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 .驴总从自我退休后开始云游四海,写起了游记。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驴总出生于1958年3月,转年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紧接着是“节粮度荒”的艰苦年代。
我们这一代人自懂事受的教育是:以食为天、艰苦朴素、不浪费一粒粮食……全是“穷苦的教育”,怎样能填饱肚子的教育。1970年代,知道有外国人来华旅游,我们队他们的印象是:“一群败家子”!有钱不买粮食,怎么这样花啊?
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对旅游有所认识。慢慢的驴总喜欢上了旅游。哈哈,命运啊。驴总凡事认真,每次旅游都写写随记。慢慢的上溯自己旅游的历史,干脆以照片为脉络,从头写吧。
整理照片过程中,还写了几篇家族的历史。一直追溯到我所知道的张家祖先,可惜的是家族的家谱在文革中烧毁了。男人啊,就喜欢慎终追远。
还是说我吧。我的父母是1949建政后的第一代产业工人,在天津的一家国营大厂工作。那时候为了增加人口,实行“男20,女18”的结婚政策。父母积极响应号召的结果,我就“大跃进”的出生了。
当时我有两个伯父,都比我父亲大,都还没有结婚生子。我的出生的夜里,父亲在“天河医院”产房的楼下守候,不时的给楼上护士打电话。在夜里子时,父亲得知生的是男孩时,就雇佣“人力三轮”往家里跑。
我家当时住在河北区小王庄大街,祖父和三位兄弟,亲哥四个住在一个院子里。那时候的人没什么娱乐,生孩子是大信息。
我父亲开了院子大门,我祖母的房里还亮着灯。爷爷就用纯正的天津话问:“生个嘛?”我父亲嚷嚷道:“生个大小子!”其实那三家的奶奶也都在竖着耳朵听着呢。
祖父有了我这个第一个孙子,自然欢喜的不得了!从此直起了腰杆儿。因为当时爷爷的同事和亲朋好友总是开爷爷的玩笑:“儿子虽多,没有孙子。”我的两位伯父也非常开心,有了“正枝正叶”的后辈人,全家人都高兴啊。
我父母都是挣工资的工人,“双职工”的家庭,在当时经济条件算很好的。在我满月的时候,父母带着我拍下了我的第一张照片,是在天津有名的“鼎章照相馆”。我小时候的照片都是在“鼎章”和“中国”两家照相馆拍的。
记得我小时候剃头,也要找好好理发馆和理发师。那理发师叫“大李”,他总说我:“争嘴窝深”,后边不好剃。
争嘴窝是指颈椎至后脑勺大约有一寸的地方,旧时多指儿童争嘴窝凹意思就争嘴,喜欢争吃的意思。哈哈 ,其实我自幼对吃,是最不讲究的。我祖母说我:“给什么吃什么,从来不挑食,也不馋。还不爱吃零嘴儿。更不爱买吃的,宁可不吃也不买去。”
拍我的第二张照片,应该是我的“百岁照”。我出生56天母亲要上班,我进了厂子里的“托儿所”。从第一天就猛哭!肚脐眼都哭大了。看看照片,哈哈,肚脐眼还真不小。在幼儿园不行,我从6个月开始,就被送到奶奶家抚养。
出生100天的我,是坐不住的。拍照的时候,我父亲在椅子后面扶着我呢。照片中的我比较瘦,头显得很大。我父亲的小名就叫“大头”,很聪明。
光溜溜的百岁照片,还露出了隐秘部位,哈哈,知道为什么网名叫“驴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