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唐兆兴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476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1-15篇

已有 1653 次阅读2017-8-20 12:26 |个人分类:《三国演义》读书感悟|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三国演义》读书感悟1-15篇_图1-1

(网络图片)

品读《三国演义》(1)换个角度看  

    《三国演义》是我非常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我第一次全文阅读它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当年,放寒假时,父亲给我带回来的一套共三本,读了一个寒假将其读完,尽管当时的知识水平对于该书的古典白话文一知半解,甚至看不明白,但还是坚持读完了。后来,广播电台连续播讲评书《三国演义》,我从头到尾听了一遍,这就是我初看《三国演义》的记忆。第二次全文阅读是在大学时期,我购买了一本全新印刷的《三国演义》,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连续阅读了两遍,大学毕业之后又全文阅读了三遍,可以说,一部好书,百看不厌。

    《三国演义》这部书,抛开其文学价值先不谈,它是站在一个“拥刘贬曹”的角度展开的故事情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者如此下笔无可厚非,今天的人们在阅读的时候,还应该继续站在“拥刘贬曹”的角度看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看一部书,如果一味地以一个角度来阅读,思维就会形成僵化的定式,思想就会停滞不前。

    《三国演义》的开篇就叙述了东汉王朝即将倾覆、三国时代即将开始的情景,为以后的故事情节做好了铺垫,从历史角度看,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如果不能脱离旧有的思想樊篱,就不会正确看待时代的向前发展与进步,刘汉王朝的倾覆已成定局的时候,群雄逐鹿的大戏就势必会陆续上演,这就是时代在前进的写照。因此,我认为,要正确认识时代在不断前进的必然趋势,以进步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在阅读《三国演义》这本巨著的时候,就不要继续以“拥刘贬曹”的眼光来阅读,要跳出这个圈子来阅读,换个角度看《三国演义》。

品读《三国演义》(2)无须怜刘汉

    《三国演义》在开篇就写到: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十常侍乱政吗?我认为,那只是表象(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第二集就叫做《十常侍乱政》),其实,根源在于朝廷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所谓“十常侍”不过就是皇帝身边的宦官,这一类人没有权利参与朝政,但是如果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荒废朝政,失去了掌控局势的能力,给宦官干政造成了可乘之机,就会形成了职责错位,从而会让这一类没有资格参与管理朝政的人私欲不断膨胀,形成了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所以说,东汉末年出现的“十常侍乱政”现象的幕后推手就是没有作为的皇帝,至于后来,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刘汉天下,大厦倾倒,皇帝是主因。

      既然皇帝荒废了朝政,导致朝纲混乱,那么群雄并起就理所当然了,因为皇帝事实上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能力,这个空缺就要有新的力量填充。不论是桓灵二帝、还是后来的汉献帝,都属这一种皇帝,对于他们被宦官专权、被权臣架空、挟制以至于最后被逼禅位,是不需要可怜的。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例子,一家企业的CEO对于企业的内部事务一味交由其所谓亲信来处理,自己甚至不去过问,久而久之,他的所谓亲信就抓住了他的这个特点,渐渐地取得了企业的实际领导权,渐渐地掌控了整个企业,渐渐地开始转移了工作目标,开始利用管理企业的机会来谋取私利,就这样,他的企业每况愈下,而这位CEO尚不知大厦将倾的危险,整天忙于交朋好友,奔走于酒桌、歌厅、夜总会等场所,后来他的企业被他的所谓亲信们逐渐地蚕食掉了。那么这位CEO值得可怜吗?我认为,不值得可怜,反而值得可悲。

      如果说,换一种角度阅读《三国演义》,我认为,不值得可怜的就是大厦倾倒、自取灭亡的刘汉王朝,因此说,时代要前进,无需怜刘汉。

品读《三国演义》(3)少帝存与废

      董卓自从提兵入京师以来,首先想到的就是废掉少帝,另立新君。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会认为,董卓有图谋不轨之心,我看未必。

      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第三回中的一段: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袁绍骤马出问:“何人?”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帝战栗不能言。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来者何人?”卓曰:“西凉刺史董卓也。”陈留王曰:“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卓应曰:“特来保驾。”陈留王曰:“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

      在朝纲日乱、社稷失体之时,作为一国之君的少帝,面对危局大惊失色,何谈掌控国家?而陈留王在乱局面前却能镇定自若,对答如流,并无失语。同为皇室少年,面对国家的危局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少帝不该被废吗?尽管大臣们说,少帝并无过错,但是少帝更没有治国本领,遇到军队的旌旗都吓得不敢言语,还算什么称职的皇帝?而陈留王恰恰与之相反,因此说,董卓想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维新君是有其道理的。  

      当今社会,有句话在职场中常说,“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有时候在公开竞聘工作岗位时,也要提到这句话,以此作为选材的依据,是很有道理的。

品读《三国演义》(4)错步满盘输  

      说到吕布,我们一般会用“有勇无谋”来比喻他,吕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悲剧型人物,尽管他也曾经威风八面,但是最后落得个惨死白门楼的悲惨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是什么造成吕布的悲惨结局呢?我认为,是吕布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吕布在武艺上勇冠三军,无人能敌,所谓“三英战吕布”正陪衬出了吕布的武艺高强。其实吕布的人格并非单纯的有勇无谋,他对貂蝉情有独钟,儿女情长,以至于上演“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他听信王允之言,受禅台前除掉了十八路诸侯的共同敌人----董卓;他视战争为儿戏,辕门射戟解袁术、刘备之斗;占领刘备城池,却不伤害已经穷途末路的刘备的妻室,说明他的仁慈;这一系列发生在吕布身上的事情都说明了吕布性格的多元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吕布在那个时代只能是一员优秀的战将,却不能担任一个主帅,更何况一路诸侯的角色,因为吕布在处理问题方面几乎严重缺少自己的主见,从而被他人当作棋子一样任意摆布。他先投丁原,后因李肃游说杀丁原投董卓;因为貂婵的美貌和王允的游说,杀董卓;后又被陈珪父子潜伏,一步步走向败落。这些都说明了吕布不适合担任一方之主。但从武艺来看,吕布凭着自己的骁勇善战担任一员优秀的战将则是当之无愧的,如果吕布真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找一个实力强大的军阀当作靠山,我相信他一定能在战场上实现自身价值。

      从吕布的人生悲剧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定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不能说每个人都能成为领袖,也不能说天下所有人都是平民,我们的每一次奋斗其实质就是在不断探索自己人生定位的过程,只有在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人生方有意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否则就会像吕布那样: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品读《三国演义》(5)贪杯害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他上阵杀敌如探囊取物,一声大喝,退去曹操千军万马,义释严颜、大战张合等功绩人所共知。尽管如此,张飞却有一致命的缺点,而且这一点就连桃园结义的刘备也深知,并时常提醒他。但是张飞最终也没有逃过自己的致命缺点的魔咒。

      那么,张飞的致命缺点是什么呢?就是嗜酒。张飞的战功与他嗜酒的程度几乎成了正比,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写张飞嗜酒是丢徐州。书中是这样写的:却说张飞自送玄德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陈元龙管理;军机大务,自家参酌,一日,设宴请各官赴席。众人坐定,张飞开言曰:“我兄临去时,分付我少饮酒,恐致失事。众官今日尽此一醉,明日都各戒酒,帮我守城。今日却都要满饮。”言罢,起身与众官把盏。酒至曹豹面前,豹曰:“我从天戒,不饮酒。”飞曰:“厮杀汉如何不饮酒?我要你吃一盏。”豹惧怕,只得饮了一杯。张飞把遍各官,自斟巨觥,连饮了几十杯,不觉大醉,却又起身与众官把盏。这次举动的直接后果就是激怒了吕布,丢失了刘关张的栖身之所----徐州。

      书中第二回着重写张飞嗜酒是在张飞听说关羽遇害时,这样描述:却说张飞在帐中,神思昏乱,动止恍惚,乃问部将曰:“吾今心惊肉颠,坐卧不安,此何意也?”部将答曰:“此是君侯思念关公,以致如此。”飞令人将酒来,与部将同饮,不觉大醉,卧于帐中。范、张二贼,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机密重事,直至床前。原来张飞每睡不合眼;当夜寝于帐中,二贼见他须竖目张,本不敢动手。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飞大叫一声而亡。这一次嗜酒直接导致他丢了性命。

      由此可见,嗜酒给人带来的危害何其严重。今天的人们对于喝酒的影响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有的人一旦上了酒桌,就神魂颠倒,无力掌控自己,一次次地贪杯、一次次地醉酒就会在这样的人身上发生。有人说,多喝点儿还不至于丧命吧。他们却没有想到,每一次醉酒都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一次次的伤害累积起来,就会缩短他的寿命,这不就是变相地要命吗?

      酒不可不喝,但要适可而止。有时候是绝对不能喝酒的,例如驾驶汽车,一旦喝酒,就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我不善饮酒,但不反对饮酒,因为饮酒也是一种社交手段。我以前曾经听同事说:某地的酒令如山,那儿的宴席之上喝酒必须首先连喝六杯高度白酒,然后才是啤酒、果酒等上阵,接过他在那儿呆了三天,在这种盛情款待之下一直都没清醒过来。听了真可怕呀。

      不管怎么说,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珍惜父母给我们的血肉之躯,在酒文化不断侵蚀我们肌体和灵魂的环境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饮酒的尺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劝君莫贪杯!

品读《三国演义》(6)投降的智慧  

      《三国演义》中,关羽在下邳城破之时,经过张辽的劝说,最终选择了有条件地投降曹操。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到关公投降曹操这件事的时候,很多人都对关羽持批评态度,认为关羽此举背叛了桃园结义之盟。如果抛开某种思维模式,我们现在重新看一下关羽投降曹操这件事,就会发现投降在有些时候不仅不是背叛,还蕴含着一种智慧。

      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投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和张辽的对话、向曹操提出的三个条件以及兑现条件的方式等等,关羽本想用死的方式来表达对桃园结义的忠心,但是经过张辽的一番劝阻,我认为,在土山张辽和关羽的对话很值得研究。书中的描述如下:

      关公怒曰:“此言特说我也。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汝当速去,吾即下山迎战。”张辽大笑曰:“兄此言岂不为天下笑乎?”公曰:“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辽曰:“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公曰:“汝且说我那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公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

      关羽在这次重要对话中完成了一种思想转变。那就是:选择战死,只能表达一次忠心;选择投降,留下有用之身,可以更加长久地表达忠心。应该说,是这次思想的转变最终导致了关羽选择暂时投降曹操,待以后知道刘备去处之后,继续脱身寻找刘备,帮助刘备打天下。事实证明,他的这次决断是正确的。

      从关羽降曹这件事上,我认为,在如何看待投降的态度上,绝对不能使用一刀切、一边倒的观点来看待。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倘若关羽在土山之上没有选择降曹,而是与曹军决一死战,玉石俱焚,那么他以后还有为刘备创立蜀汉政权征战的机会吗?再退一步说,如果关羽一死,刘备日后得知一定悲痛万分,甚至一蹶不振,对于桃园结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刘备来说,还有信心创立蜀汉政权吗?

      从关羽降曹这件事上,我们是否应该改变一下对投降的那种一贯制的看法呢?

品读《三国演义》(7)曹操迎献帝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几乎普遍认为曹操就是靠这种手段开始打天下的。如果单纯从《三国演义》这本书看,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从书中的这一段(第十四回)描写中先来看看当时汉献帝的惨状:帝入洛阳,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命杨奉且盖小宫居住。百官朝贺,皆立于荆棘之中。诏改兴平为建安元年。是岁又大荒。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无可为食,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汉末气运之衰,无甚于此。

      作为一国之君的汉献帝在军阀混战的年月居然连自己的宫室都不能保全,每天带着所谓的“文武百官”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弄得君不像君,臣不像臣,他是希望有一个安身之所的。当时的曹操已经创建了以山东为主的根据地,文官武将不断聚集到其帐下。当太尉杨彪向皇帝提出让曹操入京师辅政的时候,皇帝立即同意,并下了诏书。而曹操呢,得知皇帝降诏让其辅政,也进行了一番思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于是从根据地起兵迎奉天子----汉献帝。由此可见,曹操迎献帝是两方相互需要的结果。

      后来,曹操的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逐步将天子架空。即使如此,天子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我认为,这样的天子能有一个安身之所也就该知足了,因为他的汉家气数已尽,作为天子的汉献帝实际上连一座县城的掌控能力都没有,因此,我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对汉献帝的遭遇没有持可怜的态度。

      再说曹操,在中原逐鹿时,凭他的文韬武略,实力和后劲逐渐显现了出来,能够迎奉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其他的军阀对曹操迎天子一边倒地采取了批评态度,其实质上是一种“吃葡萄”的心理在作怪,与现代人的这种心理如出一则。批评归批评,曹操在批评声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先后剿灭了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张秀等军阀,最终平定了北方,为建立曹魏政权打下了基础,从历史角度看是有着很大贡献的。

品读《三国演义》(8)袁本初之败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击败了实力强大的河北袁绍(字本初),那么袁绍的败因是什么?曹操的文韬武略、善于用兵自然是外因,还有更重要的内因就是袁绍不善用人、优柔寡断、严重缺乏领导力。

      官渡之战,从双方的兵力看,袁绍远远强于曹操,不光是士兵,文臣武将方面亦然。这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作为一方首领的袁绍由于自身的性格,导致对这些文臣武将缺乏掌控能力,从而导致对时局缺乏驾驭能力。

      袁绍在用人方面几乎是乏善可陈,他手下那么多足智多谋之士,在他的领导下却没有形成智囊团,而是各怀鬼胎,互相猜忌。甚至袁绍本人也加入其中,袁绍在对武将的使用方面也存在问题,不能知人善任,而且还喜欢猜疑,例如,许攸献计的时候,袁绍听到了许攸的小道消息,不但没有采纳许攸之计,反而将其责骂,最后,许攸投降了曹操,并给曹操献了一条能治袁绍军队于死地的计策----乌巢劫粮;在把守最为关键的粮草基地----乌巢的问题上,他使用了嗜酒如命的淳于琼,结果在曹操前来劫寨烧粮的时候,这位淳于琼将军还在醉乡。张郃、高览这样的猛将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后方却受到袁绍猜疑,结果他们站到了曹操一边。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袁绍之败,主要原因还在于袁绍没有对自己集团内部的掌控能力,在听取谋士出谋划策之后,自己缺乏决断,手下的谋士拉帮结派,互相猜忌,虽然文臣武将众多,确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合力,在团结一心的曹操军团攻打之下,他焉能不败?

      现代职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经营者不能掌控整个企业,不能驾驭全局,不能将员工团结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那么这样的企业在社会上何以立足,在市场竞争中何以取胜?

品读《三国演义》(9)骨肉莫相残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是他的悲剧,然而还有更加令他可悲的就是官渡之战后,他的三个儿子袁尚、袁熙、袁谭为了争夺继承权又进行了一场场骨肉相残的战争,最后导致袁绍集团彻底覆灭。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我感觉兄弟之间厮杀最为激烈的就是袁绍的三个儿子,自家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这是有悖人伦的悲剧,结果就是导致家族的衰落甚至覆灭。

      兄弟亲情,血浓于水。如果说,连最起码的亲情都不顾了,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而诉诸武力,除了让外人耻笑之外,就是被外人欺负,这是最浅显的道理,谁都会懂得。要想让家族兴旺,家庭成员之间就必须团结起来,即使是兄弟之间观点分歧,也应该求同存异,不要兵戎相见才是正理。

      人类社会是讲究伦理道德的,人伦也是人类社会中最起码的一条道德底线,古代也好,现代也罢。兄弟一起创业,共同促使家业兴旺的例子有很多,例如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正大集团创世人谢氏兄弟等等,要想创造雄厚家业,就一定要记住:骨肉莫相残。

品读《三国演义》(10)荆州之得失

      魏、蜀、吴三股势力都想成就大业,统一天下,在这其中,有一个座城池不得不提,而且这三方在如何统一天下的时候居然都对这座城池的得失进行了权衡。这座城池就是荆州。

      很多人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关于荆州的最为著名的评价首先想到了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其实不然,除了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隆中对”,还有鲁肃与孙权之间、庞统与曹操之间关于荆州得失的论述。由此可见,在三国纷争的岁月里,荆州的地位何其重要。

      有关于荆州的第一个论述并非“隆中对”,而是鲁肃初见到孙权之后,与孙权之间的一段对话。书中是作了这样的描写: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第二个有关荆州的论述是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隆中对”,书中作了这样的描写:孔明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三个有关于荆州的论述发生在庞统玉曹操之间,这一段描写,我通过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36集“庞统献连环”一集得知。当时是庞统到曹营,曹操在款待他之余,向他请教当今时事,庞统在引用了诸葛亮关于荆州的论述后说:“然而,他却不知,如此战略要地,乃兵家必争之处,一旦得手必腹背受敌,自顾不暇,怎会有余力去攻打西蜀、扫平南夷呢?”

      这三个论述各有异同。相同的是:都认为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同的是:荆州对于三家在成就霸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鲁肃认为,荆州可以作为守卫东吴的前哨,然后可以形成鼎足之势;诸葛亮认为,荆州可以作为刘备打天下的一个战略基地、中转站;庞统认为:荆州一旦得到,就将面临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如果没有像曹操那样强大的实力占领此地则是危险的。

      那么这三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通过以后的事情来检验。赤壁之战前,曹操夺取了荆州,由于曹操当时实力强大,荆州是稳定的,没有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反而可以利用荆州作为基地,进军东吴;赤壁之战后,荆州被刘备通过“借”这种方式实际控制,作为根据地,后来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设想,以荆州为大后方,向巴蜀进军,留下关羽镇守;关羽镇守荆州,可以说处境是险恶的,北有曹操虎视眈眈,东有孙权总想夺取,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告诫关羽:“东和孙权,北惧曹操”,然后关羽的刚愎自用导致诸葛亮的建议未能实施,从而为大意失荆州、刘备的霸业之路中断埋下了祸根。

      这一系列事件逐步验证了鲁肃、诸葛亮和庞统的论述都有道理,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就不能说只有诸葛亮“隆中对”的一种观点正确。很多人都认为,庞统在曹营的论述仅仅是取悦曹操,诱其上连环计的当,但是公正地说,庞统作为当时的两大名士(卧龙、凤雏)之一,决不是信口开河。同样,曹操作为一个很有作为的领导者,如果庞统胡说八道,曹操焉能相信?

      从三人对荆州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今天在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时一定要进行全方位思考,尽量降低随之而来的风险,才能产生很高的成功率。

品读《三国演义》(11)蒋干有错吗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蒋干的描述主要有两件事:去江东游说周瑜导致的盗书和去江东探听虚实导致的庞统献连环计。在后来的有关戏剧中,蒋干的形象一直是畏畏缩缩的小人物形象,基本上属于笑料的形象。如果我们仅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来分析蒋干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境界,我认为,蒋干的形象并非畏畏缩缩,更不应该被看作笑料、小丑。原因何在?

      我们从盗书和请庞统两件事情上看,虽然这两件事情给曹操造成了惨重损失,但这都不是出于蒋干的本意,蒋干两次东吴之行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是为了探听江东的虚实。蒋干之所以敢去东吴,不仅仅是出于他和周瑜的交情,更为重要的是,他有一种勇敢的精神,这一点,就连曹操都说:“子翼英勇可嘉。”并且蒋干还有一种不为名利的思想境界。这一点,从第二次去东吴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当曹操再一次下达到江东探听虚实的任务后,文官武将都面面相觑,这个时候,身为幕宾的蒋干却挺身而出,尽管他的地位并不高,但是他仍然毛遂自荐,即使是有人奚落他说,上次江东之行,使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丧命。蒋干仍然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前往江东,并向曹操表示:不探听虚实,绝不会营。曹操为此十分敬佩。

      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怎么能被看作笑料和丑角呢?我想,很多人对蒋干产生负面看法,是因为他两次去江东,两次给曹操造成了损失,来给蒋干定罪,其实,那样对蒋干来说是不公平的,当时信息技术不发达,而且大战在即,曹操和孙权两方都需要探听对方的虚实,都需要有一个穿梭于两边的信使,这个时候,作为九江名士、周瑜同乡的蒋干出场了,他主动请缨,愿意到江东游说周瑜来降。这说明,蒋干是一个勇敢的、愿意作出自我牺牲的人。再者,论才学,蒋干本不是凡夫俗子,才学并不在周郎之下,只不过是他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他完成使命的后果,蒋干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游走于曹、孙之间的棋子,他本身并没有决策权。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设想,假如蒋干所盗的书信并非有诈,那么不就给曹操清除心腹大患了吗?蒋干有幸请庞统到曹营,本来想给曹操出谋划策,至于庞统给曹操出了什么样的谋略,曹操能否相信、采纳,就不是蒋干能说了算的。从这两点看,蒋干两次出使东吴,不为名利,甚至舍生忘死,有什么错吗?

      蒋干这种类型在当今职场上并非没有,干工作的人往往要受指责,而那些作壁上观的人却可以指手画脚,这种职场中的怪现象可以说是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对于蒋干这种能干事的人,我们最好能以公正的态度来对待。

品读《三国演义》(12)周瑜的气量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周瑜被描写为“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形象,而且还被孔明“三气”而死。诸葛亮的形象在民间属于光辉的,但是周瑜真的就是那么气量狭小吗?我认为,事实绝非如此。

      认为周瑜气量狭小的人,往往将原因归咎于周瑜总想加害诸葛亮这件事上,那么,周瑜为什么总要加害于诸葛亮呢?他们有什么深仇大恨吗?没有,事实上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仇恨。周瑜初见诸葛亮就被诸葛亮的才学所折服,于是与之共商破曹大计。但是在随后的相处中,周瑜就产生了杀诸葛亮的念头。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周瑜逐渐对诸葛亮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确保江东孙氏政权的稳固和无忧,由此可见周瑜对孙氏政权的忠心。由于破曹的需要,这种想法被鲁肃劝止,但是周瑜仍未死心,就采取了让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劝降的办法。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瑜请诸葛瑾,谓曰:“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

      由此可见,并非是周瑜容不下诸葛亮,他处处为了东吴着想,倘若诸葛亮真的投降东吴,那么周瑜一定会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孙权,又何谈周瑜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呢?

      在周瑜的内心,确保江东孙氏政权稳固,为孙氏政权打天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他与故去的孙策相交甚密,又有姻亲关系,孙策去后,将其作为托付后事的人,因此,周瑜更加尽心尽力来辅佐江东。在这种前提下,凡是能对江东产生威胁的人,在周瑜看来都是一种威胁,反之,凡是忠心辅佐江东的人都可作为同僚。鉴于这一点,我认为,那种认为周瑜气量狭小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对周瑜的性格作了一种误解。

      有时候,一个好人被误解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都有些悲哀。

品读《三国演义》(13)施恩方有报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关羽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超越派别的缘分,尽管关羽属于刘备集团,刘备后来与曹操成为争夺天下的劲敌,但是曹操对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却另眼相看,敬重有嘉。从曹操与关羽的交往中,我们可以领略一下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所具备的宽阔胸襟。

      在“土山约三事”一章,关羽到了穷途末路,曹操出于对关羽的喜爱,采用了劝降政策,并答应了关羽的三个条件。关羽的前两个条件对于曹操并不难,但是关羽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却是十分苛刻的,曹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权衡居然也答应了。

      当关羽暂降曹操以后,曹操对关羽可谓恩惠不断,尤其是当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曹操居然表奏天子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其主要用意还是想真正留住关羽。但是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毅然选择了离开。而曹操呢,见留关羽不成的时候,也没有反目,反而以关羽的人格魅力教育自己的文官武将,并赠送关羽路费、战袍,当得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不但不怪罪,还送来文书下令各个关口继续放行。曹操明明知道,关羽此去无异于放虎归山,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对关羽当初提的三个条件做到了不失信。

      对于关羽而言,我认为,曹操能够容忍起斩杀自己的将佐而不予追究,任其闯关杀将寻找刘备,是曹操对他施与的巨大恩惠,而且这种恩惠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关羽是一个义重如山之人,知恩岂能不报,于是在后来曹操兵败赤壁走华容道的时候,关羽被曹操说动,为了报答当年的恩惠,超越了派别之争,义释曹操。

      从曹操与关羽之间的交往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除了讲求诚信之外,还要讲究施恩与报恩。俗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有效的方式帮助别人,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受到帮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干尽坏事,他就会逐渐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成为过街老鼠,无论是谁,都是如此,小人物如此,大人物亦然,中东和北非那两个所谓枭雄的最终结局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说,知恩要图报,施恩方有报。

品读《三国演义》(14)隆中对之憾

      《隆中对》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诸葛亮向对其有三顾之恩的刘备所阐述的建国方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打天下所依据的战略决策也以此为依据。

      那么,《隆中对》到底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建国方略?它后来为什么没有帮助刘备一统天下、匡扶汉室?其中存在哪些遗憾之处呢?

      我认为,《隆中对》只是一个一厢情愿式的建国方略,虽然诸葛亮隐居隆中,胸怀天下,但是他只是根据自己对天下大势的预测而对刘备建国进行了规划,至于对实践《隆中对》战略过程中存在的变数并没有进行认真的考量,所以它只是一个一厢情愿式的方略。既然《隆中对》只是凭一个的思维对天下大势进行得预测和规划,它势必就会存在遗憾之处,正是它存在的遗憾之处导致后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达到诸葛亮的预期目的,刘备没有夺取天下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隆中对》在执行过程中的遗憾之处是什么?我认为,关键症结在荆州之变。诸葛亮认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刘备)。当刘备墉有了荆州之后,诸葛亮认为继续实施《隆中对》建国方略的基础已经稳固,于是建议刘备在庞统的辅佐下入川,他率领一部分人马镇守荆州。这本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好景不长,一个重要的事件突然发生,也就是庞统身死落凤坡,刘备身边没有了得力的助手,何以继续夺取西川?紧接着诸葛亮决定入川协助刘备,这对于实践《隆中对》战略决策又是一个重要关口。因为诸葛亮入川之后,何人镇守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时候,一个决定给荆州之变埋下了伏笔。

      是什么决定呢?就是关羽留下镇守荆州。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了如指掌,为了使关羽发挥长处,避其短处,临行时给关羽八个大字: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可见诸葛亮用心之良苦。但是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关羽在执行过程中,一个变数继续为荆州之变添加了砝码。这个变数就是孙权想结好关羽,让其子娶关羽之女,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继续执行《隆中对》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关羽此时却抛出了“虎女不嫁权(犬)子”的恶语,这一决定激怒了孙权,直接导致对荆州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后来魏、吴合谋取荆州、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留下了伏笔。后来,当关羽开始奔走于魏吴合谋战略的棋盘之上时,虽然创造了攻取襄阳、樊城、水淹七军、活捉于禁、刀斩庞德的功绩,但是当孙权派吕蒙袭取了大后方荆州之后,也就最终决定了关羽败亡的命运。

      关羽败亡,荆州被袭,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关键环节已经丧失,又何谈“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呢?更何况,荆州之变,关羽败亡之后,张飞遇害,刘备倾全国之兵伐吴,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导致蜀国大伤元气。这也为《隆中对》战略决策的失败增添加了砝码。

      因此说,《隆中对》的最大遗憾之处就是荆州之变。

      谈古论今,任何一个战略决策都必须以发展的形势为依据。一成不变,不是真理,不断完善,才是智慧。

品读《三国演义》(15)孔明之败笔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所占的篇幅非常大,作者通过大量的笔墨将其刻画成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几乎完美无缺的人物。那毕竟是作者的初衷而已,诸葛亮再完美,也无法掩饰他在27年来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的几处败笔。

      我认为,正是诸葛亮的几处败笔才是导致《隆中对》决策最终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那么,诸葛亮的败笔体现在哪几方面呢?我认为,主要有三处。

      一、派遣关羽镇守荆州。这是导致荆州之变的祸根,也是导致《隆中对》决策未能实现的关键所在。具体细节,在《<隆中对>之憾》一文中已经进行了阐述,本文不再赘述。

      二、派遣马谡守街亭。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在事关全局的重要隘口----街亭的防守上,居然派上了连刘备都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虽然在马谡出征前,诸葛亮一再叮嘱其要当道扎营,结果,自作聪明、刚愎自用的马谡没有执行诸葛亮的战术,在山上扎营,导致最后街亭失守,尽管诸葛亮上演了“空城计”退吓司马懿大军,但是一出祁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仍然功败垂成。

      三、错误对待魏延。魏延真的是蜀国叛将吗?非也。从书中可以看出,魏延归顺刘备是真心实意的,但是诸葛亮在魏延刚刚投到刘备帐下时就要将其斩首,这实在令人费解,也给魏延施加了压力,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是魏延并没有对刘备产生异心,跟随刘备以来,屡立战功,当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以后,魏延被委以重任,成为蜀国的封疆大吏,足见刘备对魏延的器重,然而,当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掌握了蜀国的实权,于是又开始对魏延采取不公正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魏延兵出子午谷战略不屑一顾,直接否决。事实证明,这次否决是个错误,不但是魏延有此想法,就连后来的司马懿都认为如果兵出子午谷,长安早就被蜀国占领了。二是在留遗嘱的时候斩杀魏延。魏延身为蜀国大将军,一直受到诸葛亮的弹压,韬略不得施展,而诸葛亮在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魏延提出继续北伐,我认为,魏延说出这句话并非造反,身为大将军,理所应当。但是被诸葛亮认为是造反,于是和杨仪、姜维、马岱等人设计了一个圈套,最后将魏延除掉。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其“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光环背后也存在着相对较小的阴影。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