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树身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49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顺其自然”与“无为而治”相辅相成

热度 1已有 859 次阅读2021-3-9 01:34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昨晚,因肺里痰多而不停地暴咳,但过去行之有效的排痰止咳药似已不再灵验,折腾到清晨7点钟才“梦见周公”。但9点过醒来竟无往日懒床的惯性,便起床吃早餐,然后开始做起今天的网文作业。

今天要与网友交流互动的,是亦师亦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发表的《 夜读: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努力过后的平常心 》一文:“ 我们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质量,就要有不断逆袭的勇气,也要有坦然承担的心胸。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努力过后的平常心,是竭尽全力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或许,这才是对‘顺其自然’这四个字最好的诠释。”

截图:李树身新浪微博

显然,该文的关键词应该是成语“顺其自然”,那么我们就围绕它来展开评说吧。

应当说“顺其自然”,是大多数网友再熟悉不过的一句成语;也知道它出自饮誉全球,并一直受到许多政要、精英、名流和企业家崇拜的先贤——老子所著作的“万经之王”《道德经》中。因为在老子看来,“顺其自然”应当着重体现于“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即告诫君王切不可“与民争利”。

但又切不可将“无为而治”,误读为“什么都不做”,而要明了它是强调君王不要过多地去干预民众的创造力。而且事实也证明,历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在“ 无为而治 ”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其中,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作为治国理念,创造了彪炳青史的典范——“贞观盛世”。

唐太宗高度重视民生的苦与乐,密切关注并掌握民情和民意动态,紧密团结群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方针政策。比如,减少苛捐杂税,不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魏征等贤臣良将们的不同意见甚至是反抗式意见,从而不断地改进治国理政方略,于是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便取得了显著功绩。

所以后世的历代史学家们,都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赞誉为“贞观之治”或“贞观盛世”;而且特别强调“虚心纳谏,聆听忠告,乐于规劝”,是“贞观之治”或“贞观盛世”在政治上的一个极为显著特征。

道家鼻祖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并且强调君王应做到“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思想,并非是提倡“无所作为”,而只是在告诫君王切不可“妄自作为”,更不可违背客观规律。这是相辅相成的科学辩证观。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对后世安邦治国影响极大。比如田齐的“黄老之学”和汉初的“黄老政治”,它们都是用来治理国家的官学和显学,而且真的成就了齐国霸业和文景盛世。

与“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近义成语,还有“得之坦然”,即指不管想要获得什么东西,但都应当正大光明,无愧于心;还有“争其必然”,即指如果我掌握必然之理就可以坚持争论下去,但应做到有理维护,无理承认,却切不可无理强辩争三分;还有“失之淡然”,即指万事万物都存在有得必有失,切不可为了失去的东西而耿耿于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上述几个成语,实则是在告知世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不患得患失,万事不强求,心态要豁达。对待“得与失”要保持淡定并具有平常心,更应当减少对外物不应有的、太过于执着追求的贪婪欲望。

宋代禅宗“无门禅师”有一首诗偈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也具有“顺其自然”的意蕴于其中。

此诗偈不仅仅只着重于描写人所应当具备的内心修养,而且还比喻不仅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一年四个时季,人的一生同样也有四个时季。而且在这四季之中,既有温暖的美好也有凄苦与寒冷的时光。我们从这几句诗偈中,不是已经领悟到对人生、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思想境界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李树身狼头长啸 2021-3-11 02:52
谢谢您的鲜花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