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北京老百姓 //www.sinovision.net/?544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来自中国的真实声音--欢迎转载,无版权限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援助欧洲,中国就要国将不国吗 

已有 2297 次阅读2012-3-5 03:58 |个人分类:国际政经|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评《援助欧洲,中国义不容辞》  

                    Zhang88  

   

   

中国是否应该援助欧洲。这个话题前一个阶段已经有过深入的讨论,多数的意见是,中国是否出手,怎样出手,完全应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加以考虑。但是,对此有人却死活也不能同意,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坚称,“援助欧洲,中国义不容辞”。也就是说,如果不援助欧洲,中国这样一个号称是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就连起码的“义”都没有了。这种论调,见之于《环球时报》32日题目为《援助欧洲,中国义不容辞》的文章。  

    这篇文章以三个方面的理由论证了中国之所以“义不容辞”的原因:其一,欧洲是中国的朋友;其二,欧洲是中国最好的合作伙伴;其三,欧洲是中国的老师。因为欧洲是朋友是伙伴而且更是老师,所以该文断言,“中国不仅一定要救援,而且来不得丝毫犹豫和迟疑”,基本的意思是说,中国完全应该两肋插刀,为了欧洲这位朋友、伙伴和老师而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笔者不屑于同该文去争论欧洲到底是不是中国的朋友,到底是不是中国最好的伙伴,到底是不是中国的老师,也许,在一些中国人看来,欧洲对于中国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些,所以,别说有人管欧洲叫朋友、伙伴和老师了,就是叫亲爹叫亲爷叫亲祖宗,也并不值得奇怪,谁愿意叫尽管叫好了,这是个人的自由。但是,笔者所不能同意的,是该文把中国演绎得极其不堪,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欠下了欧洲的恩情,应该报恩。  

    该文声称:“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中,欧洲国家当初曾经慷慨出手,给中国提供大量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援助。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将心比心,在欧洲遇到暂时困难时,中国理应出手援助。”  

    第二,欧洲是中国的老师,崛起的中国现在还离不开这个老师。  

    该文声称:“欧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扮演着‘老师’和‘师傅’的角色”,“现在“老师”遭受金融、经济方面的困难,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应当积极主动支援,这不仅仅是个报恩的问题,而且也是中国新的机遇与挑战的机会:中国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离不开欧洲这个‘老师’的帮助”。  

    第三,如果不帮助欧洲,将来中国就要糟糕。  

    该文说:“中欧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中国的援助正是巩固这种伙伴关系大业的最好贡献”,“如果将来中国遇到类似困难时,欧洲不会见死不救,遇难不帮的”。这话的意思反过来说局势,如果这时中国知恩不报,不帮助最好的伙伴和老师的话,那么将来欧洲对中国就会“见死不救”,就要不帮助中国了。更要紧的是,该文警告说 “如果欧元崩溃,中国的经济将受重大冲击”。  

    罗列到这里,笔者不禁慨叹:这一煌煌大作真是通篇都洋溢着哄骗和拉拢、利诱与威胁。如果从这篇文章的逻辑出发,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取得的成绩,无论如何也不是中国的成绩,完全是欧洲朋友帮忙、欧洲伙伴相助、欧洲老师教育的结果,中国的人民辛勤劳动、省吃俭用三十年奋斗在该文看来简直就都屁也不顶了。  

    这样的逻辑能够成立吗?  

    这样的逻辑,恐怕就算欧洲最贪婪、最自私的战略骗子也都无法说出口来。遗憾的是,这样的话却出自一个中国人之口,难道不足以令人拍案惊奇吗?  

其实,现在西方世界极其吹鼓手们之所以把眼睛盯住中国,无非是看中了中国钱袋。设想一想,如果中国仍然两手空空,会有那么多欧洲政客以及他们的狗腿子不惜工本、唾沫横飞地忽悠中国吗?  

《援助欧洲,中国义不容辞》一文也好,欧洲的说客也好,之所以要费尽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说到底,就是要让中国赶快掏腰包,“而且来不得丝毫犹豫和迟疑”。  

    但是,如果《援助欧洲,中国义不容辞》一文的逻辑成立,中国援助欧洲,甚至已经不是什么“义不容辞”的问题了。按照这样的逻辑,干脆地说,中国积攒的那点钱,根本就是人家欧洲的,中国应该赶紧双手奉上才是。否则,中国就是不够朋友、不讲义气、出卖伙伴、欺压老师,就要国将不国了。  

   

   

   

   

附:援助欧洲,中国义不容辞  

    欧洲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金融与经济方面的困难。到底要不要救援,如何救援,成为不少中国精英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以笔者之见,针对当前的欧洲危机,中国不仅一定要救援,而且来不得丝毫犹豫和迟疑,因为中欧是朋友、伙伴与师徒的关系。  

    第一,欧洲是中国的朋友。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中,欧洲国家当初曾经慷慨出手,给中国提供大量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援助。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都为中国提供了长期而优惠的低息或无息政府贷款。这些贷款覆盖各个领域,尤其是农业、乳业以及卫生、环保、教育等涉及中国民生的项目,使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由最低端短时间内跃为世界级大型供应商。中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食品工业、乳制品工业有如此质的飞跃,欧洲的帮助功不可没。虽然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已经达5000美元,超过联合国有关受援国的标准,但欧洲的不少国家依然在设法为中国的西部落后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优惠贷款。  

    将心比心,在欧洲遇到暂时困难时,中国理应出手援助。如果将来中国遇到类似困难时,欧洲不会见死不救,遇难不帮的。  

    第二,中欧是最好的合作伙伴。过去30余年中,欧洲与中国在技术交流、贸易金融领域的互惠合作堪称国际典范。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双方的伙伴合作关系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欧洲成为中国商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也成为欧洲产品最大的买方市场。双方贸易额高达万亿美元。双方从这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中都得到发展,这种伙伴关系不应当因为当前欧洲面临的金融经济危机而受到影响。中国的援助正是巩固这种伙伴关系大业的最好贡献。  

第三,欧洲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扮演着“老师”和“师傅”的角色。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就提出来“为未来投资”的大规模培训计划,从中国吸收众多各行业、各部门的精干人员到欧洲培训。现在“老师”遭受金融、经济方面的困难,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应当积极主动支援,这不仅仅是个报恩的问题,而且也是中国新的机遇与挑战的机会:中国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离不开欧洲这个“老师”的帮助。在许多领域,欧洲的技术水平依然领先中国。  

当前欧洲也正期待中国援助计划。中国要援助,但这种援助必须用在刀刃上,用在改善、推进欧洲相关体制的改革上,而不能滥用在维持少数欧洲国家“高福利”的债务上。中国的援助要做到“巧援助”,就是尽量避免风险,避免无用功。这就需要中国除了巧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之外,应当加强与欧洲央行的合作,巧用金砖国家的协调机制,集中力量解决欧债危机中最核心的问题:刺激市场需求,提出新的振兴经济计划,使老迈的欧洲重新启动其创新能力。  

为了吸引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欧洲不少国家真的是想尽各种方法招商引资。最近有不少民营企业家组团纷纷登陆欧洲。有的国家王室成员、首相等政府首脑亲自担当向导,热情接待来自中国的企业家们。有的提供免除一年租金的办公楼,有的提供数百张免费赴欧洲考察的机票,有的提供免费的法律、工商、税务方面的服务,实行类似中国的“一条龙”服务。欧洲从未像现在这样对中国企业开放坦诚。这正是中国企业融入欧洲市场的好时机。  

中国企业家目前在欧洲的“巡演”已经产生不小的社会反响。中国企业家们要认真兑现自己的承诺,切忌不能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更不能与各国领导人握手照相后就消失在公众视线之中,这样势必伤害到中国企业的根本信誉。援助不成,反伤自身,是中国企业家赴欧必须注意的要点。帮助欧洲脱困,是中国企业家的道义和责任。如果欧元崩溃,中国的经济将受重大冲击。(作者刘志勤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代)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