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玉米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食物,本身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食材,它富含纤维素,能增加肠胃刺激,排粪速度更快,有帮助改善便秘的效果。另外,还能防治肠炎、肠癌等疾病。
大家在买玉米或者清洗玉米时,会把它外皮剥除,连带着玉米须也一并丢掉。但其实玉米须可以用来煮水喝,且有很多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作用。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下玉米须对身体的几个好处。
治湿疹
湿疹的表现症状是我们的皮肤出现红疹,颗粒样的皮疹或者疱疹。还会伴有渗出液体,等干了之后会变成灰白色或者黄褐色的痂皮,是夏季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
用玉米须煮水喝可以帮助改善,这是因为湿疹的起因多是湿邪导致的。玉米须的性平,味甘淡,能清利湿热。故而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此外,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张波主任建议,取适量鲜玉米须捣成泥状,涂于皮肤患处,每日5次,可有效缓解瘙痒的症状。
治过敏性鼻炎
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张波主任建议,取玉米须6克煎水喝,每日1次,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降低三高
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因为对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效果。并且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而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降压机制是以中枢性为主。所以玉米须煮水对降三高有帮助作用。除此之外,玉米须茶还有凉血、泄热的功效,可去体内湿热之气。
玉米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如酒石酸、苹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豆甾醇等,是一味治疗糖尿病的良药。在《岭南采药录》中有记录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可治疗糖尿病,这个方法在我国南方常用。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这些方法坚持服用,对糖尿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推荐:蒲公英玉米须茶,调节血糖。
配方:玉米须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泡饮,可发挥两者之用。
保护心脏
这是因为玉米须含有类黄酮,能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此外,新鲜的玉米含有的纤维素是精米、精面的6-8倍,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继而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利胆
利用玉米须可以帮助胆汁分泌跟促进胆汁排泄的效果,让胆汁内的渣质减少,降低粘稠度跟胆红素含量。可以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者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做利胆药用。
玉米须治胆结石。玉米须(干者30克,鲜者量加倍),加水适量煎汤,可不拘量任意饮用。
玉米须性味甘淡平,具有利尿通淋、降压之功,还可促进胆汁分泌,对胆囊炎、胆结石疗效不错。本品煎水代茶,加适量糖常饮,清甜可口,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胆结石、风湿痛、高血压、肥眫病等均有疗效。
此外,本方还可加用芦根30克,茵陈15克,加水适量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一次。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作用。研究表明,芦根能解热、镇痛、抗菌,还有溶解胆结石的作用。
茵陈为治肝胆病要药,其性寒,味辛、苦,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疾病治疗。
利水消肿
玉米须对人有利尿的效果,并且增加氯化物的排出量,它的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对消水肿也有一定的作用。
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张波主任建议,用玉米须煎水,大量饮用,可以清热利湿、消炎利水,加速病情的康复。玉米须20克,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煮半个小时,出锅后放凉频饮。
尿频、尿痛
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张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玉米须是治疗尿频、尿痛的偏方,尿频尿痛患者可取玉米须一两,车前子五钱,甘草二钱,或加小茴香一钱,水煎服,可缓解小便不通及膀胱炎,小便疼痛等问题。
还也可以用玉米须、玉米芯各二两,水煎去渣代茶饮,治疗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等毛病。
慢性肾炎以及肾病综合证等
有相关试验证明: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可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而且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还可缓解治疗肾病综合证。
美容防皱、减肥
玉米须中营养物质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的作用。每天泡玉米须当茶饮用,可减轻身体水肿现象,达到减肥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玉米须是有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而平时就有低血糖跟低血压的人最好不要喝,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而有基础疾病的人也要适当饮用,不能一次就过量反而不利于健康。此外,因为有利尿效果,所以尿量增多的同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本文综合:家庭医生在线、南国都市报、新华网、成都晚报、解放军第306医院等网络综合
“玉米须治胆结石”内容节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老中医霍列五60年单验方秘传》,霍毅、霍筱薇整理。文中单验方仅供参考,建议应用前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