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树身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49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限电限产”的困扰会有多大?

已有 534 次阅读2021-10-18 00:39 |系统分类:财经分享到微信

毫无异议,“限电限产”是时下网络舆论的一大焦点话题。

今(18)日,澎湃新闻在发表的《国家统计局:我国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影响可控》一文中称,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了限电限产情况,有企业和行业协会表示生产和出口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许多机构也随之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请问,统计局对此如何看待?如何评估限电限产对经济增速的具体影响?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炭、天然气、原油价格也屡创新高,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方出现了限电现象,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近期国务院常务会对进一步做好能源的生产供应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保供稳价措施。随着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从9月份情况看,电力生产增速也有所加快。总的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笔者收集网络舆论对有关“限电限产”话题内容,综述如下。

时下正值“金九银十”的生产旺季,然而一场措手不及的“限电”潮却在全国持续蔓延。目前已有多个省市陆续出台限电措施,冶金、化工、印染等高耗能产业更是被要求停产、限产。

本轮限电的原因错综复杂,能源结构问题是主因,也叠加着“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该政策旨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倒逼产业绿色转型。毫无疑问,“能耗双控”将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就企业而言,本轮限电对生产经营带来冲击不言而喻:一方面需要减少限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实现绿电自发自用、降低能耗,以寻求更长远、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限电限产 ”之际的15日和16日,中央气象台接连发布“寒潮蓝色预警”称,未来数日内中东部地区将持续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最大降温幅度达摄氏16度。其北京、山西中南部等地区的气温,将骤降至最低摄氏0度。

此外,北京市、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也先后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东北三省多城市则发布了寒潮、大风和霜冻预警;陕西发布了霜冻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此,中国气象局宣布启动4级应急响应。

大面积的气温骤降,意味着各地都需要启动或增加供暖,这些地区对电力和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这对于已经因“电荒”和煤炭短缺的供电、供暖系统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也无异于是在向我国的供电、供暖系统,提出了更加“冷酷”的挑战。

为了走出电荒困境,我国政府近日正在强势推动国内煤矿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同时强制性对高耗能企业采取错峰供电或限电、停电措施。

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的交易价格上浮界限,由目前的10%提高到20%;高耗能企业用电的市场交易价格,不受上涨20%的限制。在放宽电价涨价上限至20%的首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的成交价就上涨19.94%。

而随着放宽发电市场交易价格上限的政策,我国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始加速上升。据商务部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0月的第二周,中国大宗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83.58点,创近12年来的新高;能源类、钢铁类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连续6周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近3个多月以来,许多上市公司相继发布提高价格的公告。尤其在10月12日电价新规推出以来,涨价公告发布更为密集。

观察人士对此分析认为,电价上涨虽然只集中在工业用电,但成本增加必将带动工业产品涨价,进而传导到终端消费品,导致通货膨胀。

“限电限产”的困扰会有多大?_图1-1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