。所以慈禧侄孙听说祖先来自通古斯。
三国志“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
17、西伯利亚名称的来历
可以明确的是——西伯利亚是沙俄遇到西伯利亚汗国(失必儿汗国)后引用的名称。西伯利亚汗国(1460年—1598年),又称失必儿汗国。首府成吉-图拉(今秋明城附近)。16世纪初移驻卡什雷克城(又称伊斯凯尔城,或西伯利亚城。位于托博尔斯克近处)。
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应该是早在鲜卑时期蒙古语族就来到这里,并且命名失必尔(鲜卑 锡伯 西伯)。
18、塔塔尔和欧洲鞑靼人的来历
柔然自称檀檀(即大檀),塔塔儿就是柔然的一支余部。欧洲的鞑靼一词,应该与柔然西迁有关。
汉字“鞑靼”一词的由来,历史上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是突厥时期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部落,应该是柔然在呼伦贝尔一带的余部。
因为都是蒙古语族,7~8世纪以后,室韦逐渐被称为达怛(元代译作塔塔儿),其他大小部落也纷纷以达怛自称,这是达怛与室韦互相融合的反映。柔然阿瓦尔人到蒙古帝国时期和早已进入中亚到欧洲的蒙古人种,共同形成欧洲称谓的鞑靼人。今天中国西部的塔塔尔族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及以后陆续从现在俄罗斯(前苏联)统治下的喀山、乌法、斜米列齐、斋桑等地迁来的。
因为汉文记载和汉人学者的误传,在东亚地区成为了操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民族的代称,并从此词发展出来两个含有贬义的词汇如:鞑虏和鞑子。
①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契丹崛起到建立辽代,辽代和金代到南宋末期,蒙古高原的人也有向西迁徙的,因此欧洲知道契丹的名称最早应该来自鞑靼人。
②鞑靼之名,始于唐代。但鞑靼一词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当时源自柔然的别名大坛、坛坛,北齐与隋朝通过室韦知道鞑靼。阴山以西有九姓鞑靼,在呼伦贝尔有三十姓鞑靼。人们认为他们是柔然余部。
鞑靼人(塔塔尔部)的兴起早于蒙古人。鞑靼人在辽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的统治后,大部分融入了形成中的蒙古人,成为蒙古民族的主要来源之一。古代的九姓鞑靼部(塔塔尔部)是一个多民族的部落集团,里面既有说突厥语的部族,也有说蒙古语的部族。说突厥语的鞑靼部西迁路线有两条,一个是伏尔加河流域,另一个是叶尼塞河流域。迁到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人结合原来这里说突厥语的钦察人、伏尔加保加利亚人形成今天喀山鞑靼人,而留居叶尼塞河的鞑靼部人则和当地阿尔泰人、哈卡斯人融合形成西伯利亚-叶尼塞鞑靼。被成吉思汗征服后迁往俄罗斯的鞑靼部人,他们迁徙的时间大约是中国南宋末期。广义鞑靼包括室韦、林木中百姓与汪古部。
③塔塔尔是鞑靼的转音词。
原名为塔塔尔部,本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732年突厥文《阙特勤碑》,称Otuz-Tatar(三十姓鞑靼),系概称突厥东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语族诸部,当因其中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还载有 Toquz-Tatar(九姓鞑靼),谓其曾与Toquz-Oghuz(九姓乌古斯)联合反抗突厥。8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此后,鞑靼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开始出现在842年的汉文文献中。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随着鞑靼人取代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19、锡伯族
锡伯族记载祖先在呼伦贝尔,清朝地图在呼伦贝尔的位置明确标有锡伯山,应该是今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锡伯山。
锡伯族应该是鲜卑核心部族后裔的分支,如同勿吉遗留的核心部族是后来的窝集。其族名来自锡伯族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写“Sibe”。在汉文史书中,不同时期曾有几十种不同译音译法,如须卜、犀毗、犀比、悉比、失比、失必尔、师比、西卑、室韦、失韦、斜婆、西伯、史伯、洗白、西北、席白、席北、锡北、锡窝等, 直到明末清初时才统一为锡伯。锡伯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一般认为锡伯族名是以锡伯族长期活动的地区命名的。
历史上,鲜卑的语义是吉祥,其实更可能是 森林-喜桂图 之意,不太可能来自“失比(衣着的带钩)”。必须注意,锡伯族后来越来越受到通古斯满语的影响。“室韦”应该是大兴安岭北部的发音,“鲜卑”发音是南下呼伦贝尔以后出现的,“鲜卑”发音都来自“喜桂图”。“喜桂图”蒙语发音即为森林之意,是呼伦贝尔一带的蒙语发音。锡伯族的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写“Sibe”,近似“室韦”“鲜卑”的发音,明显有历史继承关系。现在的锡伯族,可能也难以说明鲜卑、室韦、锡伯的音译了。
锡伯族是鲜卑后裔的一个分支,几经变迁,从金代开始被迁移到东北地区。
金代的锡伯国是由锡伯降人、四部中的小黄头室韦部被金军迁入双阳后创建而形成的。都城在锡都,即喜都,又称苏完城、苏完颜城,今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元末没落,于明朝第二次称国号,最终于明末衰。为免遭金军镇压,并“避契丹讳,遂称黄头女直”,渐渐的被满族通古斯语同化。这间接说明这些室韦属于鲜卑,与契丹历史语言接近。因此是女真金所防范的。黄头发的室韦人,应该是鲜卑时代源自嘎仙洞以北的人,这就是地理环境形成的黄头发蓝眼睛的蒙古人种。
在东宁市的绥芬河东岸,也有锡伯山。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19》 : 锡伯山在“三姓界,距吉林城东北一千七百里”。“西朱尔根城东南去东城五十里,城之西南即锡伯山”。苏联时期在这里发掘了一些金代文物,这里的锡伯名称应该是金代迁徙一些锡伯族来此。另外还有“锡伯河口”,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
20、契丹和库莫奚
史书记载,契丹和库莫奚来自于宇文部,宇文部是源自匈奴而后揉合了鲜卑血统的部族。事实上,因为长期居住在辽宁西部到到内蒙古一带,必然融合了各个时期的鲜卑柔然余部。
宇文部鲜卑有一支迭剌部也在南北朝时发展成一个在后世颇具影响力的部族-契丹。另一旁支后来在南北朝时发展成库莫奚族,该族于隋朝后被称为奚族。
《辽史·表·世表》云:“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这可能是炎帝在北方的后裔加入匈奴,与匈奴主要部落有区别。所以没有跟随匈奴西迁,加入了鲜卑。这段记载含糊,杂揉混淆了宇文部的两方面历史。
在今内蒙古赤峰阜新西南的人形成库莫奚,在库莫奚北部的人形成契丹。鲜卑、柔然、契丹、大多数室韦部的语言相通,都是古代的蒙古语。
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达斡尔语更接近古代蒙古语。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21、室韦
室韦是一部分没有南下留在兴安岭的鲜卑族,结合通古斯族群,还有柔然残部,融合了从贝加尔湖到大兴安岭两侧的各群落形成的。室韦不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而是一个多源的民族综合体,即它还包含有出自说着..貊、突厥和通古斯语言的一些部落或氏族,也有东胡族系乌桓族的遗民。
室韦族最初的部落情况,最先为其作传的《魏书》未作交代。7世纪前后,下分五大部。唐代“分部凡二十余”。
室韦,初作失韦,隋时始用室韦,后也有写作失韦、失围的。原系蒙古语音译,是鲜卑的转音词,森林之意。用作族称,意为“林中人”。只是不同时期和地方的发音有差异,此起彼伏的各蒙语族群时代发音有差异。“室韦”应该是大兴安岭北部的发音,“鲜卑”发音是南下呼伦贝尔以后出现的,“鲜卑”发音来自“喜桂图”。“喜桂图”蒙语发音即为森林之意,是呼伦贝尔一带的蒙语发音。认为室韦是通古斯语的森林之意是不正确的,满语的森林发音是窝集。
锡伯族原来是东胡蒙古语,后来被东北的通古斯满语同化。锡伯族口语自称“Siwe”,书面语写“Sibe”。与“室韦”发音和“鲜卑”发音都十分接近。鲜卑族后来说鲜卑是吉祥的意思是为了美化自己,其实就是森林的意思。
契丹、库莫奚的北面就是室韦。室韦族的渊源,史书说其为“契丹之类”,或“丁零之苗裔”。结合史载其地理位置、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等考察,其主体部分出自鲜卑,是东胡的后裔。《魏书》说其语言与库莫奚、契丹和豆莫娄同,《隋书》记其偏处西北方的大室韦“语言不通”,《新唐书》又谓“其语言,靺鞨也”,这些不同记载,又反映了室韦不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而是一个多源的民族综合体,即它还包含有出自濊貊、突厥和通古斯语言的一些部落或氏族,也有东胡族系乌桓族的遗民。若以地区作大体划分,中部的属东胡族系,西部的属突厥系统,东部的属肃慎、濊貊族系。正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今天学术界对其族源众说纷坛,有起源于鲜卑、或乌桓、或肃慎、或丁零、或自成一族系等不同说法,还有说其是春秋战国前原居中原“豕韦”的北迁居民。
唐朝初年,室韦人还处在典型的原始公社阶段,“其国无君长”,“无赋额”。 部落首领称为 “莫贺弗”。在原始的农耕中使用人拽的木犁。盛行集体围猎。在父权家族中保留着明显的母权制遗迹:男子娶妻,要在岳丈家劳动3年,才能领回妻子。据唐人记载,当时室韦人分成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支室韦等9部分。
7~8世纪以后,室韦逐渐被称为达怛(元代译作塔塔儿),这是因为达怛部落强大,其他大小部落也纷纷以达怛自称。室韦—达怛人的语言是乌桓、鲜卑以来一脉相传的东胡语言的分支,蒙古语便是从东胡语言的一支方言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室韦是鲜卑广泛分散到兴安岭、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发音从鲜卑变成室韦。说鲜卑是吉祥的意思,或是衣服带钩的发音失必儿,应该是是后来的牵强附会。
22、蒙兀室韦
①北魏破柔然之战是北魏神麚二年(429)。室韦见于汉文文献,始于5世纪北魏。6世纪中叶突厥又灭亡柔然。所以,室韦的出现,特别是蒙兀室韦的出现和迅速扩展,是这时期柔然一些溃散的人们,向东进入额尔古纳河流域和大兴安岭地区,与这里生活的东胡后裔和通古斯族群,共同形成蒙兀室韦,因为他们的语言相通。
“蒙兀”一名最早见于《旧唐书》,《室韦传》云:“今室韦最西与回纥接界者乌素固部落,当俱轮泊之西南……俱轮泊(呼伦湖 额尔古纳河)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大室韦界,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落俎室韦之南,又东流与那河(黑龙江)、忽汗河(忽汗河今牡丹江,这里似乎包括了松花江下游)合。这里已经是靺鞨的北部 ,所以《新唐书》又谓室韦“其语言,靺鞨也”。
②蒙兀的发音,应该来自通古斯语“像独木舟一样的河谷中湍急流淌的河”,代指在激流河和盘古河居住的蒙古族祖先。古蒙古人以为这个发音是孱弱淳朴的意思,所以史集记载蒙古的发音是弱小淳朴之意。通过历史记载和考证,蒙兀室韦包括今天的满归镇和盘古镇。
盘古镇东南30公里有蒙可山,东北有望河山。 盘古河流经盘古镇和望河山,是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盘古是鄂伦春语,意为“翻滚流急”的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白卡鲁山东麓,在二十三站东北10公里处注入黑龙江。
23、额尔古涅-昆的考证
①综合史集的记载,可以明确的是:蒙古族祖先战败后,来到一处人迹罕至,周围是陡峭山岭的地方,但是还住在额尔古涅-昆附近的人们则明确的说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艰苦。笔者综合分析,真正的额尔古涅-昆,从史集记载判断,不存在大的河流,应该不是在额尔古纳河边,当然会存在泉水小河小溪之类。很有可能是奇乾乡东北方位高山峻岭之间的山谷。
②已经发现史集对历史记载是有一些遗漏的,这些提供历史材料的人们也不能面面俱到的准确知道一切。孟松林老师指出: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以前,蒙古人“既无书册,亦无文字”,所以只能靠草原史官根据老人的口述传说和历史掌故来写传著,这样难免有错,比如,事件发生时间上等等。
③注意,史集中的额尔古涅-昆,昆与额尔古涅是分开的。按照史集的记载,额尔古涅是险峻的意思,昆是山坡的意思,额尔古涅-昆的意思是险峻的山。但是现在可以明确的是: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捧呈、敬献”之意,丘陵的蒙古语发音为“锡林”,“昆”为蒙古语“人”之意。“胡(hun)”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匈奴和东胡在风俗和语言方面有共同之处。现在蒙古语“混”的发音(homun)就是——人。所以,按照蒙古语就难以解释额尔古涅-昆。
④通古斯语的额尔古纳之意是宽阔的河,昆的意思山岗。激流河注入额尔古纳河,特别是又注入阿坝河以后,额尔古纳河的流量和宽度明显扩大,汛期的河面宽度更是加倍。
很有这些可能:蒙古族祖先最初避难的地方是一处周围高山峻岭的山谷。附近通古斯族告知这里的地名是额尔古涅-昆,意思是宽阔河附近的山岗。额尔古涅-昆源自通古斯语。笔者综合各方面材料,很明显这个山谷最有可能是奇乾乡东北的高山峻岭。
⑤额尔古涅-额尔古纳的发音,或许是古蒙古语“捧呈、敬献”之意,或许是后来的蒙古语把这个发音定义为“捧呈、敬献”之意,是蒙古族为了敬仰祖先祭祀祖先。已经发现额尔古纳河流域东侧有几处祭祀遗址,比如莫尔道嘎的黄火地。就像嘎仙洞一样,时间长了距离远了,就渐渐的遗忘了。额尔古涅-昆的蒙古语意思应该是祭祀敬仰的人,给拉施特《史集》提供材料的人们也不好意思说明真相,反而夸大这里的交通不便。因为结合历史记载和现在考古,成吉思汗时代就已经废弃了到这里的祭祀。
⑤额尔古涅-昆的准确位置
《史集》:“这两家人逃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那里周围都是山林,除了一条狭窄难寻的小径之外,别无他路可通。那些山中间有丰富的青草和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名为额尔古涅-昆”。
额尔古涅-昆一定是米斜依。位于现在的奇乾乡东北方向直线距离7公里。西距额尔古纳河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也是奇乾乡原来的位置。因为河中岛的原因,是额尔古纳河最宽阔的地方。从卫星地图看,明显是山谷中的草地。青色是山上的森林。
蒙古族先人逃难时选择来到这里,应该是有历史渊源的,与大兴安岭的通古斯族群是有联系的。草原上呆久了,一般都是向西迁徙。选择向东的,应该都是更接近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的联系更多。
24、蒙古的名称来历
语言的字义词义,特别是发音,不同地方和不同族群存在阴差阳错的影响,时过境迁更是带来极大的转变。这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所必须注意的。
讲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讲英语的外国人听到中国小姑娘说饱了,以为这个小姑娘说的是香蕉。
①史集有这些记载:蒙古这个名称的部落早就存在,蒙古的词义是孱弱淳朴的意思,拉施特时代的蒙古发音就已经与古代的发音不一样了。
②孟松林老师考证的是:
蒙古人和蒙古民族的族名“蒙古”来源于一座山脉即“蒙古山”和一条河流“蒙古河”。这条河就是额尔古纳河最大的支流激流河,当地百姓至今把激流河两岸的山脉称之为“蒙古山”。走访当地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老人并做了录音,当地人仍叫激流河为蒙古河,他们的解释“蒙古河(monggo bir)”即意为“在像独木舟一样的河谷中湍急流淌的河”。满归镇就是蒙古镇,当地人解释“满归”为“看见蒙古人洗澡的地方”,“蒙古”一词在通古斯语、鄂温克和鄂伦春语中为“独木舟”,在达斡尔语(古蒙古语)中仍保留着“蒙古”这个词意为“独木舟、木槽子”。在漂流考证的过程中发现,激流河两岸都是高大的山体和悬崖峭壁,河流湍急,落差很大,很远就能听到流水的轰鸣声。激流河南岸阿娘山峭壁的岩画上的图案均为萨满神像、神龛及生活的写照。
过去研究蒙古族的族源和蒙古民族的发源地,主要是依靠史料到史料,很少用语言学、地理学、民族学和考古学来分析研究。内蒙古大学达瓦(布里亚特蒙古人)教授说过,肯特山、大兴安岭森林住的是通古斯人,讲通古斯语,好多地名只能用通古斯语解释。随着额尔古纳森林考古发现的增多,通古斯语的应用,民族学的考证,为研究蒙古族的族源和蒙古民族的发源地提供了新的佐证,极大地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室韦(xigie通古斯语意为“森林”);斡难河的斡难(onun,通古斯语意为“长”;《蒙古秘史》中斡难河为“斡难沐涟”,即意为长长的江);萨满教的“博”,通古斯语意为“天、地、宇宙”,萨满只是传达上天旨意的使者。另外,汉字注音的原版《蒙古秘史》的时候,也有好多的通古斯语。蒙古国的《蒙古秘史》研究专家苏和巴特尔说:“《蒙古秘史》中大概有九种民族的语言在内,没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研究不好《蒙古秘史》”。
③笔者寻找的各方面材料是:蒙兀室韦的范围应该包括盘古镇,盘古镇名称来自盘古河,是鄂伦春语“翻滚流急的河流”之意。盘古镇东南30公里处有蒙可山。鄂温克满族把独木舟称之为“威呼”。有人考证认为额尔古纳河是通古斯语“宽阔河面的河”。
④笔者认为存在这些可能性:蒙古族祖先逃难到额尔古纳河东岸,与这里讲通古斯语的人们杂居,接受了通古斯语对地名的称呼。也存在不同语言的相似发音带来的各种误会,听到当时通古斯语的“蒙古”发音,以为是孱弱淳朴。就像是讲英语的人听到讲中国汉语的人说“饱了”,还以为是说的香蕉。当然,蒙古族崛起时把“蒙古”发音改为“忙豁勒”,词义也变的好听了。
25、乞颜和一些蒙古部的名称来历
①史集记载,乞颜是蒙古语“从山上流下的狂暴湍急的洪流”,成吉思汗的苍狼白鹿祖先是乞颜部的一个分支。现有人考证,奇乾是通古斯语“乞颜千”,乞颜部落之意,“千”是通古斯语部落之意。有多位学者专家考证:乞颜是蒙古语激流的意思,乞颜部生活在激流河流域。
②有一种说法认为丁零有乞袁部,是乞颜部的来历,却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明确的是,《魏书》记载北魏有乞袁氏。这应该是乞颜部的一些人加入了鲜卑族。
③蒙古族一个传说,柔然残部逃难的时候被天鹅叫声所救。因此,有的人在承认自己是“乞雅惕”的同时,又自称“其莫额德”,“其莫额”是声音或信息之意,这里指天鹅的鸣叫声,以示天鹅之声拯救了自己。这个“其莫额德”一称,久而又演化成“其莫德”或“其木德”。
④笔者综合分析:蒙古族有两个部落或家族,逃入奇乾乡东北方向的高山峻岭,这两个集体最初的名称并不是乞颜和捏古斯,其中一个把姓氏称为乞颜,另一个把姓氏称为捏古斯。他们的后裔从奇乾来到激流河流域,再后来发展到到盘古河孟库依河,而且各个分支给自己取了新的姓氏。在古代,部落的分支往往会给自己取新的姓氏,这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比如,孛儿只斤的姓是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开始的,
⑤蒙古部有一些部落姓氏,与阴山燕山的族群姓氏和蒙古高原族群的姓氏相同,比如兀良合与自古以来的乌梁海部名称,巴牙兀与自古以来的巴尔虎姓氏部落名称。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各个时期的鲜卑柔然丁零回纥溃散的人们进入额尔古纳河东岸,大部分加入了乞颜捏古思的各个分支,也有一些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姓氏。他们互相通婚形成共同体,在8世纪从额尔古纳河东岸共同融山化铁,开启了蒙古族的崛起之路。
26、蒙古部西迁
①室韦最初见于文献,始于5世纪(北魏),进入11世纪后(金前期),史书上才无室韦活动记事,经历6个世纪左右。其间,约从9世纪末起,因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徙,采用了新的称号,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他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
②契丹打败库莫奚,又逼使当时弱小的蒙兀部落从额尔古纳西迁。这就是阿阑豁阿丈夫朵奔蔑儿干(成吉思汗的11世祖)在战斗中死去的原因。或许是直接与契丹人交锋,或许是附近的部落遇到强敌后逃避,却想侵占邻居的地盘。
③阿阑豁阿时代,仍是以狩猎为主,间接证明这时南下到额尔古纳河上游的蒙古人仍在这一带生存,没有走远。但并不是说这时还没有驯养牲畜,据史书记载,朵奔蔑儿干和阿兰高娃的上一代脱罗豁勒真及其妻孛罗黑臣,曾有“两个好骟马”,而朵奔蔑儿干“驮肉”,自然也是用马。要知道,额尔古纳南部分布着世界上最优良的草甸草场,这里很可能是内蒙古高原畜牧业的起点和摇篮。
27、鄂多哩
金朝和元朝都有胡里改名称的行政单位。元朝分置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
鄂多哩(斡朵里 斡朵怜、吾都里):
《额穆县志》记载:“实今旧县城北四十里北大秧地,帽儿山下有古城,适合佛纳赫之方隅里至,当即古之鄂多哩···”。现在额穆镇北大秧的西北岔村东北1公里的帽儿山,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辽金时期。
斡朵里万户府这个名称,是元朝才开始出现的。鄂多里是风口的意思。斡朵里万户府管辖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温都部活动范围。
元朝所以出现斡朵里万户府,是把俄谟惠之野的人迁走,至少是部落上层的人家迁往依兰,便于控制监视。依兰不可能就是土生土长的俄谟惠鄂多里,因为元朝统治者绝对不会允许,更不会这么做。清皇室反复强调祖先在长白山,鄂模惠鄂多里在长白山,根本不可能是依兰。依兰没有任何依据是鄂模惠之野,依兰的三姓是努尔哈赤以后形成的,所以不可能是爱新觉罗氏祖先成为首领的鄂模惠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