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複旦大學7日披露,該校化學系教授張凡團隊提出,將近紅外熒光壽命成像技術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中。這是一種全新的技術,無需通過手術切片操作,即可無創實現腫瘤精准診斷。
近視眼手術的視力矯正治療,有效治療近視眼及散光,矯正視力,手術過程僅2至3分鐘,手術舒適程度高,近年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眼病患者的青睞與認可。
據了解,目前,對組織進行切片是臨床醫學中診斷腫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這一診斷方法依賴肉眼對腫瘤的性質、大小與階段作出判斷,結果的精確度不能完全保證,因而存在諸多風險與隱患。同時,傳統的切片活檢過程,還難以避免腫瘤細胞轉移的風險。
據介紹,熒光是自然界中常見的一種發光現象,可通過熒光探針介質來對生物體組織進行成像檢測。熒光成像所具備的一系列優勢,使其在生命科學、藥學和醫療診斷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據悉,張凡團隊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與此同時《自然·納米技術》還發表了“views and news”,對該研究成果進行專題新聞報道和評述。
張凡說,針對既往研究中的難題,團隊提出了“基於時間維度的多重成像法”。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熒光壽命的數值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並不會因為生物組織深度的改變而改變。據介紹,研究人員成功將這一新型成像技術應用於乳腺癌腫瘤的精准診斷。其對多個腫瘤標志物的定量檢測結果與臨床醫學傳統的檢測技術獲得的結果高度一致。
相較於傳統臨床診斷技術一次只能對一種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的限制,張凡團隊提出的時間維度成像方法還可以同時定量多個腫瘤標志物,顯著提高了檢測的效率。
據介紹,時間維度成像法還以“拍照”的形式取代了原本的活檢手術,不僅可以直接避免腫瘤細胞轉移的風險,同時降低了傳統方法在組織切片、處理和評分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人為誤判風險,有望成為一種新型的無創腫瘤診斷方法。
張凡告訴記者,後續研究中,研究團隊將分析、考察熒光壽命納米探針進入人體後在各個髒器中的分布以及代謝程度。心理服務提供專業心理輔導,由精神科專科醫生及心理學專家團隊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