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求是》刊文称国进民退现象有必要 不应该大惊小怪
我国经济私有化思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它们以新自由主义、“经济人”假设为其理论依据。经济私有化思潮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一是鼓吹私有制优越及其永恒性;二是污蔑或否定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诸如宣扬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鼓吹“国退民进”,污蔑国有经济效率低下,以反垄断的名义要求取消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等等。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经济私有化思潮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一些人鼓吹经济私有化,否定和攻击国有经济,决不是简单的学术之争,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推行经济私有化,实质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近年来,中央相继提出要加强“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研究,其中都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而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同私有化、单一公有制划清界限。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主张搞单一公有制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而由于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私有化思潮则在一定范围内蔓延和泛滥。因此,自觉抵制和反对经济私有化思潮是当前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对我国经济私有化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进行分析,以使大家对这一思潮有着清醒的认识。
一、我国经济私有化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核心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但经济改革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会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带来影响。就经济改革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制度层面,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将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将分配制度从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二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上,理论界出现了分歧和争论,其中经济私有化思潮经常干扰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
我国经济私有化思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从国内背景来看,一方面是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一部分人主张通过私有化全盘否定我国原来的所有制结构。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搞单一的公有制,这种所有制结构有它的历史由来,但它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要求。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必须对原来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核心部分,因为它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什么样的经济制度问题。在对待所有制结构改革这[url=/company/data/news/2254.shtml]一重[/url]大问题上,大部分人主张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同时为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也有一部分人主张通过搞私有化对原来的所有制结构进行全盘否定,即以私有制来代替公有制,经济私有化思潮就是后一部分人思想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公有制能不能同市场经济相容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天生派,主张搞市场经济应该走私有化道路。这种否定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言论在今天仍然盛行。
从国际背景来看,由于新自由主义的泛滥,经济私有化的思潮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这时主张国家放松管制、恢复经济自由的新自由主义走向前台,并使资本主义国家很快走出了困境。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发展,新自由主义对世界各国影响日益加深。许多国家按照新自由主义给出的“药方”对经济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新自由主义在经济理论方面,主要是否认公有制(对社会主义国家是如此。对不发达国家,则是否定国家所有制),大力宣扬私有化。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要使自由市场经济有效率地运行,就必须严格界定与保护社会经济中的各种产权。只有产权界定清晰,其归属和自由交易受到保护,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的最优化行为才能推动整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效率”,否则市场是无法运行下去的。新自由主义者还认为私人产权比公共产权具有更为清晰的边界,可以产生更强的经济刺激,能够更有效地运作。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把私有化当作发展经济的“灵丹妙药”,不顾一切地掀起了私有化运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这种经济私有化思潮给我国带来了深重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大肆宣扬经济私有化,各种经济私有化观点纷繁复杂。这些私有化言论有的是公开的、赤裸裸的,有的是隐蔽的、拐弯抹角的。综观这种经济私有化思潮的核心观点,表现为以下两种。
(1)鼓吹私有制优越及其永恒性。一些学者以“经济人”假设为鼓吹私有化寻找理论依据。“经济人”假设这一理论,主张人都是自私的,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利己主义者,换句话说,都是“经济人”,这是人的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必然得出结论:公有制是与人的本性相矛盾的,因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与人的自私本性相适应的是私有制,已经建立的公有制必须实行私有化。一些学者明日张胆地叫嚷:“我一句话就可以把共产主义驳倒: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断言“共产制度迟早会瓦解”,“私有制是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私有制度是唯一的选择”。还有人提出“人间正道私有化”、“私有制万岁”等口号。
(2)污蔑或否定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与直接鼓吹经济私有化的手段不同的是,一些人从否定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入手间接宣扬私有化,为私有化唱赞歌。他们找出种种借口来诋毁和攻击国有经济,其目的就是为搞经济私有化铺路搭桥。大致说来,他们诋毁和攻击国有经济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宣扬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有的人武断地认为只有私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容,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他们认为,产权清晰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而只有私有产权才能做到产权清晰。国有经济由于所有者产权不清晰,因而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要搞市场经济,唯一的选择是私有化。二是鼓吹“国退民进”。有的人以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不相容为理由,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国有经济应该逐步退出,由私营经济取而代之,即所谓“市场经济增长一份,国有经济就萎缩一份;市场经济建成之日,就是国有经济消亡之时。”有的人还借口中央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之机,鼓吹国有经济应该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有、民营”企业,这种“改制”实际上就是把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就是搞私有化。三是污蔑国有经济效率低下,否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的人趁我国国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营状况不佳之机,大肆炒作国有经济效率低下,说国有经济没有私营经济效率高,国有经济没有发展前途。四是以反垄断的名义要求取消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有的人趁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之机,宣扬国有经济为“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为“垄断企业”,竭力攻击、污蔑国有经济的存在是与民争利,他们在反垄断的幌子下,要求“国退民进”,还“利”于民。此外,有的人还以其他种种借口竭力污蔑、攻击国有经济,似乎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感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