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连日来,笔者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旅游业,比如发表了《邛崃市平乐古镇印象》之一和之二,受到多家网站和网友青睐。
今晨,笔者浏览社交网站,发现乐山大佛出现“脸花鼻黑”“流泪”“长草”“开裂”这个热门话题,觉得自己对此也有话要说。
早在约1个月前,新华社发布消息称,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的石窟保护座谈会在四川乐山市召开,为屡屡出现“脸花鼻黑”的乐山大佛石窟“会诊”,开出了“治水药方”。
消息称,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突出,这些病害反映到游客眼里就是“脸花鼻黑”“流泪”“长草”“开裂”等。据了解,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但都没有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图片:来自封面新闻
众所周知,乐山大佛是全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位于“三江合流”之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笔者初次拜访乐山大佛,好像是在全国文革时期大规模的群众武斗已接近尾声的1968年秋天,去那里参观乐山的文革成就展览。
在登上大佛寺门前时,登高远望,只见那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咆哮着奔腾而来,交汇于大佛脚下,令笔者顿时感天高地阔、心胸豁达,有如荀子所言:“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笔者从大佛的右肩傍,沿着人工开凿的,宛延曲折、陡峭狭窄的石阶小心移步而下,站在宽9米的大佛脚背上举头仰望,此时大佛之雄伟壮观、慈眉善目的形象,不仅令我叹为观止,与此同时也感到了此时的自己,是何等的渺小!
人生如晃。在这一晃之间,物换星移,已经过去约54年......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后,还去过几次;最后一次还是带着我那万分心疼的才几个月大的小外孙女往一游的。那时,我是多么的年轻健壮啊!昔今对照,心中难免......
图片:笔者珍藏相册中的老照片之一
掐指一算,时光流逝逾27年,可叹笔者垂垂老矣!所幸外孙女大学毕业,不再啃老;奋发向上,事业起步;身在远方,心系亲情,天天都会在微信上发来三言两语尽孝心。
话归本题。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巨大的佛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然而,就是这样的红砂岩山体,如今却用手指轻轻一抠便可能脱落。
媒体报道指出,虽然乐山大佛2019年经过200多天的整修,但没过多久大佛的鼻部又出现发黑现象。到2021年12月,从岷江河畔远眺,仍可见枕着绿树的大佛鼻子是“黑三角”,黑斑亦爬满脸颊,甚至蔓延全身。
360图片
为何乐山大佛又出现“脸花鼻黑”, 专家却又束手无策呢?之所以笔者说“又现”,是意指之前已经出现过几次“流泪”、“开裂”、“鼻黑”等异象,引发朝野共同关注。
据社交网站360百科介绍,在此之前乐山大佛出现过"闭眼"和"流泪"现象的事件,分别是在1962年、1963年、1976年、2000年。对此,民间有显灵等类似解释。
但从科学角度解释,大佛闭眼流泪的真实原因是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业建设、大兴土木,大气污染逐年加重,而且四川盆地空气湿度较大,酸雨沉降更为严重。受到空气污染导致的严重酸雨腐蚀,人们就会看到大佛眼睛下面像泪一样的水痕。
对此,四川省文物局1月8日组织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希望找出乐山大佛不断出现“脸花鼻黑”或“流泪”的良方。多名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说,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的病根在于水患。
2020年8月,由于四川连日暴雨,乐山大佛的脚趾曾遭遇洪水淹过,而且这是自从1949年以来首次出现洪水淹至乐山大佛的脚趾。虽然为了保护佛像,当地官方曾在佛脚部份以水泥包覆,但大佛之病依然未得以治愈,至今仍在怪异地“脸花鼻黑”着。
对于乐山大佛出现4次“流泪”、“开裂”、“鼻黑”,甚至“大佛洗脚”等异象,民间普遍认为不寻常。所以,当地便流传一句俗语:“大佛要洗脚,乐山睡不着。”
笔者为之慨叹:“在中国航天科技取得10大超级成就的今天,为何中国的科学家就医治不了乐山大佛的“脸花鼻黑”疾病呢?天意?不是“人定胜天”的口号,早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就响彻云天了吗?笔者无解,谁可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