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滚镂雕织霓裳 海派风韵秀时尚
一套旗袍“绣”出上海四大品牌前世今生
上海服务
旗袍曾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女子时装公司的主打服饰。如今,升级改造后的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将汇聚16家中华老字号和知名企业,包括龙凤旗袍。提升上海设计国际影响力,也被写入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制造
经典旗袍制作过程中融入镶、嵌、滚、宕、镂、雕等中式工艺,增加旗袍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如今的海派旗袍又通过与科技元素的有机结合,迸发出新的灵感和血液。
上海购物
老上海四大百货公司销售的旗袍如今成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览中的重要展品。传习80多年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龙凤旗袍店也将于9月在陕西北路重新开业。
上海文化
旗袍是老上海的时髦名片,她所透露出的优雅、端正、从容一直保持到今天。她不该是怀旧风潮里的一抹青烟,而应是摩登都市里的一种文化。
首席记者方翔
即将全新亮相的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上,汇聚九大工艺、传习80多年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龙凤旗袍店将于9月重新开业。而在不远的石门二路南京西路,91年前,一家由沪上文人、社会名流和美术家合作的服装公司——云裳服装公司开业,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女子时装公司,旗袍是主打的品种。在一套旗袍的背后,浓缩的却是上海的四大品牌。
底蕴织就上海名片
提到上海风情,必定绕不开“旗袍”,它是老上海的时髦名片。当你走进正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衷藏雅尚·海上流晖——王水衷捐赠服饰展》会发现,其实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旗袍。
“此次展览专门有一个部分展示商场里的摩登服饰,其中就有老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中,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和新新公司销售的旗袍,这也是当年的上海购物品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裘争平说。
教育家陈友松先生在《无题——怀念沈从文伉俪》诗自注中提到“教授们盛赞沈夫人张兆和女人的美丽像阴丹士林一样永不褪色”。“阴丹士林旗袍(见图1)是上世纪20-40年代的时尚风向标。”裘争平说,阴丹士林布由德国德孚洋行生产,德孚洋行由德国人德恩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而阴丹士林则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用这种染料染的布不仅色泽光鲜,而且经久不褪色,因而更受到女士的欢迎,然而保存下来的不多。
1927年8月7日,一家由沪上文人、社会名流和美术家合作的服装公司开幕,取名“云裳”。“云裳是一次时装实业的合作,更是一场文化沙龙。”裘争平说,“《申报》《上海画报》《北洋画报》等上海媒体都登过云裳公司的广告,加上著名漫画大师叶浅予为云裳设计过旗袍,使旗袍文化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三年行动计划》中,也谈及了提升上海设计国际影响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时尚之都之一,而旗袍的设计,不仅吸收了当时海外的流行时尚。同时,通过当时上海发达的媒体业也为全世界所了解。
复兴续写美丽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旗袍一度受到冷落,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号召下,旗袍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从事文娱和外交等工作的妇女中流行。”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设计师都曾致力于旗袍的推广和复兴,但一度并不成功,“直到最近十年,旗袍才再度流行,在中国高级定制领域更是一枝独秀。其设计和制作的中心仍在上海。曾经为电影明星胡蝶设计过旗袍的百岁老人褚宏生,去年去世前,仍然在上海为旗袍的故事续写美丽篇章。”
褚宏生被公认最绝的手艺是“量体”,无论顾客高矮胖瘦,一看身形便知尺寸。“褚老儿孙满堂,在家乡条件都很好,都有独栋的别墅,但他就是愿意一个人住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寄托了他太多珍贵的记忆。”采访过褚宏生的主持人阎华表示。
“如今,我们寻找旗袍并不是在捕捉什么迷人缥缈的风情,而是在探索一种教养,一种透过旗袍表现出来的优雅、端庄、从容。”阎华说,“我们对旗袍的一切美好想象,都需要良好的修养和内涵来支撑,旗袍不该是怀旧风潮里的一抹青烟,而应是摩登都市里的一种文化。”
1979年8月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前身)的焦义刚,现在是龙凤旗袍第四代传人,“我们有一件很经典的‘吉祥如意’旗袍,现在已经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此款旗袍在面料上采用了传统的织锦缎面料,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式服装的工艺特点‘镶、嵌、滚、宕、镂、雕’,工艺完美结合,使这款旗袍具有更大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焦义刚在旗袍的一大特色“盘扣”的制作方面,也可说是一把好手。无论是“福、禄、寿、喜”盘扣,“梅、兰、竹、菊”盘扣,“鸟与花卉”盘扣,还是“十二生肖”盘扣等,都能灵巧地驾驭和熟练地制作,“我坚信,只要坚持手工艺特色,加上创新的理念,一定能让旗袍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创新碰撞科技前沿
本月,85套东华大学海派旗袍设计与收藏将三度登陆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爱丁堡艺术节,展现来自中国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时尚流行及中国大学的智慧力量。
东华大学外籍师生、中方师生和企业团队,结合发光、变形、变色材料、激光雕刻与切割、医疗健康等科技元素,设计出发光、变形、变色、蜕变、健康五大系列科技旗袍,每个系列都将科技与时尚融合。健康系列科技旗袍(见图2)中,通过在旗袍中植入接触式测温传感器,监测女性乳房两侧的温湿度,通过蓝牙传输到后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在手机端App生成报告分级别显示穿戴者患癌可能性和健康状况。
“为了契合主题和演出效果,蜕变系列科技旗袍功能性一定要好,要有国际范儿!”来自芬兰的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学术副院长海伦娜(Helena)教授表示,我们采用了大廓型、现代风条纹图案设计和一体成型织造工艺,更加舒适实穿,也更容易商业化量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旗袍的面料是学生们亲自动手采用温敏针织纱线在合作企业工厂里设计织造的”。
“通过与科技元素的有机结合,如今的海派旗袍文化正在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和血液。”科技旗袍团队负责人、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峻表示,团队将会继续推进与爱丁堡艺术节的深入合作,充分发挥创新智慧和体现文化传播使命的“溢出效应”,将科技旗袍打造为海派时尚与科技跨界结合的重要文化品牌。通过促进创意教育、时尚产业的人才转化和成果转化,推动中国时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如果说,高科技旗袍展现的是东华人在打响上海制造以及上海服务品牌上的尝试,那么即将于陕西北路老字号一条街上重新亮相的龙凤旗袍店,则将助力打响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品牌。据介绍,在新开业的龙凤旗袍店里,将有一块区域,专门做传习所,通过线上和店内课程,让更多青少年能走进旗袍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升级改造后的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将汇聚16家中华老字号和知名企业,包括开开衬衫、龙凤旗袍、亨生西服、鸿翔女装等等,都将齐聚一条街,不仅是调整业态布局,在“老字号”与“洋品牌”的碰撞和融合中,给广大的购物者、游客留下更加美好的印象。
让旗袍回归日常
今天,旗袍再一次成为了老百姓关注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但除了在T台以及展厅之外,日常生活中能穿着的旗袍并不多见,而在特殊场合,如结婚时穿着的旗袍风格又十分单一,基本上是穿了一次之后就只能“压箱底”了。
作为上海文化的一个符号,旗袍的身上又汇集了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以及上海服务的因素,因而其也可以成为一种国际化交流的“语言”,如何让旗袍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在面料上有所创新,在设计以及裁剪上都应该跟上时代,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