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最近特地在百度百科查了几个文人最爱嚼的几个词汇:公民社会、宪政主义、共和主义。查完之后的感受就是,真懂得这几个词的含义的人太少了。
而且能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讨论这些问题的人,万分之一的概率都不到;大多数就是很感性,说句难听话说,丧失理智的借这几个似懂非懂的词汇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有几个人有政治头脑?有几个人属于政客级别的?
其实一个都没有。但都很个性的理解这几个词汇。不许吗?完全可以。但如果真这么干,成为普世价值观念,那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政治,加入个人因素和感情,做为个体感受,可以尊重其存在;但是做为普世概念推广,就很有些强加于人的意思了。
那另一个人来说,我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跟其不一样,当然在不一样环境当中成长起来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是有区别的;认识世界和研究世界的方法也不同;但并没有绝对对与错的概念,做为个体,允许这样的不同存在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不同强加到另外一个身上,就很不应该了。
这时候不能说,我这是为你好,你怎么不领情呢。
其实,真正的为对方好,恰恰是给对方自由,尊重他与你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世界才是有意义的;从这点上说,中国政府的一个政策,就是每个国家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别的国家不能干涉;这个政策是有积极意义,也是尊重对方的意志和领土主权;西方政治的本质是利益为主的概念,这个和资本意志有一定的关系。
文人和知识分子的政治概念,更是小资的无病呻吟的个性情感的表现;并没有实质概念;西方经济与西方民主更多的是强调个人价值和个性体验,这些在我看来在文艺创作、信息传播的应用上是有特色和价值的;但这也仅仅是个性特点;万万不能将个性体验的东西上升为公共价值观念和公共准则,这就是不民主,有强加于人的意思。
个性体验的东西上升为公共价值和公共准则一定会产生冲突;这就是文人谈政治基本不靠谱的原因所在;我实在看不懂政治书籍,也不会鼓捣名家之言,但是我认为政治不是书本名词的左右摆放问题,而是相当的务实,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中国缺少懂政治的人,缺少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更没有人仔细来研究信息时代的政治框架建立和传播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