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荒村一叟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29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夏日絮语之六:六月六

热度 2已有 2399 次阅读2018-8-23 21:08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农历的六月初六是个有故事的日子。各地的农村都有一些不同的习俗。我们那里地处江淮平原,这一天除了家家都要吃焦屑,还要将出了嫁的女儿带回娘家“歇伏”。

有一句俗语说:六月六,吃筷焦屑长块肉。过去,水乡农家有“瘦夏” 一说,主要是因为酷暑难耐,不思饮食,人会瘦一圈。焦屑比日常的饭粥香甜可口,可以诱发人的食欲,让人长得健壮些。

焦屑是炒面的俗称,其主要原料是小麦,不过,大麦、元麦和大米也都可以用来炒制焦屑的,据说用糯米炒成的焦屑是焦屑中的极品。泡吃时加点麻油和红糖,听起来都会让人垂涎欲滴。

记得在人民公社时期,粮食不够吃,一年四季瓜菜代,焦屑成了农村中的奢侈品。到了这一天,虽然大多数人家也都会用小麦炒制一点焦屑,但只是为了应个时节,哪舍得直接用开水泡焦屑当饭吃?都是一家人烧一大锅麦糁子粥,吃时每人抓一把焦屑在粥碗里搅和几下,使薄粥变成厚粥,仅此而已。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得到一点干焦屑当零食,他们会别出心裁地掐一段麦秆作吸管,津津有味地吸几口,再到灶间去喝点汤罐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学生,大都会在一段焦屑的情缘。寄宿在学校里的学生,一日三餐只能吃个半饱。早上,十个人只分了一桶薄米粥,上过一节课后肚子就空了。家境好一点的学生会从家中带一点焦屑到学校,此时,他(她)们会利用课间的时间,一路小跑到宿舍里往嘴里“宛”两把干焦屑。大多数学生没有,只能咽咽口水熬着等吃中午饭。

还有一句俗语说:六月六,家家要带乖乖肉。这一天都要将出了嫁的女儿接回娘家“歇伏”。即使父母已经作古,娘家有撑房抵户的哥嫂,也必须将生了几个孩子的妹妹接回家住几天。据说这种民间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今山西),可谓源远流长,分布范围也挺广。

现在看来,这种习俗得以流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过去妇女地位低,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为人妇为人媳不容易,娘家才是她们唯一的心灵港湾;二是,时令进入到农历六月,黄河以南地区夏收夏种都已结束,是农村中一段相对闲适的日子,此时接女儿回来小住几日,婆家也没什么话说。

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就无所谓忙闲了,那时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天天有干不完的农活,回娘家就成了刚出嫁不久的新媳妇们的专利,那些年龄稍大些有了几个孩子的妇女都舍不得耽误工分,再说,也不容易跟队长请得到假。

此外,六月六还是晒经节,各个寺庙要在这一天晾晒藏经。老百姓也会在这天晾晒一下陈年的衣物,所谓“六月六,晒红绿”说的就是这种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