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春节前后,年轻人话题最多的,也深感压力的是父母“逼婚”。说父母“逼婚是有点过了,做父母只不过问问或者亲自给自己介绍对象罢了。一些年轻人只感到被父母“逼婚”,但有没有反过来想想,父母为何逼婚,自己该不该结婚?为什么还没有结婚?自己究竟要不要结婚?终有一天会领悟到:幸亏还有父母来逼婚。
因为婚姻问题,许多年轻人过年时害怕父母问起,所以被称为最优压力的春节回家的内容之一。为了应付父母逼婚,甚至催生了“租借男女”假装对象的职业。站在父母的角度,不认为父母已经逼迫一些年轻人会到了弄虚作假的地步。其实,绝大多数父母焦虑自己大龄儿女没有对象,多一点点关心罢了。只要儿女积极去找,找不找得到是另一回事。相信做父母的不会不理解。之所以,认为需要弄虚作假哄父母开心,其实并非全部是为了父母开心,而是有些为了减少父母的聒噪,有些是自觉亏欠父母的临时举措罢了。
父母为什么关心自己的婚姻?一方面是物种延续的本能,一方面是为了早日享受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中国的传统的天伦之乐;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希望子女能够结婚,有个人照应。即便是不会那么快要孩子。
父母焦虑儿女的婚姻,一般都是到了结婚年龄,或者超过结婚年龄很多,做儿女的仍然带不回家男女朋友,也没有向父母说自己在找或者已有男女朋友。这种着急是人之常情。另外,从父母的角度说,儿女越大越难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们自然希望他们的婚姻早点尘埃落定为好。同时,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在适龄的时候结婚,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儿女结婚,甚至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帮助照料孙子孙女,为子女再扶持一程。
从子女的角度看,自己年龄到了应不应找对象?找和找不到是两回事。笔者周边认识的很多年过30的男士,和父母一起住,根本没有找对象的主动性。平时宅在家里,父母介绍对象也爱答不理。父母不着急是假的。为什么不找对象和尽快结婚?除了积极找找不到的,很多人对结婚不积极是因为自己沉湎于自己营造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小世界。结婚高昂的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结婚后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他们惧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剩男剩女中,发誓终身不婚嫁的并不多。他们只是得过且过。有结婚条件的很多人当中,是和父母在一起的。这让人想起美国的一个电影《发射失败》该电影尽管拍的故事性、艺术性都很一般。但反映的却是中外共通的问题:害怕结婚和“啃老”。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父母似乎更有过问子女婚姻大事的资格。只要没有结婚,父母对子女一直是关照的(结婚之后也仍然关照),不像欧美18岁之后就能够真正地独立。中国的剩男剩女18岁之后不能自己独立,结婚又不能完全不依赖父母。父母有权利参与和督促子女在子女和父母都合适的年龄结婚。因为,一生不结婚父母固然是发愁;3、40岁再结婚,父母无论是操办婚姻还是帮助照顾自己的子女,都会更加力不从心。如果有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人生真不需要父母管,就应立即去掉父母的任何接济并能够按时尽自己赡养父母的责任,不管他们需要与否。
在“逼婚”方面,无论年轻人之间传得压力多大,笔者始终都站在父母这一方。凡是能够“逼婚”的父母,都是真正关心自己子女幸福的父母,即便有极个别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得当。你得庆幸,还有父母的“逼婚”。这暂时对自己也许是压力,但毕竟是要面对的人生历程。父母在能够婚嫁生子,将这份快乐与父母分享,是多大的幸事。“子欲养,而亲不待”用到婚姻方面仍然使用。怕被逼婚就主动点,将自己的努力让父母看得到。政府在减轻年轻人结婚成本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台湾等地对婚育都有很好的鼓励政策。而在大陆,特别是限制农村结婚的彩礼不断攀升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主管精神文明的部门,与其用弄虚作假的不文明的形式通过大量的文明单位或文明城市,不如花费更多的精力推行良风民俗上。让结婚变得不那么物化和艰难。
亲妈的婚姻观概括起来无非是:要找对象、能找到对象、对象最好是异性的。所有未婚的适龄男女应该感谢还有父母来逼婚。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在相互交流父母逼婚的时候,一丝丝压力之外,更多有撒娇和甜蜜的成分。
毕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