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目的
初步探讨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基本分型、病因病机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的有效辨证中医治疗方案。
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分为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肝肾阴虚,脉络瘀阻4型辨证治疗。
结果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病变选择性侵犯上下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西医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尚无有效措施。中医认为脾肾亏虚,肝肾不足,脉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结论 中医通过辨证,施以“补气、活血、养阴、填精”的方法,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通常感觉系统不受累。多中年发病,病程为2~6年,亦有少数病程较长者。男性多于女性,患病比例为1.2~2.5:1。年发病率为0.13/10万~1.4/10万。5%~10%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有家族史。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西医:由于运动神经元病慢性隐匿起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中运动神经元的病变是代谢障碍引起的。
中医:中医认为运动神经元病属中医学萎症或痿病范畴,多为虚症,或虚实夹杂。病位虽在肌肉筋脉,但关乎五脏,尤以肝脾肾肺胃最为密切,因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脾统血主肌肉,津生于胃,肺通调布散津液。其病机则为热盛伤津,津液不布;湿热浸淫经络,气血不运;脾胃受损,气血精微生化不足;肝肾亏损,髓枯筋痿。
2、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缓慢加重,多发于中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肌萎缩、肌张力高、肌颤动、无力、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一般无感觉和括约肌障碍。临床可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肌肉萎缩(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3、治疗
3.1 西医治疗
目前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尚无有效措施,主要为支持疗法与对症治疗。为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改善其全身状况,可给予维生素B、C、E等以及地巴唑、三磷酸腺苷、辅酶A、氨基酸制剂等,并对症治疗肺炎等并发症。
3.2 中医治疗
本病多属于中医“痿证”范畴,主要病因病机在于中老年人气血亏损,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脾胃虚弱聚湿生痰,痰瘀阻遏经络清窍。
根据临床表现肌体痿软无力,肌肉消瘦等,可分为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肝肾阴虚,脉络瘀阻4型,尤以脾肾阳虚,脾胃气虚型最为常见,但也有病性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兼杂,如脾胃气虚兼痰湿中阻,脾肾阳虚兼痰瘀阻滞,肝肾阴虚兼邪气内蕴等。
治疗上应以温补脾肾,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活血行瘀兼以舒筋活络。
4、常见辨证
4.1 脾肾阳虚
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肌肉跳动,饮水呛咳,面色无华食少纳呆,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脾肾,养血荣肌。方用右归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g,附子15g,肉桂10g,鹿角胶15g,巴戟天15g,淫羊藿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当归15g,杜仲15g,牛膝15g,鸡血藤20g。
4.2 脾胃虚弱
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手指骨间肌肉萎缩无力,伸不直而成爪型,上肢平举或上举困难,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养血,益气补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牛膝15g,鸡血藤20g,菟丝子10g,升麻10g,柴胡12g,陈皮6g,炙甘草5g。
4.3 肝肾阴虚
症见肌肉萎缩,全身无力,筋骨拘挛,饮水发呛,消瘦声嘶,肌肉跳动,腰膝酸软,遗精耳鸣,舌质红,舌苔少,舌体萎小,脉弦细。治法:补益肝肾,养血活络。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g,枸杞子15g,山萸肉10g,牡丹皮10g,龟甲(先煎),鳖甲(先煎)各30g、山药20g,鸡血藤20g,菟丝子10g,白芍15g,茯苓10g,泽泻10g。
4.4 脉络瘀阻
症见四肢痿弱,肌肉萎缩,手足麻木,青筋显露,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萎不能伸缩,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方用圣愈汤加减,处方:熟地黄20g,白芍15g,川芎10g,党参20g,当归15g,黄芪15g,鸡血藤20g,菟丝子10g,天麻10g,枸杞子15g,木瓜10g,杜仲10g。
5 讨论
MND属于中医痿证的范畴,临床上出现最多的是机体无力,肌肉萎缩,体倦乏力,符合MND临床表现规律,现阶段在治疗上均无突破性进展,但从文献报道来看,中医治疗在延缓疾病进程,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总结各医家经验,各型MND均以脾肾亏虚为本,肢体失养而引起,其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精血津液不足,筋脉肌肉失养而驰纵,不能束骨而利关节,以致肌肉软弱无力,消瘦枯萎,发为本病。病变涉及五脏,但与肺胃、肝肾关系密切,治疗上《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骨骼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据此《素问·痿论》确立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阳明者,五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因脾胃为后天之母,气血生化之源,人体饮食的一切水谷精微均靠脾胃受纳后,再上布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将营养物质转化全身,脾胃功能健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旺盛,筋脉肌肉得以濡养有利于恢复。
虽然补益“后天之本”的方法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上有一定疗效,但需灵活使用,或攻或补或温或清,或攻补兼施,温清并用,不拘泥于一型一方。视病情运用补气、活血、养阴、填精等,诸法合用,相得益彰。最终达到减轻患者的痛苦,延缓疾病进展,带病延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