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忧伤亚平宁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35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发扬中医国粹 造就一代名医

已有 787 次阅读2018-10-22 04:18 分享到微信

有人称中医是中国文化保存完整、唯一没有中断,且力量大的传统文化,也有人称它为中国文化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国将发展中医药学写进了根本大法——《宪法》。

  发展中医药,关键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名医来。培养名中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医院校的教育。中医吸收了传统文化很多学科的精粹,它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很多学科基础之上。古代名医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等人均因注重培养自己深邃敏锐的哲学思想和触类旁通的医学灵感,具有传统文化的素养,才使得他们达到了中医学的巅峰。目前我们的中医教育在这方面有不小的差距。邓铁涛教授说:中医药院校目前培养不出高明的中医,这是带有普遍性的现实,也是令人担忧的事。中医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居然有不少人不愿当中医或是连中医院都不想要,这种状况值得重视。

  培养名中医也要借鉴历史的经验。古代、近代的许多名老中医都是师带徒出身,这种自古留传下来的教育制度沿用了很久,历史经验证明,这是一个培养中医高级人才的好方法,是解决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重要途径。因为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更适于中医自身规律,中医这门学科要求严细,实践性强,辨证论治灵活多变,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方法,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或绝招的继承,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学到的,而是出于老师的口传心授,有些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手法及技巧,无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需要名师的点化。

  被誉为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的吕炳奎教授,今年二月向全国老中医发出呼吁:为了让中医药事业得以真正传承下去,大家都要带徒弟。他说,五千年来,中医药学一直以带徒弟或父传子的教育形式传承至今,并且历代均是名医辈出。而近几十年来,将老中医药师们带徒的形式给淡忘了。实际上历代的名医不但是学徒出身,而且也都是中医药学的教育家,故有名师出高徒理念。他指出,发挥老中医药师的余热,不应只是治病,而且还要让他们带徒,传授培养继承人。

  当今,中医药界有识之士期待中医的振兴,广大群众也同样期待中医的振兴。大家期望在振兴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像抓振兴国粹京剧那样,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从孩子们抓起,使中医发扬光大,造福于人类。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弘扬中医
下一篇: 中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