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重求思考 //www.sinovision.net/?5671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通过爱新觉罗氏起源探讨阶级社会的历史研究{清皇室研究} ...

已有 636 次阅读2020-9-22 02:52 分享到微信

2、通过爱新觉罗氏起源探讨阶级社会的历史研究{清皇室研究}


(2017-11-03 21:04:31)


本文通过爱新觉罗氏起源的探讨,初步把既得利益阶级社会这个重要因素,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对历史记载的影响。如何透过许多扑朔迷离的现象看本质,正确准确的研究历史。


爱新觉罗氏的起源,方方面面存在许多争议。赵东升先生在《满族研究》2003年01期的《清皇室发源地及清肇祖探讨》中,比较集中的记载了这些问题。虽然赵东升先生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厘清,但是还不够彻底和透彻,更没有明确如何寻找方向和答案。

《王冬芳:孟特木非猛哥帖木儿考》,对猛哥帖木儿建州左卫与努尔哈赤关系的探讨逻辑严谨,史料详实,值得一读。



满洲的名称起源
笔者认为,满洲这个名称最大可能是源自辽代时期,完颜部兴起之前,敦化市牡丹江流域到额穆镇以北的一个部落——温都部,满洲是温都的转音词。当然不排除其他可能,如婆卢木、乌萨扎、蒲察,其中蒲察是可能性最小的。


2020-8-17
文殊是梵文的音译,也译作曼殊,是美妙吉祥的意思。文殊的音译也接近温都,所以,布库里雍顺建立的就是温都部。温都-文殊-曼殊-满洲
清史记载,布库里雍顺建立的部落号称满洲。《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
《满洲源流考》:“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翻译名义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大教王。经云释迦牟尼师毗卢遮那如来,而大圣曼殊室利为毗卢遮那本师,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可考也。”



转帖一些资料如下

《钦定满洲源流考》对满洲名称的来源有这样一句话:“鸿号肇称实本诸此,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
《钦定满洲源流考》:“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
————————————————————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爱新觉罗祖先创业之初建立的部族名称就是满洲,汉字根据发音写为满洲,因为洲字适合作为地名,所以也就接受了,其实这是部族的名称而不是地名。爱新觉罗祖先创业之初的部族名称是满珠,曾经归珠申{女真}管辖,后来就是自称满珠,汉字根据发音写为满洲。

阿不塞水,应该是今敦化市区北部的小石河,是牡丹江的支流,在敦化市金山东路东端汇入牡丹江。勒福成河指牡丹江源头到镜泊湖之间的河段。
温都部,居阿跋斯水(也称阿不塞水,今吉林省敦化市区北部的小石河,勒福成河的支流)附近,活动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吉林安图县古洞河,一说为阿什河东之蜚克图河)以北地区,金景祖乌古廼时加入完颜部部落联盟。
————————————————————
这个温都部,名气不大,没有很详细记载,但是肯定存在。金史记载温都部属胡里改女真,金景祖乌古廼时加入完颜部部落联盟——符合《钦定满洲源流考》:“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的记载。


辽朝后期有个叫乌春的人,是阿跋斯水温都部的族长,以锻铁为业。起初他们并不强大,有一年因为歉收,便携带族里的信牌投靠完颜部落。金景祖欣然接受了温都部的投靠,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以本业自给自足。景祖任命乌春为部长,并将作为人质的乌春的外甥——盆德——放回部落。
————————————————————
此时的温都部与完颜部存在附庸关系,这段历史,符合《奉天通志》强调爱新觉罗氏为“金遗部,居长白山”。


金景祖完颜乌古乃去世后,金世祖完颜劾里钵初嗣节度使。世祖还想同温都部族联婚,乌春竟出言不逊,说什么“狗彘之子同处,岂能生育,胡里改与女真岂可为亲?”。
——————————————
这说明,温都部和完颜部女真的族源关系不同,所以温都部的乌春不认可完颜部。


现在的延边、牡丹江、五常一带,古代有完颜部,还有生女真——徒单部、乌古论部、蒲察部。
还有没搞清楚属上述四个部落中哪一部落的,如:温都部,居阿跋斯水附近,活动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吉林安图县古洞河,一说为阿什河东之蜚克图河)以北地区,金景祖乌古廼时加入完颜部部落联盟。婆卢木部,在今巴彦,木兰两县交界之白木杨河流域。乌萨扎部,居来流水附近。
————————————————————
这些——没搞清楚属于哪一部落的——温都部、婆卢木部、乌萨扎部,应该是温都部同源的部落,都是胡里改人。皇太极:“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
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温敦氏、温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皇太极天聪八年清军征索伦,今爱辉黑龙江北,{包括鄂温克鄂伦春},皇太极对将领的谕旨有这样的话:“切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必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
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改“诸申”为“满洲”,“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
————————————————————
笔者考证,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鄂温克、鄂伦春源自挹娄,所以慈禧太后侄孙说满族来自通古斯,挹娄的后裔就是胡里改,牡丹江曾经被称为胡里改江。肃慎(女真)在墨尔根(嫩江地区),所以,皇太极的一些话明确无疑的指出,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鄂温克、鄂伦春,与诸申(肃慎 女真)、席北(锡伯)、超墨尔根,是有区别的。
但是,皇太极把诸申(女真)说成是席北(锡伯)超墨尔根的后裔,是不完全准确的。墨尔根的人是夫余达末娄后裔与嫩江地区的肃慎人融合形成的,语言长期受到通古斯语的影响,特别到了金代前后,所以语言被同化了。

“其国定号满洲,乃其始祖也,南朝误名建州”。也就是说,皇太极把满洲作为自称,是因为爱新觉罗氏祖先的部族名称是满洲。注意,满洲是族名,建州有史以来就是地名。“建州”是明朝建州卫的名称,明朝把前后在建州卫地盘的部落都称之为建州女真,清皇室是不认可的。 皇太极很清楚自己祖先和建州女真的区别,所以,爱新觉罗氏的江山当然应该是自己祖先的族名——满洲。


布库里雍顺所在的俄莫恵之野鄂多理城
清皇室很明确的记载布库里雍顺所到之处是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钦定满洲源流考》明确指出——“始祖居长白山东俄莫恵之野鄂多理城城在兴京东一千五百里寜古塔城西南三百三十里勒福善河西岸”。
广义的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脉,即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所以,也可以说俄莫恵之野鄂多理城在长白山东侧。
勒福成河专指牡丹江源头到镜泊湖之间,敦化额穆镇就在牡丹江西岸。清代历史地图把额穆镇标作鄂摩和索罗,明永乐五年(1407年)设额穆赫索罗驿站。满语“额穆赫”满语意为水滨,“索罗”为十人戍所。
从地图的直线距离发现,宁古塔旧城到敦化黑石乡金沟遗址120公里,金沟遗址到赫图阿拉距离是342公里。古代里的长度和今天的500米的里不是一样的,加上实际路线的蜿蜒。而且黑石乡金沟遗址从方位到距离完全符合,所以可以确定是牡丹江上游黑石乡到这一带。
布库里雍顺最有可能是黑石乡丹南村上岸。鄂多里是风口之意,从记载的情况看,应该是黑石乡一带新建的小城。很有可能是黑石乡的金沟遗址。
《额穆县志》记载:“实今旧县城北四十里北大秧地,帽儿山下有古城,适合佛纳赫之方隅里至,当即古之鄂多哩···”。现在额穆镇北大秧的西北岔村东北1公里的帽儿山,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辽金时期。这个地方隐蔽,可能是布库里雍顺建立的一个据点,与历史上的扈伦国地域接近。
从字义上看,应该是在牡丹江沿岸,不太可能是额穆镇西北岔村的古遗址。

辽朝迁走熟女真,留下的生女真部落是不敢进入过去繁华城市的,辽朝不会允许这里重新出现繁荣。因此,布库里雍顺所到之处是俄莫恵之野,并且在此建立鄂多里,不可能是任何一个渤海国都城旧址或是重要的城址。

金朝和元朝都有胡里改名称的行政单位。元朝分置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斡朵里万户府这个名称,是元朝才开始出现的。斡朵里亦作斡朵怜、鄂多里、吾都里。鄂多里是风口的意思。斡朵里万户府管辖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温都部活动范围。

元朝所以出现斡朵里万户府,是把俄谟惠之野的人迁走,至少是部落上层的人家迁往依兰,便于控制监视。依兰不可能就是土生土长的俄谟惠鄂多里,因为元朝统治者绝对不会允许,更不会这么做。清皇室反复强调祖先在长白山,鄂模惠鄂多里在长白山,根本不可能是依兰。依兰没有任何依据是鄂模惠之野,依兰的三姓是努尔哈赤以后形成的,所以不可能是爱新觉罗氏祖先成为首领的鄂模惠三姓。

从清朝封禁范围看,清入关以后,把吉林市到延边等地视为“龙兴之地”,加以封禁。乌拉部始祖纳齐布禄的长孙又回到长白山,应该是不忘家乡故地。这些都是史载温都部活动范围之地。符合努尔哈赤指责布占泰时所说“尔我先世,俱系一国之裔,载籍甚明”。

以下这些地方的名称,应该是温都部活动地域,或温都部后人流动迁徙形成的名称。元朝开始,温都部的名称不见了,俄谟惠鄂多里及其转音词开始大量出现并扩散。上古时期女娲伏羲炎黄的名义后来扩散到许多地方,原因也是一样的。
[斡朵怜] 又作斡朵里、鄂多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大马屯。另一说为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额穆县志》记载:“实今旧县城北四十里北大秧地,帽儿山下有古城,适合佛纳赫之方隅里至,当即古之鄂多哩···”。宁古塔旧城附近也有以敖东命名的地方。
[鄂谟] 吉林市区东部。 
[鄂勒赫] 今吉林省蛟河市西北。 
[鄂克敦城]今敦化。 
[鄂漠和索罗] 又作俄漠和苏鲁、俄漠惠,东海女真窝集部聚落地,今吉林省敦化北。努尔哈赤1607年兼并瓦尔喀部(在今图们江下游及沿海地方)。又占有了赫席黑(今敦化一带)、俄谟惠苏鲁(今张广才岭东北鄂木索)。{这说明,敦化北部古称“俄谟惠”}
[鄂莫浑 又作俄漠和] 建州女真哲陈部、东海女真窝集部属地,又作俄漠和,索佳氏、呼伦觉罗氏、萨克达氏世居地,今辽宁省抚顺县李家乡界藩山一带。


为什么爱新觉罗氏出现在赫图阿拉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于是范嗏得出,遂隐其身以终焉。满州后世子孙俱以鹊为祖故不加害。其孙都督孟特木,生有智略,将杀祖仇人之子孙四十余,计诱于苏苏河虎栏哈达山名下黑秃阿喇,黑秃华言横也,阿喇岗也,距鳌朵里两千五百余里,杀其半以雪仇,执其半以索眷族,既得,遂释之。于是孟特木居于黑秃阿喇”。
————————————————————————————
这个范嗏最有可能是金史记载的窝谋罕,或窝谋罕的儿子孙子。温都部一些人逃入了朝鲜半岛平壤以东的地方。
这个孟特木应该与范嗏相隔多代,可能是建州左右卫的残部避祸来到赫图阿拉,孟特木来到这里抢地盘。建州左右卫前身是元朝的俄多里万户府,应该是俄多里的人迁入依兰形成的。孟特木这样做,也算是给祖先报仇。

窝谋罕范嗏逃到哪里需要考证

爱新觉罗氏在元朝到明朝时期,从朝鲜半岛来到图们江一带,又来到长白山某地。后来迁往抚顺县李家乡界藩山一带,家族人数增加后,以祖先之地命名,所以这里也出现了温都河、温都卫、鄂莫浑{俄漠和}、苏子河、沙尔虎(萨尔浒)  这些名称。额穆镇古称俄漠惠,是温都部所在之地,现在额穆镇还有苏子河的地名。

这一句“距鳌朵里两千五百余里”,与《清实录》《钦定源流考》所说赫图阿拉距离鄂多里一千五百里差距甚大,这里的“鳌朵里”其实是指依兰而言。俄朵怜的名称源自鄂多里,应该是元朝把鄂模惠的人们迁往依兰的。到这里抢地盘也算是报家族以前的仇。这里故意抬高孟特木,其实是建州卫受到两次毁灭性打击,爱新觉罗氏在1488年来到赫图阿拉抢地盘。这个孟特木应该是1488年来到赫图阿拉的爱新觉罗氏首领。



布库里雍顺的故事发生的年代
从清朝的历史记载看不会太遥远,应该是辽朝消灭渤海国后,契丹人对女真族实行“分而治之”。把女真族强宗大姓迁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这些女真族文化水平不高,还是氏族社会阶段。
辽朝把生产力水平高的女真族迁往辽东和内地,也就是熟女真。这样,文化水平落后的生女真必然填充了空缺。因此就出现了各部落争夺地盘的现象,但是人们也自发的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也就需要大家伙都能接受的社会秩序和领导者。

《清史稿·本纪一》:“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号其部族曰满洲。满洲自此始。”

布库里雍顺应该是温都部的开创者,钦定满洲源流考:“始祖定三姓之乱建国鄂多理城即以满洲建号”。鄂多理城当然也受到进入既得利益阶级社会的外部大环境影响,并且日渐腐朽。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带来的动荡爆发,因此出现布库里雍顺的后代被推翻,只有一个叫范嗏的逃脱。




布库里雍顺的神仙传说是怎么回事
努尔哈赤的始祖布库里雍顺。传说是三位天女到长白山的布勒瑚里池洗浴,小妹佛库伦吃了神鹊衔来的红果子,怀孕生下布库里雍顺。
上古时期,人们最初是以某些客观存在物代表自己。比如女娲姓风,因为风自由自在的存在于天地之间。黄帝战蚩尤的时代,各部落还把让人们所羡慕的动物作为自己的代表,也就是图腾,甚至认为是自己的祖先。但是从父系社会开始,为了迎合越来越大的阶级不平等的社会形态,编造神祗给自己包装就应需而生了。

比如,伏羲说成是其母华胥氏踏入神祗的大脚印因而怀孕生下伏羲,其实据记载最早的伏羲也是姓风。

为什么是三仙女,为什么是三姓之争?而内地神话传说出现的人物和神祗更多,因为部落数量多,人口密度大。

据考证商族来自辽河流域。有考证认为商的始祖契的家乡是现在的卢龙。《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商的始祖},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所以,商朝灭亡后,商纣王的伯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布库里雍顺很可能是渤海国的贵族子弟,甚至是王公宗室的后代。
整体情况表明,他对长白山地理很熟悉,对敦化一带很熟悉。一方面可推测这是渤海国官员人家的子弟才可能的。史载渤海国灭亡后,渤海王的弟弟和儿子坚持抵抗,后来退入鸭绿江一带。另一方面。“乘舟顺流而下,至于人居之处登岸,折柳条为坐具”,可推测布库里雍顺是适应长白山环境成长的。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其子{布库里雍顺}乘舟顺流而下,至于人居之处登岸,折柳条为坐具,似椅形,独踞其上。彼时长白山东南鳌莫惠地名鳌朵里城名内,有三姓夷酋争长,终日互相杀伤,适一人来取水,见其子举止奇异,相貌非常,回至争斗之处,告众曰:“汝等无争,我于取水处遇一奇男子,非凡人也。想天不虚生此人,盍往观之?”本酋长闻言罢战,同众往观。及见,果非常人,异而诘之,答曰:“我乃天女佛古伦所生,姓爱新华言金也觉罗姓也,名布库里英雄,天降我定汝等之乱。”因将母所嘱之言详告之。众皆惊异曰:“此人不可使之徒行。”遂相插手为舆,拥捧而回。三酋长息争,共奉布库里英雄为主,以百里女妻之,其国定号满洲,乃其始祖也南朝误名建州。 

这不是普通人家子弟能说能做的。有人会说毛泽东也是普通人家呀,年纪轻轻就能巧取大量溃兵的枪。应该看到,在旧社会,毛泽东能读书上学,娘家人更不是寻常家庭,没有这些因素,能成就青年毛泽东吗?曹雪芹能写红楼梦,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写出来吗?特别是古代,而且是氏族社会阶段的生女真家的孩子,能有布库里雍顺的言谈举止吗?

布库里雍顺在实际中也不可能说自己是神仙后代,因为生女真人再落后也不会相信的。但是,人们一定觉得这是一个青年才俊,各方面条件很适合当酋长。

布库里雍顺的文化水平明显远超生女真的人,是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布库里雍顺的部落,也比其它贫富差距渐生的生女真部落更快更严重的出现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这不是偶然的。

温都部拥有锻铁的生产技术,在当时的生女真是先进生产力。说明这个部落的起源至少有掌握金属冶炼的人士加入。而且可以设想,这是布库里雍顺有恢复旧国的志向,所以能打造兵器。做的很小心,如果让辽朝知道是渤海国的漏网之鱼,还想图谋复国,那可是片甲不留的灭顶之灾。而且新部落的人们也不会支持。恢复旧王朝,原来的民心已经丧尽,不相干的人们更不会支持。
温都部是胡里改人,源自通古斯。如果温都部就是爱新觉罗祖先的满洲部,而渤海国上层是靺鞨部,那就更没有复国的基础了。

布库里雍顺的鄂多里一直没有强大,与温都部的历史相符合。温都的名称后来消失,只有原来的地名鄂多里{斡朵里}的名称扩散。


2020-4-1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佛古伦后生一男(布库里雍顺),生而能言,倏尔长成。母告子曰:“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可往彼处。”】
这样的口气用词,颇像是王公贵族。

【其子(布库里雍顺)乘舟顺流而下,至于人居之处登岸,折柳条为坐具,似椅形,独踞其上。】
布库里雍顺很熟悉地理,很熟练的扎制柳条椅,表明他很了解这一带,很熟悉胡里改习俗。挹娄人生活在西伯利亚的水泊河流,柳树类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材料。
女真的“射柳”承袭自契丹辽。锡伯、契丹、女真是射柳,挹娄人-胡里改人是柳崇拜。满族先世崇柳,祭柳,以柳为始母象征,这与满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系,柳容易成活,成长快,做为采集、渔猎为生的满族牧民与柳结成了不解之缘。盖房子、狩猎、编织等,都离不开柳,甚至柳树芽也可以渡荒。故他们爱柳、崇柳、以柳为祖,以柳为母的图腾崇拜观念自然产生了。把柳神塑造一尊保婴神“佛多妈妈”,常年奉祀。
清皇室历史竟然不如孛儿只斤氏历史清晰,气势也不如,是因为满族民间宗教的东西更多。这与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因素有关,还有一个就是受到内地各种糟粕影响多一些。



布库里雍顺到达鄂谟惠的路线
史料记载布库里雍顺是乘舟顺流而下的,鄂多里在勒福善河西岸,鄂谟惠只有牡丹江一条主要河流。可以确定,布库里雍顺乘船的地方必然是敦化市江源镇的牡丹江源头到鄂多里之间。而牡丹江上游两岸有许多红柳树,野蒿茂盛。
可以设想,布库里雍顺对今天的延边整个地区都做了了解,特别是敦化到镜泊湖之间。或许是自己化妆已经探明情况,或是有人告知鄂多里出现的事情,因此做出在鄂多里定居的决定。

地方的民间传说中,布库里雍顺在两条河流汇合处上岸。珠尔多河发源于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张广才岭山脉老爷岭西南,“珠尔多”系满语“渡口”的意思,流经额穆镇,在敦化市黑石乡丹南村西北入牡丹江。丹南村应该是布库里雍顺上岸的地点,符合《钦定满洲源流考》(布库里雍顺)“于是乘舠顺流至河歩”(河步指河流中船舶停靠处或渡口)。这样的地形风力也较大,符合鄂多里是风口的含义,也是对气数的企望。

清皇室反复强调祖先起源长白山,多次提及祖先所在都属于渤海故地,辽代敖东城为长白山女真部所据,可以说布库里雍顺与敖东城和长白山之地是有关系的。

布库里雍顺的家人很可能在江源镇到敦化之间生活过一段时间,也许敦化旧都是祖祖辈辈的家乡,故土难离。敦化周边的环境便于隐蔽和周旋,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就在敦化周边坚持战斗了很长时间。



布库里雍顺为什么选择鄂谟惠?
鄂谟惠在渤海国初期都城{吉林省敦化}与上京龙泉府之间{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镜泊湖东北牡丹江畔},是渤海国的核心地区。
敦化地区发现多处渤海国辽金时期的古城遗址,额穆镇就有三处渤海辽金时代的古城遗址。
敦化历来是战略要地交通要道。日军侵华期间,此地受到关东军重点驻守。修建了两座飞机场,并且囤积了大量生化武器。
解放军最精锐的38军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1946年8月3日在吉林敦化成立,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表现出色,被誉为“万岁军”。



猛哥帖木儿的来历
元朝时期的政策,在各个村庄,各个部落,都会派一个或几个蒙古人当首领,完全是凌驾于人的土皇帝。叶赫那拉氏的始祖就是蒙古族,这些蒙古人的后代让女真族同化了。猛哥贴木儿的姓氏是夹温,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猛哥贴木儿与觉罗氏有任何关系。
这也是现在,没有人敢明确论证猛哥帖木儿是布库里雍顺的后代。不去严谨的调查研究历史事实,而是以讹传讹的说猛哥帖木儿是努尔哈赤祖先。



孟特木与猛哥帖木儿应该不是一个人

有两个问题笔者没有见到详实的资料。一个是认为爱新觉罗氏最早起源于宁古塔旧城东郊。一个是有当代学者研究,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和其父锡宝齐篇古可能是虚构的人物。

清皇室记载,布库里雍顺后代脱险的只有一个人,叫范嗏,范嗏的孙子叫孟特木。笔者认为范嗏与孟特木的辈分相隔也许还大,孟特木到觉昌安期间的家族历史被刻意隐瞒。

猛哥帖木儿的后代可能已经流落他乡,被新的部落首领取而代之。
受到阶级社会大环境的局面,各个大大小小部落的解体分散,是不奇怪的,越来越是普遍现象。已经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氏族所组成的部落,而是强有力的贵族各自统属的部众。原部落首领的后代远走他乡隐姓埋名,新首领往往会寻找古代有声望的说成自己的祖先。古代的人类各地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从李氏朝鲜开始,把猛哥帖木儿说成是努尔哈赤祖先。现在的一些人把猛哥帖木儿说成是爱新觉罗·孟特穆,所有的依据,与清皇室对祖先记载的历史不相符合,与清皇室关于孟特木以后的族谱完全不符合,存在太多的牵强附会。

在《王冬芳:孟特木非猛哥帖木儿考》一文中,王冬芳先生指出努尔哈赤只是用建州左卫的敕书与李氏朝鲜打交道,所以被误认是猛哥帖木儿的后代。况且,李氏朝鲜记载猛哥帖木儿姓夹温,汉姓童、佟。

还没有发现任何记载,猛哥帖木儿与其后代自称爱新觉罗·孟特穆,而且猛哥帖木儿这个名字很明显与蒙古族有关系。叶赫那拉氏的始祖也是蒙古族。爱新觉罗与叶赫那拉的家谱都是上述七代后更是语焉不详,特别是元朝时期的家谱。

事实上,努尔哈赤一开始对李氏朝鲜的误解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含含糊糊,也希望李氏朝鲜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是猛哥帖木儿的后人。还有就是对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考虑。到了皇太极就没有顾虑了,干脆废除建州的名号,恢复爱新觉罗氏祖先的名号。其实也间接证明,清皇室不是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的后代。

从努尔哈赤开始到清朝文字狱,很少有人敢于搞清楚清皇室的历史事实,就是知道一些也不可能广为传扬。



十一
为什么出现扑朔迷离的位置、离奇古怪的长度、云山雾罩的记载
《清实录》记载:“长白山高约二百里,周围约千里”。把长白山说成二百里高,显然这是给内地南方人的宣传。至少从上古时期的颛顼时代就推崇名山大川,神化名山大川。

说俄莫恵之野鄂多理城在长白山东南,又说是宁古塔的西南,看似自相矛盾。其实是依照广义的长白山位置,也就是张广才岭的东南。

如同山海经,整个的扑朔迷离云山雾罩。如果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把历史事实都清清楚楚交代出来,有可能对那些神化的人事物有损形象,有可能对现在的统治者有损形象,特别是起不到让人们敬畏的作用目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让人有神秘感,敬畏感,编造神话不容易穿帮。

清皇室一定有这些目的,所以刻意隐瞒,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努尔哈赤开始到清朝文字狱,很少有人敢于搞清楚清皇室的历史事实,就是知道一些也不可能广为传扬。所以地名与地理位置南辕北辙,把历史记载的云山雾罩,离奇古怪,神秘莫测,也就不奇怪了。



十二
扈伦四部温都部与完颜部女真的族源
完颜部女真的族源是肃慎。扈伦四部温都部的族源是胡里改,就是邑娄的后裔,应该是通古斯人从黑龙江两岸地区而来。留在黑龙江的是今天的鄂温克鄂伦春。虽然东北各族群互相融合,但是到了金朝还是有所不同,所以后来会出现金文和满文的不相同。元朝开始被一视同仁,才比较彻底的模糊了。

女真一词语源,一般认为是肃慎转音或同音异译。《满洲源流考》在解释肃慎转音为朱里真(女真)时云:“夫北音读肃为须,须朱同韵,里真二字合呼之音近慎,盖即肃慎之转音”。

金景祖完颜乌古乃去世后,金世祖完颜劾里钵初嗣节度使。世祖还想同温都部族联婚,乌春竟出言不逊,说什么“狗彘之子同处,岂能生育,胡里改与女真岂可为亲?”。这说明,温都和完颜部女真的族源关系不同,所以温都部的乌春不认可完颜部。从乌春的行为发现,温都部不亲辽也不亲金。因为乌古乃对自己有恩,而且实力悬殊。但是有了机会,就开始敌对乌古乃儿子。可能是对完颜家族向辽朝出卖兄弟部落的反感。

《金史》开篇即指出完颜部是肃慎的直系。所以完颜部做人做事受到内地的影响更大。金景祖完颜乌古乃作为联盟首领却出卖兄弟部落,用兄弟部落的鲜血换取一己之私。乌古乃首先出卖了石显,如果说乌古乃与石显有宿怨还有情可原。而五国部的蒲聂部长拔乙门起而反抗辽朝的统治,使辽朝不得勒索海东青鹰。辽朝将发兵镇压,乌古乃设计捕拔乙门,献给辽帝,因而得到辽朝的信任。乌古乃彼召到辽朝,辽朝加给他生女真部族节度使的称号,即承认他的部落联盟长的职位。一○六二年(辽道宗咸雍八年。女真的历史,自此始有准确年代)五国没捻部长谢野又起而反抗辽朝,断绝鹰路。乌古乃率部兵讨伐,击败谢野。乌古乃也在作战后死去。 


应该是这样
东北地区是西伯利亚人类的发源地,人类在东北地区扩散到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并且影响到欧洲和美洲。而且东北自古以来,与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人们都是你来我往的。可以说,直到上下通古斯河以西的广大地域,只要是蒙古人种都属于这个范围。并且通过近东和高加索,与白种人出现了交流。

比如鄂温克族,旧称通古斯或索伦。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只是东西伯利亚的一个典型的族群。
皇太极天聪八年清军征索伦,皇太极对将领的谕旨有这样的话:“切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必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
叶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也写到: "最早满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
在各个激烈的战乱时期,东北和蒙古高原的许多部落迁往室韦、鲜卑山、长白山这些地方避难,然后又开始崛起。比如,完颜部古代也曾经从长白山扩展到其他地方,蒙古族是额尔古纳扩展的。




十三
清朝与完颜部历史的巧合,爱新觉罗氏与建州女真的巧合
清皇室认为长白山是自己的发祥地,而完颜部起初也是在长白山发祥。爱新觉罗姓氏与宁古塔有渊源,金始祖也与宁古塔有渊源。
布库里雍顺的后代定居新宾的赫图阿拉。建州女真也迁徙到赫图阿拉以东的桓仁县境。出现这样的巧合,也不是完全偶然,应该是这些地方有吸引人的各方面客观条件,因此出现这样的雷同。新宾曾经是高句丽建国的地方。

两部《纳拉氏宗谱》,两部家谱均修于清初,一部是二等轻车都尉兼佐领阿林泰篡修,一部由雅哈苏、翁阿岱等四人具名修篡。四人身份不详,两部家谱均修于康熙十四年。谱上分别记着“我族先世起业,原据于满洲国长白山,居纳喇河滨,遂因以为满洲著姓。赋国十二世”。而在世系表先祖纳齐布(禄)的名字旁,着重标注“起业长白山,满洲国贤士”字样。另外,在记述家族兴衰的档册上,也记有努尔哈赤斥责布占泰的话:“尔我先世,俱系一国之裔,载籍甚明。尔纵不知百世以前的事,岂十世之远亦不知耶!”
{当然,需要搞清楚这两部家谱是不是真的,是否存在写家谱的人一开始就为了攀附爱新觉罗氏而造假}

《钦定满洲源流考》:上谕顷阅金史世纪云:金始祖居完颜部,其地有白山黒水,白山即长白山,黒水即黒龙江。本朝肇兴东土山川钟毓与大金正同史,又称金之先出靺鞨部,古肃慎地。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其实即古肃慎为珠申之转音,更足徴疆域之相同矣。

历史记载,完颜部祖先也是在长白山,后来发展到阿城。
自先秦以来,长白山地区始终为完颜部的世居发源地,松花江中下游、远东西伯利亚直至汉四郡(朝鲜半岛北部)的完颜氏皆从长白部迁出,史载明朝王甲部(完颜部)世居完颜(今吉林省通化市西南)、英额(今辽宁省清源县)、佛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等地即是指长白部,长白部是完颜历史上最重要的郡望地。

完颜部,金始祖完颜函普之后,初居仆干水之涯,金献祖绥可时徙居海古水。其后定居于安出虎水之侧。仆干水,即忽汗水,渤海国故地,今牡丹江。海古水,今阿什河支流海沟河。按出虎水,又作阿注浒水,即今阿什河,清代筑阿勒楚喀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县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筑城会宁府,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2公里。

《金史·本纪第一》记载:“金之始祖函普居完颜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即今日牡丹江。辽时牡丹江上游称之忽汗水,后转称仆干水,中下游称之和罗海川。“金之始祖函普居完颜仆干水之涯”,应在牡丹江上游的宁安镜内。经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完颜仆干水之涯”的位置,应在镜泊湖区的西南,今日的宁安市沙兰镇的尔站河一带,完颜部族的活动范围可达牡丹江支流海浪河等地域。清代的《满洲地志》也有明确的记载:“金代始祖起于宁古塔”。



十四
古代东北入赘是普遍现象

金始祖完颜函普,就是入赘完颜部的。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作者  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内侄曾孙。慈禧是根正曾祖父叶赫那拉·桂祥的大姐}
说起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海西女真,始祖叫星根达尔汉,姓土默特。当年,叶赫那拉氏的始祖,从蒙古来到扈伦部,并招赘在那里,改名那拉。他拥有的领地,随着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因为他的国家是在叶赫的河边建立的,所以叫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也是入赘女婿。《清史稿·本纪一》:“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号其部族曰满洲。满洲自此始。”

因为父系社会的出现,入赘是不能强调自己父系的,不说为妙。
部落希望强大,因此需要招收外来青壮年。而一些小孩子面对兄长继承权的种种优势,不得已离家出走。金始祖完颜函普的大哥就没有走,离家出走的是完颜函普和弟弟。

为什么让入赘女婿当首领,而且妻子在部落也不强势?
完颜函普六十岁入赘完颜部,妻子也六十岁了。布库里雍顺的妻子娘家很远,是以“百里女妻之”。让没有根基的人当首领,首领妻子的娘家人也不能是部落家族的,这样首领不会太强势,而且与部落内部各宗族没有瓜葛,会公平公道。



十五
东北墓葬考古一个特点,只有建立强大稳定的政治经济的政权,才会出现墓葬,辽朝金朝都是这样。
各个时期的女真部落墓葬遗留是否存在?存在多少?应该是很少,更不用说布库里雍顺家族的墓葬是否存在了。人口流动迁徙十分频繁居无定所,以当时的条件,想安葬甚至放置一点陪葬品,只能是愚蠢的给自己找麻烦了。
满族在努尔哈赤之前还是火葬居多,到了皇太极出现了人的殉葬,先是给努尔哈赤殉葬了几个妃子,皇太极自己死后竟然让几个贴身侍卫殉葬。
秦穆公就让武士给自己殉葬,倘若说秦穆公和皇太极存在同样的习俗就认为他们存在什么关系,那就荒诞无稽了。事实上,这是既得利益阶级社会出现,就会产生的恶果。
所以,考古学研究,应该在任何范畴和维度,都要详尽研究具体的各个条件因素。把真正的关联寻找出来,也不能牵强附会。

2020-4-1
1962年,在台中市雾峰北沟故宫博物院地库里,发现了《满文老档》的原档,即《无圈点老档》,找到了有关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生平的原始记载,才解开了褚英死因之谜。“观今宜鉴古”,其实“观古也可鉴今”,上古时期一些不肖、罪人的传说,一些社会现象,都是这样。



十六
通过探讨清皇室起源揭示历史研究的荒诞乱象
现在,在各种报刊杂志网上有一些所谓的历史讲述,有的像是业余爱好者,有的可是正规院校事业单位的,很荒唐,乱说一气,竟然上了百度百科,甚至出了专著。这些东西存在着低级错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严重无知,很不严谨,乃至笑柄连连。笔者通过清皇室起源的探讨,对这些荒诞可笑进行揭示。

1
首先必须搞清楚,不能把清皇室的传说与东北玄鸟朱果的传说混为一谈。因为一开始,清皇室就有这样的目的。不加区分的混淆,所得的结论必然错谬不堪。而不懂得起码的区分,就是愚蠢低级的搞笑了。

必须区分清皇室三仙女传说与东北三仙女传说,必须区分清皇室的三仙女传说与虎尔哈部的三仙女传说。

旧满洲档记录关于满洲祖先故事的最早版本,是天聪九年(1635年)农历五月初六,后金举行出征虎尔哈部将领的庆功仪式,宴请归降的头领和百姓。归降的人当中有一位名叫穆克什克的人说:”吾之父祖世居于布库里山(bukūrialin)下布勒霍里湖(bulhoriomo)。吾之地方未有档册,古时生活情形全赖世代传说流传至今。彼布勒霍里湖有天女三人——曰恩库伦、哲库伦、佛库伦,前来沐浴。时有一鹊衔来朱果一,为三女中最小者佛库伦得之,含于口中吞下,遂有身孕,生布库哩雍顺(bokoriyongshon)。其同族即满洲部是也。彼布勒霍里湖周百里,距黑龙江(helongkiyang)一百二十至三十里。生吾等二祖后,由彼布勒霍里湖起行,住于撒哈连江(sahaliyanula)之名为纳儿浑地方“。

很明显,虎尔哈部的穆克什克讲的是满族的祖先传说,清皇室讲的是自己祖先。虎尔哈部说的布库里山布勒瑚里池在黑龙江附近,清皇室说的布库里山布勒瑚里池在长白山。

穆克什克的讲述中没有长白山,更没有讲布库里雍顺到了鄂谟惠鄂多里。只是说布库里山下的布勒霍里池,布勒霍里池周围大约百里,距黑龙江一百二十多里。而清皇室的官方记载,一直强调爱新觉罗氏起源长白山,强调三仙女是神仙,强调布库里雍顺到了鄂谟惠鄂多里,并且怎样成为酋长。但是不讲布勒瑚里池有多大,如果说是大湖,就不好自圆其说了。

穆克什克讲的三仙女传说是黑龙江附近,而且是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具体位置明确,并且在地图上标识无误。

清皇室的三仙女传说是长白山发生的,反复说自己祖先在长白山,还有混同江、图们江、牡丹江。并且说布库里雍顺来到的是鄂谟惠之野鄂多里城,但是具体位置云山雾罩。

必须看到,清皇室翻来覆去不容置疑的强调长白山,虽然特别具体的名称地点方位很含混甚至离奇,但大体上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让人们不能偏离的。只是祖宗的历史事迹,明确的位置,也不能原原本本的都讲清楚,因为有许多难言之隐。

2
虎尔哈部的穆克什克这样说:“{三仙女}生布库里雍顺。其同族即满洲部是也”,也就是说我们是布库里雍顺的后代,满洲部也是,你们我们是同根同源的同族。这个穆克什克是受到唆使还是真的听到过这个传说,已经难以确定,但他的目的是很明显的。

东北各地历史上流传的祖先出自三仙女的神话,清皇室把这个故事继续加工,改为是自己祖先的事情。清皇室所以记载虎尔哈部这个叫穆克什克的人所说的话,就是为了增加祖先传说可信度,有利于笼络满族各部。突出清皇室是正宗满族祖先的后代,宣扬清皇室的天然合法性,而且达到神化祖先的目的。虽然有纪念祖先感怀家国故地的成分,但主要是为了自己。

索伦三部预言差不多。胡里改是虎尔哈的转音词,虎尔哈部渡过黑龙江来到牡丹江,所以牡丹江也被称之为胡里改江,瑚尔喀河、忽儿海河、忽汗河······

3
关于三仙女名称的含义,笔者在网上发现竟然有几种,都说是从满语考证的,却大相径庭。这是很不严肃严谨的。笔者觉得应该是因为顺口,而且显得吉祥、高雅、尊贵、不凡。

4
东北出现神鸟的传说是有迹可循的。上古时期,以大兴安岭为界,西面的传说有苍狼白鹿,鄂温克族就是养鹿的。这里的人们与西北方向的草原关系比较密切,如历史上匈奴这样的草原民族。

大兴安岭鄂温克族的东面,与河北内地关系比较密切。上古时期东北出现了最早的龙图腾{查海遗址}。后来的赵宝沟文化开始出现神鸟的图案。龙是上古时期人们对各种动物能力的羡慕向往,后来人们环境改善,出现了原始的美学观念,自由自在美丽的鸟为人们所欣赏推崇。这时候开始,就可能出现因为神鸟厚爱诞生了自己祖先这样的神话。

苍狼白鹿和神鸟,都是生存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了人们的图腾参照物。

当然,笔者这些结论,还需要更加严谨全面的科学论证。

5
玄鸟朱果的祖先传说是东北自古以来就有的,从商族祖先就有了。商族起源传说中,商始祖契的母亲是凡人,而且来历清楚没有神化。虎尔哈部的三仙女传说已经把人物神化了,地理位置还是明确的,不是人迹罕至的。而清皇室的三仙女传说,长白山都被神化了,说成了两百里高,位置已经云山雾罩神神秘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了。

三仙女的传说在东北越来越日渐式微,不是偶然的,进入既得利益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当然禁止普通人的引用。而清朝开始,东北各地就几乎销声匿迹了,只有清皇室专用了。就像龙本来是上古人们普遍的图腾,到了封建社会却成了帝王的专用。

6
镜泊湖不可能是布勒霍里池,首先镜泊湖在历史上没有布库里山布勒霍里池的名称。更重要的是,镜泊湖只能和牡丹江联系起来,距离混同江{松花江}图们江太远,与清皇室记载所强调的完全不符合。

即使镜泊湖真的就是穆克什克所说的布勒霍里池,那也是胡尔哈部的祖先传说,与清皇室的祖先传说不是一回事。面子差不多,里子完全不同。

穆克什克所在的虎尔哈部,属于皇太极天聪九年降服的索伦部,即今天鄂温克以南的黑河市一带,其所在地只能是黑龙江附近,而不是牡丹江附近的虎尔哈{胡里改}人。

清朝的盛京通志和一些地图,标明旧瑷珲城南七十五里处有薄科里山,东南六十里处有薄和里池。

至于现在的簿科里山簿和里湖的周围,没有人听说三仙女的传说,也是不奇怪的。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人口迁徙,分崩离析聚聚合合,此一时彼一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物是人非。特别是沙俄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把原住民屠杀驱赶了。现在的完颜氏已经不知道金朝在长白山祭祀的神庙,神庙遗址周边的人都不知道,是通过考古才发现的。鲜卑的嘎仙洞也被遗忘,是历史记载和考古学家寻找,才重见天日。

7
在延边的安图、龙井、和龙等地均有“天女浴躬池”,其实都是穿凿附会。可以说,长白山没有两百里高的山峰,也不是真的有布库里山布勒瑚里池。但是,延边存在的这些湖泊对满族祖先很重要,因为有河流湖泊,生活起居方便,狩猎容易,还能捕鱼。所以,历史上的渤海国金朝清皇室都曾经在这里发展起来。

8
皇太极讲述始祖所在的鄂谟惠鄂多里的位置云山雾罩,甚至方向方位都明显的误导。这是国家初建,内部还不巩固,当然不能让过去的仇家知道有这些事情,更不能引起猜忌分裂。
康熙时期的《皇舆表》卷二言“俄朵里城在兴京东北一千五百里,四至莫考云云”,只是说出大致方向,确切地点还是云山雾罩。这是北有格尔丹,南有三藩之乱,还是不敢讲明白。
到了乾隆时期没什么顾虑了,也就明说了,“兴京东一千五百里寜古塔城西南三百三十里勒福善河西岸”。

9
乌拉哈达辉发叶赫的上溯七世的祖先来历都很清楚,爱新觉罗氏祖先扑朔迷离,这是刻意隐瞒的结果。而现在许多鼓捣历史的,却一头扎进这个并不高明的老套,牵强附会似是而非。

不能因为在一个地方就牵强附会,就像不能说都在京师的元朝皇帝是明朝皇帝的祖先。

钦定满洲源流考:“···仍系大金部族,且天女所浴之布勒瑚里池即在长白山原,不外白山黒水之境”。清朝把吉林市到延边视为发祥地,从来没有这样对待依兰和建州{东宁到双城子}。

10
明朝设立了三个建州卫,而且是依据地名所起,当然不会起错名。皇太极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明朝和还不明白的人,误以为爱新觉罗家族是建州卫的人了。

皇太极天聪九年:“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皇太极宁可强调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的亲密度,也要否定建州这个名称,就已经很清楚的要与建州女真撇清关系,更要贬低建州女真的贡献作用。

清皇室从来只字不提依兰过去现在与自己的关系,否定了与建州的关系,否定了与女真的关系,以祖宗曾经的部族名作为国家地名,这已经很明显的完全说明了一切。否则不会多此一举,在定国号大清之前先来这样的举动。

11
清皇室从来没有说建州女真是自己的祖先。只是说“我肇祖原皇帝始居赫图阿拉是为兴京寔右卫之地旧邦新命”。现在言之凿凿所谓董山是努尔哈赤祖先,而建州右卫是董山叔叔凡察的地盘。

猛哥帖木儿葬于朝鲜丰山南,会宁南20公里处,后人称其为猛哥洞古坟。清皇室并没有认可此人就是祖先孟特木,否则是不会置之不顾的。

如果说猛哥帖木儿是努尔哈赤祖先,为什么对其赫赫有名的父亲挥厚只字不提?事实上,清皇室的祖先扑朔迷离,与猛哥帖木儿家族的历史完全不符合。

12
清皇室反复强调祖先源自长白山,只字不提依兰之地,清皇室从来没有说依兰就是鄂谟惠鄂多里。上溯唐宋元的历史,依兰根本不符合布库里雍顺的传说条件。

依兰原名三姓,是努尔哈赤时期才出现的。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1616年~1620年,努尔哈赤派大臣招抚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努业勒—卢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三个赫哲氏族姓氏,先后来依兰地区居住,因此该地始称"三姓"。

《钦定满洲源流考》很明确的指出清皇室祖先所在地“即唐书之粟末水宁古塔即唐书之忽汗水亦为胜地名川”,根本不是依兰。

如果看了锡伯国在金朝的历史,马上就会明白依兰不会是最初的鄂多里,确切的说依兰只是元朝斡朵怜万户府所在地。

13
史料明确记载,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与长白山的密切关系,而没有提及与建州和依兰的关系。而且四部领地从长春吉林市到辽东,不包括依兰和建州{今东宁到双城子}。

史料记载,扈伦国是扈伦四部前身。扈伦国经历了纳奇布禄、多尔胡齐、嘉玛额、都尔机四代贝勒(王),存在了约半个世纪。大约在明嘉靖初年,都尔机的三弟速黑忒(即克锡纳)的部众迁居至辽宁开原以北的松花江大曲折处,就是现在的吉林农安、扶余、前郭一带。明景泰二年(1451年),北元蒙古脱脱不花侵扰辽东,时任的扈伦国王都尔机率众出逃,扈伦国从此解体为乌拉、辉发、叶赫、哈达四部各自为政称国。都尔机的扈伦本部即为乌拉。


乌拉部、哈达部都是纳齐布禄的直系后裔。
1395年,纳齐布禄率部分人马至现在的吉林市呼兰河地区的金沙河一带居住下来,大约在1406年建“弘尼勒城”(即乌拉古城,今吉林市北60里的乌拉街)自称扈伦(呼伦)国,几年之后日见强大。1426年纳齐布禄将王位传给儿子多尔胡齐,多尔胡齐率领部众辗转争战,由辉发河至吉林梅河口。1427年(明宣德二年),多尔胡齐定都于松花江边,建造城池、营筑宫殿。扈伦国日渐强盛,北至吉林市呼兰河,东至牡丹江,南至辉发河,西至科尔沁。

现在有人说纳齐布禄是完颜宗弼的后裔,赵东升先生则说:“我们发现两部《纳拉氏宗谱》,两部家谱均修于清初,一部是二等轻车都尉兼佐领阿林泰篡修,一部由雅哈苏、翁阿岱等四人具名修篡。四人身份不详,两部家谱均修于康熙十四年。谱上分别记着‘我族先世起业,原据于满洲国长白山,居纳喇河滨,遂因以为满洲著姓。赋国十二世’。而在世系表先祖纳齐布(禄)的名字旁,着重标注‘起业长白山,满洲国贤士’字样。另外,在记述家族兴衰的档册上,也记有努尔哈赤斥责布占泰的话‘尔我先世,俱系一国之裔,载籍甚明。尔纵不知百世以前的事,岂十世之远亦不知耶’。都是挹娄胡里改,都曾经是渤海国的。

辉发部,尼马察部{长白山东北,被沙俄占领}有昂古里星古力者,自黑龙江载木主迁于渣鲁,居焉。时扈伦部噶扬噶、图墨土二人居张城,二人者姓纳喇氏,昂古里星古力因附其族,宰七牛祭天,改姓纳喇,是为辉发始祖。辽阳满族的尼吗察氏,世居长白山榆树沟。

叶赫部,世居叶赫古城(现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四平市东南 30公里。有同姓叶赫和异性叶赫之分。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汉译“向往海东青飞翔的天空”和汉语“凤凰朝阳”之义略同),分布于南起长白山东至鸭绿江入海口,是为同姓叶赫。而其中慈禧太后一支祖上本蒙古土默特氏,后入赘加入叶赫部,其后人成为异姓叶赫,与叶赫其它部落不同。







爱新觉罗氏的起源  补充

1
清皇室的官方历史完全云山雾罩。很明显的是,其史料把东北历史说的也算是详细,可就是不清清楚楚说明白爱新觉罗氏的来龙去脉,布库里雍顺的满洲部族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不清清楚楚说明白鄂谟惠鄂多里的确切地址,祖先的事情也是含含糊糊。
这一下子就暴露无遗,研究既得利益阶级社会的历史应该注意什么了。


2
《大清一统志》《钦定满洲源流考》关于建州的记载,有几点很明确。建州这个名称从唐代渤海国开始出现,延续到明朝,历朝历代地点不尽相同,甚至相距甚远。肯定不存在把满洲误读为建州,建州很明确不是满洲。清皇室只是说努尔哈赤兴起之地是明朝建州卫的地盘。
清皇室这样说起源地点——(钦定满洲源流考:按我朝肇兴之地即渤海建州之故壤也辽金元皆有建州并在今喀喇沁及土黙特境为辽时所移非渤海之旧详见前部族门)
在《钦定满洲源流考》,记载渤海国率宾府管辖华州益州建州,特别指出——(按辽率宾府在洓州定理府之间当即渤海旧治),说明辽代的率宾府管辖——“洓州定理府之间”,也是渤海国时期率宾府管辖——“当即渤海旧治”,可以发现宁古塔旧城就在这些地方。
在建州一条的解释中这样说:“明实录永乐二年置建州卫(按我朝肇兴之地即渤海建州之故壤也辽金元皆有建州并在今喀喇沁及土黙特境为辽时所移非渤海之旧详见前部族门)”。这句话听起来就像是强调清皇室是渤海国时期的建州故地——(按辽率宾府在洓州定理府之间当即渤海旧治),暗示明朝的建州就像是辽金元时期的建州——“非渤海之旧”。

总之,清皇室把这些地理记载进行了混淆,弄得莫名其妙乱七八糟,完全是故意扰乱误导。


3
神鸟在古代东北应该有极大的影响。从商朝开始出现的关于神鹊朱果的传说,满族的三仙女传说,清皇室始祖传说,范嗏的所谓喜鹊乌鸦救命,都是借用这个影响。

4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最初是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开始的。爱新这个名称,清皇室语焉不详,只是说与按出虎没有关系,也不是吉林有爱新这个地方。

宁古塔有新旧两城,旧城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海浪河南岸的长汀镇,旧街乡古城村。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地。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树林,名为觉罗,被视为努尔哈赤祖先龙兴之地;古城城东4公里有觉罗古城,传为清始祖发迹之处。《大清一统志》:“渤海上京城在宁古塔城西南”(30公里)。

布库里雍顺后代可能在宁古塔旧城东建立一个分支,这样形成了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南北合围。
按《满洲氏族通谱》,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到了皇太极时期,效仿汉制,爱新觉罗由觉罗的一个远支变成了一个姓氏,摒弃了原有的大宗-远支之分,爱新觉罗被作为一个姓氏最终确立的下来。

笔者认为,温都之名是布库里雍顺所起,布库里雍顺后代不得人心,温都部分崩离析,人们只以鄂多里为地方名。

东北的部族首领家族,就如同改朝换代一样,失去人心的远走他乡改名换姓。布库里雍顺这样外来的人成为首领,这应该是长时期的普遍现象。比如,完颜氏这样,扈伦四部也是这样。


5
《钦定满洲源流考》:温都卫(旧讹干滩今改正明实录永乐四年与嘉河同置原文作斡滩又讹斡难乃元始兴之地即今鄂嫩河与嘉河逺不相涉考兴京西百五十里有温都河出八盘岭入浑河音转而讹为斡滩耳)

考兴京西百五十里有温都河出八盘岭入浑河—————社河发源于抚顺县后安镇馒首村新开岭西侧,另有西支五龙河发源于夏家村大长沟的大八盘岭。社河全长59公里。
社河旧称“温道河”,《奉天通志》作“温渡河”,又因此河流经东社村西(故地今已被大伙房水库水体淹没,居民全体迁入现东洲区碾盘乡碾盘村),故得名“社河”。昔日在后安镇郑家村、后安村一带河段有漏河,干旱年份水流时隐时现,故这一段又有“干河子”之称。

赫图阿拉距离社河东支流直线距离46.1公里多一点。宁古塔旧城距赫图阿拉直线距离461.3公里。

明朝之前历史记载,温都部在吉林省敦化。明朝在赫图阿拉不足百公里的大伙房水库界藩山重新出现了鄂莫浑{俄漠和}、温都卫、温都河的名称,应该不是偶然的。







靠谱的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姓氏考证
2018-09-29 23:48

1、
现在对爱新觉罗氏的来历,特别是觉罗的含义,各种解释呀猜测呀,笔者发现都是与历史资料相矛盾的,因此不会是正确的。现按照可信的历史材料做一些探讨,请真才实学的有兴趣的人们多方考察论证。

2、
有的说觉罗——明代称之为“夹温”,汉姓佟,清朝称之为“觉罗。
明末清初的张溍彦说觉罗——交罗是赵姓,是宋朝皇室后裔。
俄罗斯学者史禄国说——“觉罗(gioro)与觉克托(giohoto)接近,含义为‘乞丐’。满族人解释说,在很早的时候,他们一贫如洗,只得向人乞讨面饼活命。”
现在特别泛滥特别可笑的谬论是把猛哥贴木儿当成努尔哈赤的祖先孟特木。
以上这些说法,都受到明确靠谱的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

爱新觉罗启孮先生认为觉罗是金代的交鲁氏,有的研究者指出金元时期的夹古氏就是觉罗氏,这些应该是正确的。


3、
觉罗这个名称的出处,现在没有分歧异议的说法是:
觉罗姓氏发源于宁古塔旧城附近的觉罗古城,宁古塔有新旧两城,旧城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海浪河南岸的长汀镇,旧街乡古城村。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地。
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树林,名为觉罗,被视为努尔哈赤祖先龙兴之地;古城城东4公里有觉罗古城,传为清始祖发迹之处。
这个说法也是有可信度的。觉罗古城所在地是生产生活的好地方,而且在渤海国上京城北部,距离近(33公里)。

4、
至少可以这样判断:觉罗古城一带是觉罗姓氏的发源地。
爱新觉罗·金启琮发现,乾隆自撰的《盛京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爱新”是“徽称”,“觉罗”是姓。这就更证明了各姓觉罗有共同起源地。

5、
清皇室从皇太极开始,关于爱新觉罗氏的族源就有一些明确的说法。其中就有:与锡伯女真都没有关系,与扈伦四部——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同根共祖,与鄂温克鄂伦春是同根共祖的。
虎尔哈部因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省黑河市以北俄罗斯境内)得名。请注意——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虎尔哈部的穆克什克说的布库里雍顺是满族中挹娄胡里改后裔的共同祖先传说,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是清皇室自己始祖的传说,这也间接说明了爱新觉罗氏的族源。
如果追根溯源,只能是古代挹娄胡里改人。

6、
也就是说,爱新觉罗氏和清皇室认为同根共祖的各部,与完颜女真没有关系,与宋朝皇室也没有关系。觉罗是远方的意思,不可能是乞丐的转音词,也不是赵姓的转音词。认为觉罗来自赵姓的张溍彦这样说:“交罗,满音赵姓也,盖因族氏以为屯。或言国姓上世有居此者,后迁去,不可考耳”,张溍彦也说是难以考证的。到了近现代,觉罗氏一些人给自己取了赵姓。
注意,“或言国姓上世有居此者,后迁去,不可考耳”,意思是———听说“国姓”爱新觉罗的祖先曾经在宁古塔,但是难以考证。这个说法应该是确实的,因为清皇室的史料就说祖先在宁古塔不远。

7、
爱新觉罗氏的来历与猛哥贴木儿家族完全格格不入。而且可以发现努尔哈赤故意让李氏朝鲜和明朝误认自己是建州左卫首领的后代。事实上,努尔哈赤爷爷之前的家族历史是一笔糊涂账,有讳莫如深的难言之隐,也是清皇室一贯将错就错的。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福满和锡宝齐篇古可能是虚构的人物。王冬芳先生的《孟特木非猛哥帖木儿考》,确切无疑的否定了猛哥贴木儿与爱新觉罗氏的关系。有考证认为,爱新觉罗的爱新是努尔哈赤自己加上去的。
现在根本没有搞清楚,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出现之前,努尔哈赤家族的姓氏是什么?是什么觉罗?

8、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因此,爱新觉罗姓也变得无比尊贵。其实,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满族的八大姓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根本没有爱新觉罗。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最初是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开始的(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福满和锡宝齐篇古可能是虚构的人物)。所以,爱新觉罗氏在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之前,并不是姓爱新觉罗。按《满洲氏族通谱》,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爱新觉罗是指“觉罗”这个姓的分支“爱新”,“爱新”是满语“黄金”的意思。爱新这个名称,清皇室语焉不详,只是说与按出虎没有关系,也不是吉林有爱新这个地方。

9、
清皇室明确的说始祖在鄂模惠之野鄂多里建立满洲部。可以发现,从元朝开始分置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鄂多里的名称出现了大的扩散。
是这位爱新觉罗氏始祖建立满洲部,在鄂多里励精图治,让鄂多里发展起来,人口增多。他是部族的首领,所以觉罗氏的人口也增多了。是不是这样?

11、
这位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当时姓甚名谁现在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切的说,爱新觉罗氏这位始祖姓氏应该与觉罗有关。

12、
那么,是不是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就是觉罗氏的创始人呢?既然这位始祖改鄂模惠三姓为满洲部,很可能也给自己取了新的姓氏。是否他的新姓氏就是“觉罗”呢?
笔者认为爱新觉罗氏的这位始祖,有可能是渤海国王室后代,怀有复国的志愿,所以加入迁徙到这里的胡里改部落。“觉罗”是根据满语gioro的音译,它原来有“远方”的意思,只是后来引申为“远支”的意思。似乎就包含隐藏真实身份的目的。

13、
笔者觉得,爱新觉罗氏是这位始祖的直系后裔,这个家族在鄂多里或觉罗古城被推翻,导致家族人口数量极少。而别的觉罗分支,是渤海国的几个不同姓氏的遗族,所以觉罗氏有一些分支。

14、
现在堂而皇之的流传形形色色的努尔哈赤祖先的谬论,对以下这些问题几乎完全不明所以,这是很不正常的,是十分荒诞的。搞清楚努尔哈赤祖先的历史,应该进行全面的考察考证。这也是考古学的专业化和科学严谨所必须具备的。
①鄂多里、觉罗古城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
《额穆县志》记载:“实今旧县城北四十里北大秧地,帽儿山下有古城,适合佛纳赫之方隅里至,当即古之鄂多哩···”。现在额穆镇北大秧的西北岔村东北1公里的帽儿山,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辽金时期。
《盛京舆图》:“俄多里城,城东南三里许,牡丹江北岸。周围约四里,尚存土基。长白山东南俄漠惠(辉)俄多里,三姓人共奉布库里雍顺为主,定号满洲,南朝误名建州”。—————很明显,这是延边黑石乡自安村西南1公里处的治安遗址,位于牡丹江北岸,江水自西往东。隔江与黑石古城相对。
真正的鄂多里是哪里?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觉罗树林、觉罗古城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与爱新觉罗氏的关系是什么?
②额穆镇帽儿山古城和觉罗古城所在地,都有证据显示是渤海国到金代的遗址。926年辽灭渤海国。如果爱新觉罗始祖是渤海国王室后裔,他的事情大致会发生在968年左右。到明朝后期的六百年里,爱新觉罗氏的历史是怎么回事?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出现之前,努尔哈赤家族的姓氏是什么?是什么觉罗?特别是——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福满和锡宝齐篇古可能是虚构的人物——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③有人认为,爱新觉罗的爱新,是努尔哈赤自己加上去的,这是怎么回事?
④据《金史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记载,温都部族长乌春与一个叫窝谋罕的共同对抗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窝谋罕是窝谋海村首领,失败后逃跑。窝谋海就是俄漠惠的转音词。窝谋罕是窝谋海的首领,乌春应该是亲近的分支。分析史料发现,乌春的温都部活跃在敦化市区的小石河到额穆镇之间。
窝谋罕是什么来历?窝谋罕是否是“鄂谟汗”的意思?这个窝谋罕是不是爱新觉罗氏始祖的“布库里雍顺”后代?这些都需要考证。
⑤赫图阿拉附近的觉罗氏,比如界藩山一带的呼伦觉罗的来历,与爱新觉罗的关系,需要考证。
⑥今辽宁省抚顺县李家乡界藩山大伙房水库一带,明朝时期也出现了——鄂莫浑、温都卫、温都河、苏子河、沙尔虎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历需要全面考证。

15、
请注意,这是比较可靠的史料。基本上证明温都部、鄂模惠、鄂多里的密切关系。
《东北舆地释略卷二》
窝谋罕·又作窝谋海·按即今俄漠惠·亦作鄂模和·古今译音之转变也· 今设额穆县治· 地在色齐窝集之东南·与乌春相近·色齐窝集岭即青岭·亦曰乌纪岭·腊醅传云过青岭东与乌春窝谋罕交结·乌春传曰世祖过乌纪岭至窝谋海邨·即窝谋罕也·世纪云窝谋罕弃城遁去·破其城或即额多力城矣· 俗名敖东城· 腊醅传云窝谋罕以姑里甸兵百有十七人助之·乌春传云德邻石以北姑里甸之民所管不及·此是举窝谋罕所属之地·以卸己过·则瑚尔喀河之西德邻石之北属于窝谋罕之明证矣

[鄂莫浑 又作俄漠和] 建州女真哲陈部、东海女真窝集部属地,又作俄漠和,索佳氏、呼伦觉罗氏、萨克达氏世居地,今辽宁省抚顺县李家乡界藩山一带。
这里曾有过温都卫,所在地在赫图阿拉西一百五十里——(旧讹干滩今改正明实录永乐四年与嘉河同置原文作斡滩又讹斡难乃元始兴之地即今鄂嫩河与嘉河逺不相涉考兴京西百五十里有温都河出八盘岭入浑河音转而讹为斡滩耳)。

社河发源于抚顺县后安镇馒首村新开岭西侧,另有西支五龙河发源于夏家村大长沟的大八盘岭。社河全长59公里。
社河旧称“温道河”,《奉天通志》作“温渡河”,又因此河流经东社村西(故地今已被大伙房水库水体淹没,居民全体迁入现东洲区碾盘乡碾盘村),故得名“社河”。昔日在后安镇郑家村、后安村一带河段有漏河,干旱年份水流时隐时现,故这一段又有“干河子”之称。

因此笔者认为:
明朝之前历史记载,温都部在吉林省敦化一带。明朝时期在赫图阿拉附近重新出现了鄂莫浑{俄漠和}、温都卫、温都河的名称,应该不是偶然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