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树身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49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曾文正公家书》与时下的“依规治家”

已有 563 次阅读2021-2-20 03:48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广为国人熟知,并被国人视为训导子孙后代的《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为世人修身、教子撰写的经典著作读本。

《曾文正公家书》与时下的“依规治家”_图1-1

百度图片

资料显示,《曾文正公家书》是由晚清名臣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879年)传忠书局刻本简体版的公认最权威、最经典的曾国藩家书版本。

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

而在家书整理的基础上,原编者按照曾国藩的人生历程为线索进行编辑,在家书不足以展现其人生全貌的地方,还选用了他写给朋友、同僚等的信补充,使这本书能够通过曾国藩自己的文字完整地呈现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曾国藩的人生自述来读。

笔者读过此书并收藏家中书橱,但是在我家几经迁徙过程中不知何时被“ 偷书不为盗 ”者窃去,令我久久心痛不已。后来,在1982年2月笔者有幸购买到由曾国藩家乡“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精装本,即著名历史学家、小说家唐浩明先生著作的长篇历史小说《 曾国藩 》三部曲《 血祭 》《 野焚 》《 黑雨 》,捧读之后,对《曾文正公家书》思想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曾文正公家书》与时下的“依规治家”_图1-2

配图:笔者手机自拍家中藏书

另据笔者对历史文献的考证所知,蒋介石几乎一生都将《曾文正公家书》放置办公桌案头,便于他经常顺手取之阅读。如此,足见蒋介石已奉它为“齐家之道”的经典来汲取。

从《礼记·大学》中可读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以笔者确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修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首先要修身正己,其次要清正家风,方能治理好国家。尤其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执政党正面临新的执政考验,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结古今齐家经验,结合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应特别注意“依规治家”。

所谓“依规治家”,古今中外,凡是家庭和睦、人才辈出的家庭,大都有一套家规家训。历史上,中国古代家规家训,数不胜数,可见其重要性。

对今人,显然笔者不便谈论,但将早已作古的蒋介石家规,即《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家谕》荐与网友一读,可去粗取精,参考着“依规治家”,似亦善莫大焉。

《曾文正公家书》与时下的“依规治家”_图1-3

截图:百度网页

蒋经国在回忆父亲蒋介石的教诲时,曾以《易经》中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形容其父亲蒋介石在日常生活中修身的细节,数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丝毫懈怠和含糊。而蒋介石对儿子的教育,从《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家谕》所记录的家书中可见一斑。

笔者现以《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卷三十五)中的主要内容,推荐给网友一读一悟。

1919年,蒋介石的老师顾清廉先生来到了上海。他对蒋介石说,蒋经国的天资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很爱读书。为了教育好孩子,蒋介石亲自制定了课程。由于他常年在外为国奔波,无法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延请王欧声先生来教导。

蒋介石给蒋经国寄去了四本《说文解字》。在信中,他叮嘱蒋经国:“这本书每天能认识十个字,那么三年之内必然可以读完,日后一生将受用不尽。”还告诉他“读书总以烂熟为度”。对于读书认字这一项,他要求蒋经国:“读书第一是要用心听讲,认识一个字,必须要知道这个字的涵义,不能读过就算完了。”

除了叮嘱学业,对于蒋经国平日的仪表和德育,蒋介石在信中叮嘱说,“说话走路,皆要稳重,不可轻浮。”“你在家里,对亲人要孝顺,对长辈要恭敬。走路不可轻佻,要着重脚踏实地。与同学相处要和睦,不可以互相打骂。”

1921年,蒋介石的母亲去世。安葬亡母后,蒋介石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谈起他的心念所想,以及对二个孩子的牵挂。蒋介石从十八岁立志投身革命,早已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惟独时常念及年迈的母亲。由于军务倥偬,他不能待在母亲身边,孝养亲恩。于是,每当战事面临决一死战之时,蒋介石必会托付好友,请对方向蒋母留下遗书,一旦不幸战死,遗书还可以了解亲心于万一。

蒋母去世后,蒋介石对二个孩子说:“你们兄弟二人要相亲相爱,继承先人的志愿,以报答你们祖母的抚育深恩,也就可以代我慰藉母亲的在天之灵。”

1922年,蒋纬国六岁。蒋介石虽是他的养父,但是待他视若己出。对这个幼小的孩子,蒋介石在信中流露出满满的父爱,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民国十一年(1922年),蒋介石在桂林和孙中山先生等人度过了黄历新年。在桂林,蒋介石居住的八桂厅环境极为幽雅,当地过节的气氛也很热闹。

他在信中对蒋纬国说:“心里很想念家庭今天的乐趣,自叹不能在家里,和大家欢笑一堂,因而更加想念你的活泼神态,不能忘怀。又想起我的母亲逝世,不能再生,若我在家过年,可怜我的人又少了一个,喜欢你的人也少了一个。从此以后,我永世不能与我母亲在家享受过年的乐趣,而且永远不能见我母亲的面,尽一些孝心了。”想到这里,蒋介石心里深感悲伤,所以他希望蒋纬国在家里能好好地孝敬母亲,友爱哥哥,从少年时就树立起一个做人的模样。

蒋介石戎马倥偬,长年远离家乡,每当他收到孩子们的信件,看着孩子们歪歪扭扭的笔迹,对他“真是如获至宝”。他鼓励二个孩子多给他写信。他想多了解二个孩子在家里、在学校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解慰他冷寂的征途。蒋介石经常和儿子们通信,有意地言传身教,告诉他们应如何写信,写信的格式等等。

蒋介石家书的内容,除了叮嘱儿子的学业和德育之外,他也会和孩子们畅想。有一回,蒋介石在信里给孩子们谈到骑马的事,他说很喜欢骑马,等他回家后,要给孩子们买匹小马,教他们骑马。他要给自己买匹大马,跟孩子们一起骑马游行。

有一天,蒋介石在大本营前的空地上,看见了别家的小孩子正在放风筝,他触景生情,想起了蒋经国去年(民国十年)在城里放风筝的事,于是在信里问他:“不晓得你今年在家有做风筝去放没有?”他从抽屉里找出两张贺年卡,一张是富贵花,一张是小孩游戏,其中有放风筝的图案,他把这些贺卡寄回去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能玩得快乐。

蒋介石对孩子的教育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小事,譬如提醒买书要和大人商定,“对师长要敬重,对同学要和气”。关于家中账目及汇款一事,叫年方六岁的蒋纬国写信详细给父亲说一说。或清明节时,蒋介石在外不能亲自扫墓,就叮嘱两个孩子,到清明节时,托才火伯伯在祖母坟上多种几株树。

蒋介石得知蒋经国流鼻血头晕,就叮嘱他看书一个小时,就要休息游戏十分钟。为了不让蒋经国总是低着头读书,就写信告诉他去买一个看书的书架子。如果上海买不到,就托人去做一个。看书和字帖都摆在架子上,头就不会老是低着,可以避免头晕、流鼻血这类情况的发生。蒋介石对孩子的教育,可谓细腻周到。

蒋经国小时候,书法不是很好。在1922年(民国十一年)8月4日的信件中,蒋介石提醒蒋经国平常多练习书法,让他每隔一天摹写一、二百字,才会使书法有所进步。有时候,蒋介石看到蒋经国的来信中有错字,他都会用红笔圈起来,回寄给儿子,让他改正。当他看到蒋经国的字体太小,就提醒他以后把字写得大一些,好看清楚笔画,“笔画宜清楚,且要字字分明,切不可潦草糊涂。写信的字,亦要像我写的一样大,不可太小”。

对孩子们的来信,蒋介石都会细心批阅,不仅纠错,还剖析错误原因。逐一批改后,再回寄给他们。比如1924年,蒋经国抄写的陈公的革命计划,以及相关的一篇事略,里面出现了多个错别字,比如把“请”字误写为“清”字。

蒋介石回复信件,为蒋经国分析抄写错误的原因,提醒他若写字太潦草,不很留心会造成这种情况。蒋介石教诲蒋经国:“凡是抄写东西,必须先读一遍,领会其中的意思,然后再着手抄写。”“如果慌里慌张的,不管对错,只要抄完就算完事,那有什么益处!凡事总要认真实在,不可当作还债看待。”

在1924年5月30日的信件中,蒋介石为蒋经国引述了曾国藩的一句话。曾国藩说:“办事、读书、写字,皆要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凡是做事,眼、心、口、手、耳,都要专注在一处,专心一志就能做好事情。无论读书,还是写字,都应将其当作办事来看。在这封信中,蒋介石谆谆教诲蒋经国,让他记在心里。在多封信件中,都提醒他看看《曾公家训》。

为了让孩子们提高英语阅读,蒋介石让蒋经国每个星期天,到商务印书馆买些英文小说、杂志阅读,并让他为弟弟蒋纬国订些儿童画报和儿童世界等杂志。

关于阅读古书,在蒋经国1925年去前苏联之前蒋介石曾多次提醒过他阅读《曾公家训》。如要想做好文章,就“必须熟读孟子”。蒋经国幼年时曾读过《孟子》,但是出国回来后很多都已经忘记了。于是蒋介石便在信中告诉他阅读古文的办法,就是熟读和多读,“如果你能懂得四书的意义,又能读熟《左传》、《孟子》、《庄子》、《离骚》的精华,那么以后写作文,就能自如了”。并说要想能记得住,以后不会忘记古文精华,那就“每篇总要读三百遍”。

历经多年之后,蒋经国回忆道:“父亲指示我读书,最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国藩家书》,也甚为重视。”

蒋经国又说:“平常我写信去问安,父亲因为事忙,有时来不及详细答复,就指定《曾文正公家训》的第几篇代替回信,要我细细去参阅。偶尔或因我报告身体有病,父亲回信就说这是我没有好好地读《曾国藩家书》的缘故,因为那书里面对于如何保持健康,是说得很详尽的。父亲又常常把自己阅读过的各书交给我读,书里不但有父亲亲笔圈点、批语和心得,并且还将重要的地方用记录提示出来。”

蒋经国在俄罗斯待了12年,当他回到中国后已经27岁了。蒋介石先让他在家安心读书一年,专心研究国文,练习书法,同时研究中国农村事务的利弊。蒋经国在俄罗斯期间曾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做苦工,身体状况也不佳。他回国后,蒋介石叮嘱他加强锻炼,尽可能在半年内使体格恢复强健。

由于蒋经国回国后中文书写显得生疏,蒋介石常常教诲他,在阅读古文上多下些功夫。他的要求是多读古文,先读得烂熟,然后每篇背上一百遍,可保文笔畅通;若能背诵百篇古文,并烂熟于胸中,则能成为文豪。

甚至在蒋经国回国五年后,蒋介石仍时常提醒蒋经国抽时间练习书法。平日多读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书牍与家书。还建议他从《古文观止》选二三十篇文章,熟读背诵,背到能够随时默记,这样有助于他提笔作文,左右逢源。

1939年,蒋经国已经是二个孩子的父亲了。蒋介石在家书中,仍会批改蒋经国书信的错误之处,特别郑重地告诉他:做事应当注重当地的实际工作,不必高调地对外宣传。蒋介石说蒋家的子弟愈是能够低调行事,隐藏不露,愈不会招人妒嫉和忌惮,这样也就越能为蒋家种福积德,报答祖先的福泽,也能为后世子孙多留些荫德。他希望蒋经国等人要知道这一点。

1942年,正是日本侵华时期,当时全中国举步维艰。在这一年的家书中,蒋介石特别叮嘱蒋经国,对于来到江西的亲友,不论亲疏远近,都应当妥善招待,使他们的衣食住用经费不致于困难。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蒋介石让蒋经国对亲友勿要节省费用,要同甘共苦。对于还在家乡的亲人,如果他们的生活困难,他叮嘱蒋经国应当想办法秘密接济,但行事应当谨慎,以免被敌人察觉,反而连累亲友。

多年以后,蒋经国回忆说:“父亲对于我们兄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不管在家、在外,都是经常来信指示我们写字、读书和做事、做人的道理。”

这些家书中,涵盖了蒋家父子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身在乱世,蒋介石对儿子的言传身教细致入微,兼济修身与学业,将中华传统最纯粹的做人之道,潜移默化地教给儿子。虽然他军务倥偬,戎马一生,但每封家书流露的慈父仁心,可谓教诲不尽,用心良苦。

《曾文正公家书》与时下的“依规治家”_图1-4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