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北京老百姓 //www.sinovision.net/?544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来自中国的真实声音--欢迎转载,无版权限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个美国“经济学家”是怎样为中国耕地问题出谋划策的?

已有 1220 次阅读2011-6-17 04:25 |个人分类:中国改革|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请各位看看下面一段话:

“18亿亩农用土地红线,给各级政府限制房地产土地供应提供了借口,其结果是抑制房产供应。一方面,科技发展使每亩产量不断上升,耕地面积的含意跟原来不同,18亿亩地红线是过时的观念。在历史上,中国的人均农耕地面积从来没有今天这么低,但是,粮食安全问题也从来没有解决得像今天这么好,为什么?除了杂交农作物使产量大增外,也有温室生产带来的产量革命。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确不是中国的优势,在全球化的今天,既然别国的生活用品可以依赖中国制造,中国的部分粮食需要为何不能从土地资源更丰富的巴西、美国进口呢?再者,如果自然土地实在供应不够,也可以通过把一亩地盖成50层楼、每层都人工种上粮食,那不是把一亩地变成了50亩地农田了?以此推理下去,5亿亩农地不是可以人工变成20亿亩种植地用了?所以,18亿亩红线是基于过时的观念和理解,应当放弃。”

注意,说这话的不是臭名昭著的茅于轼。尽管这段话中有一部分内容与茅于轼的说法有雷同之处,即都反对中国为耕地面积画红线,都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中国粮食不够吃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但这段话的后一部分更有创意,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他的身份,会以为他是一个科幻作家,他竟然能想出向空中要地的办法。当然,此人的数学似乎有些问题,因为按照1亩地变50亩推理,5亿亩不是变成20亿亩,而是变成5亿亩×50=250亿亩。这就不仅是中国够用,整个地球人都够用了。

另外还要注意,这段话不是作者开玩笑的话,而是正儿八经在凤凰网写的文章中的话。文章的作者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华人经济学家”。用“百度”搜索一下,就能能查得出此人的下述经历和显赫身份:

陈志武:1962年7月生于湖南茶陵,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去美国留学,放弃了攻读7年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并于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1990-1995年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助理教授;1995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97年升为金融学副教授,1999年转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美国Value Engine 公司创办人,美国Zebra对冲基金公司三大股东之一及首席投资经理。

此外,还明明白白写着:国籍 中国。

但是,像杨恒均以澳大利亚国民冒充中国国籍一样,此人也把我们忽悠了。他是华人不错,但他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美籍华人。他是个效忠美国的美国人。按照一般规律,那些加入美国等西方国籍的原中国人都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外国国籍,但陈志武为什么像杨恒均一样冒充中国人呢?原因也是一样,即以外国人身份给中国出主意容易引起人们警惕,而以中国人身份则容易受到中国人的信任。这是陈志武掩饰自己真实国籍的重要原因。

陈志武真如网络上介绍的那么著名吗?我国学者孙锡良曾委托在美国的友人查证了一下陈志武在美国的真实学术地位,结果是:他在美国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普通教授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经济学家,没有任何理论上的新成就,更谈不上在美国的主流地位。这样一个人近几年被美国有关方面重点包装一下就“著名”了。美国有关方面为什么要“包装”他,因为他有利用价值。

陈志武长期居住和工作在美国,但时刻关注中国,常常写文章唱衰中国,说中国经济、政治要崩溃等等。他的文章主题和基本主张有三:一是丑化中国国有企业,主张全部私有化、私分;二是丑化中国政府和事业单位,主张私有化、私分;三是丑化共产党的领导,主张将共产党赶下台,建立他心目中所谓的美式民主政治。但是他身处美国,以美国人的身份来忽悠中国,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他去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始零距离接触中国、中国人并忽悠中国了。从他的全部主张看,他与茅于轼别无二致,但是茅于轼“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何况茅于轼名声太过不堪,在中国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他陈志武则是个60后,又具备“海龟”光环。于是他接替了茅于轼,加入了北大光华经济学院张维迎的队伍,开始了他推进中国“变天”的大业。

我的上述判断决没有给他乱扣帽子,他自己一不小心承认了他究竟是为谁服务的。日前刘仰写了《陈志武是美国利益的维护者》一文加以揭露。文章介绍了我国军事战略学者乔良与陈志武的一次对谈情况。在乔良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前,陈志武知道自己搞掩饰无用,说了许多实话。譬如他说:“我发现太多中国人总把美国看成圣诞老人,期待美国充满仁慈和无私,总觉得美国作为世界上民主、自由、人权的最主要倡导者,怎么在涉及到利益时那么赤裸裸地给我们施压,要那么多东西?好像美国人也没像我们原来想象的占住了道德制高点。美国人怎么想?他们会认为:争取、保护自己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的权利;要我们没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像圣诞老人一样去全球送礼物,那不可能!”当然,作为一个已经效忠美国、加入美国国籍的前中国人,陈志武来到中国,当然也不是为中国的利益服务的,也不是像圣诞老人一样给中国送礼物!当乔良说到中国购买的数量巨大的美国国债面临贬值、并将导致美国的信用降低时,陈志武理直气壮地说:“你可以因此对美国的信用打折扣,但任何债权契约中都包含发债方违约的隐性权利”。看看,陈志武维护美国利益真是毫不掩饰,竟认为美国如果赖账也是美国的“隐性权利”--即美国有权赖账。

刘仰的文章还揭露了陈志武的无知。例如,陈志武说:“中国在宋朝就推出交子,推出纸币,但基本上在宋朝以后就没再用过纸币,明朝又试过,还是失败了,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才重新推出纸币”。为何说陈志武无知呢?陈志武说“基本上在宋朝以后就没再用过纸币”,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纸币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敢冒着生命危险拒绝支付使用,……用这些纸币,可以买卖任何东西。同样可以持纸币换取金条”。虽然元朝也有铸币,但是,自忽必烈决定使用纸币后,元朝政府自始至终是以政府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如果对元朝大量使用纸币这个简单历史事实都不知道,虽然我们可以原谅一个美国人对中国历史的无知,但我认为,这个美国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指手划脚,基本上不能采纳,只能做反面参考。

总之,陈志武虽然也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但他决不是美国的“白求恩”。有位凤凰网网友说得明白:陈志武的问题,不是幼稚,也不是无知,看陈志武的履历和言行,太符合老米“经济杀手”的描述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