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看到香港記者黃筱筠分析報導說,蔡英文昨天(8月21日)一席“副手人選沒有候選人偏好的問題”,似乎透露出黨外人選可能性降低,黨內呼聲高的蘇貞昌、蘇嘉全機率將提高。筆者頗為認同這種判斷。但深感原文淺嘗輒止,意猶未盡。這裡試著進一步分析。蔡英文為什麼會選擇“雙蘇”,如果真的從“雙蘇”中二選一,誰更可能脫穎而出?各自出線的意義代表什麼?
像贊同該記者的蔡英文選擇“雙蘇”的判斷一樣,也同樣贊同其總結蔡英文這樣選擇的部份原因“黨內初選剛結束時蔡聲勢甚高,任何人當副手皆無損其魅力,經過這段時間,蔡的缺點漸漸顯露,選舉聲勢拉不起來,需要一位會炒熱選情,能夠領導選舉議題的“典型政治人物”,因此像是彭淮南、前“衛生署長”陳建仁等,就非最佳副手考量。”
的確,蔡英文目前的狀況,大大縮減了其出新玩奇的空間。時間拖得越久,這種空間越小。除了“雙蘇”之外,其他任何人選,只剩下新奇的震撼,沒有了加分的效果。蔡英文目前只剩下,“雙蘇”只大蘇還是小蘇之間選擇誰的糾結。
從目前蔡英文的言行看,蔡英文仍然沒有心意已決。但是如果真的要從“雙蘇”中選擇一個,那麼,就表示其自我的底氣和信心大失。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決定選擇“雙蘇”的話,早早宣佈,要比拖到月底宣佈要好。實際狀況是,逐漸走低的聲勢,讓其沒有做更多化妝和表演的心情和意義。如果和馬英九對決沒有優勢,就不能出新玩奇。這種風險不僅僅是讓其穩輸2012,更重要的是,會拖壞民進黨立委的選情。這種由蔡英文自己決定的副手,如果取捨太過另類但又無助選情。會讓蔡英文在選后,承擔比選擇雙蘇更多的壓力。
民進黨的整體選情和蔡英文的聲勢,讓“雙蘇”成了“不三”之選。那麼,蔡英文會更中意于誰呢?選擇大蘇和小蘇各意味著什麼?蔡英文選擇蘇貞昌好處有三。其一,蘇貞昌學經歷齊全,有過管理各級政府的經驗,民調和衝勁都足夠。可以彌補蔡英文之不足;其二,蘇貞昌和蔡英文有心結,唯有如此,如果蔡英文能夠主動示好,而且蘇貞昌也已經走低服軟。那麼蔡英文選擇蘇貞昌反而就成了一招出人意料的好棋。尤其是很多人在蔡英文副手方面猜東猜西,也尤其是蘇貞昌在反復強調不擔任副手之後。這種選擇會在泛綠陣營起到聲威大震的效果。其三,蔡英文輸贏都拉蘇貞昌下水。這樣會減輕黨內對自己敗選責任的檢討。
選擇蘇貞昌說明蔡英文自我判斷選情艱困,讓蘇貞昌不但凝聚和拉抬綠營人氣、還可故示自己大度,增加自己人格魅力,尤其重要的是,敗選之後,蘇貞昌和其他人都無話好說。留敗選後路的意味重。
選擇蘇嘉全,則是另外一種情況。首先,選擇蘇嘉全的優勢在於,蔡英文和蘇嘉全互動良好、配合默契。如果蔡英文能夠贏得大位。和這樣的人合作,比功高震主、桀驁不馴的的蘇貞昌要愉快得多。其次,蘇嘉全代表的是中生代,符合世代交替的理念;再次,蘇嘉全五都選舉中在台中市的表現,至少讓民眾認為,和蘇嘉全組合,可以在決戰大台中中獲利。最後,選擇蘇嘉全也有減低蔡英文2012敗選責任的壓力,儘管效果大大不如蘇貞昌。
穩勝和必輸的情形下,蔡英文都會也應該選擇蘇嘉全。穩贏,不必讓蘇貞昌撿了了便宜,特別是要彆彆扭扭地四年;穩輸,即便組合蘇貞昌也輸,那就不如借選舉拉拔蘇嘉全。
蔡英文究竟會選擇蘇貞昌還是蘇嘉全?現在當然無法得出結論。因為蔡英文仍然在糾結。也正因為糾結,她並沒有啟動黨內勸進蘇貞昌的程序。沒有這個,反復強調自己不當副手的蘇貞昌就缺少了參選的正當性。如果蘇貞昌被蔡英文召之即來,不但有失身份,也會被對手作為很好的攻擊的角度。而且精於盤算的蘇貞昌如果沒有足夠的勸進之聲,在研判蔡英文沒有勝選的情況下,也不必陪蔡英文趟這個渾水。更重要的是,在蔡英文宣佈副手人選之前,沒有大量勸進蘇貞昌的聲音,也不利於綠營動員,會糟蹋一鍋好材料。
蘇嘉全應該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蔡英文用起來也最順手,也最單純,容易被個派別接受。如果對蘇貞昌缺少公開的勸進動作,就是在送給選擇蘇嘉全的唯一正當性。
總之,筆者結論也是選擇雙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是蔡英文轉一圈之後的回歸,(參看拙作《蔡英文的副手與蘇貞昌的未來》)是對自己選情和信心重新檢視之後的結果。至於是選大蘇還是小蘇。要看蔡英文的氣度、對選舉的信心,對派系的操控程度以及和蘇貞昌溝通的程度。如果不勸進蘇貞昌而選擇蘇貞昌或者再選擇雙蘇之外的,比如彭淮南(彭淮南經濟巨擘的身份,和比較淡化的政治色彩,以及用過即可丟了無政治負擔是優勢,關鍵要看彭淮南幹不幹、蔡英文的誠意有多大)。蔡英文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甚至是不是她自己病篤亂投醫,也只好問她自己了。
畢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