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肢持物震颤、左下肢活动后震颤 1月余”于 2016年12月19日就诊。病史:于2016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 持物时震颤,半月后逐渐出现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震颤时频率不详,无静止性震颤,未曾就诊及服用药物,近1月震颤频率呈渐进性加重,故来就诊。
刻下症: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发作,震颤频率约8~12Hz,多于持箸、端碗等动作诱发,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饮酒后震颤可有缓解,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糖尿病病史6年余,冠心病 病史11年余。家族史:母亲及1兄1妹均有特发性震颤病史。
查体:神清,精神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0级,双侧霍夫曼征(-),双侧巴宾斯基征(-),指鼻试验左侧欠稳准,闭目难立征(-),双侧眼球 活动自如,无眼震,生理反射存在。辅助检查:颅脑 MR 平扫:1.脑白质脱髓鞘斑,2.脑萎缩。
中医诊断: 颤证(肝肾亏虚证),西医诊断:特发性震颤。
治则: 益脑填髓、柔筋平颤。
拟方五龙震颤汤,治疗5个疗程后,震颤频率明显减轻,可轻松完成持箸、端碗及进食等动作,左下肢震颤动作消失。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以下橄榄核–小脑–丘脑–皮层–脊髓通路障碍所导致的以姿势性和动作性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锥体外系疾病。特发性震颤中医属“颤证”范畴,又称“颤振”“震颤”“振掉”“痉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者……其充在筋”,其中“掉”即“震颤”之意。《存存斋医话稿》述:“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由此得出颤证病位在脑,脑不养筋而为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颤证为经筋病,病机为脑髓不荣,而致经筋阴阳失衡;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治以益脑填髓,柔筋平颤,总结出“五龙震颤汤”。
治疗后此患者震颤明显改善,回访病情平稳无进展,疗效不错。
微信公众号:医来伸手资讯台 微信gyfs369 咨询电话:173104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