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从“九二共识谁的罩门”看台湾对民调的操弄
毕殿龙:从“给100万要吗”看台湾民调的荒腔走板
据东森新闻云报导,24日,曾是台北市长柯P头号大将、又被竞选2016大位的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看重的姚立明,举办民调记者会,直接点明两岸牌已经不是蔡英文的障碍,若蓝营持续打两岸牌只会输掉选举。姚立明的结论其实不用看两岸关系怎么样,以民进党蔡英文目前的气势,从任何一个角度去做民调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关于两岸问题设计的民调,就像问大家“给100万要吗?”一样,有很大的偏见和误导性。这并非可以忽视和回避两岸政策的理由。
台湾国会观察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姚立明,在“两岸关系与大选民调记者会”指出,有74%民众知道两岸皆以“九二共识”作为发展关系的基础,不过却只有38%受访者支持政府未来继续以此维持两岸关系。另外同样也有近7成的民众赞成蔡英文提出的“维持现状”说。
这种民调先不说样本的问题,只就问题的设计和做这些民调者得出的结论,已经有了偏执和玩弄民调的意味在里面。
首先,从其给出的民调数据颇和结论为矛盾的结论,就知道问题设置的不合理甚至有意的误导。一方面,民调说,74%民众知道“九二共识”是两岸发展的基础,也有近七成的民众支持蔡英文“维持现状”说。如果民众都知道“九二共识”是维持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难道民众没有兴趣知道蔡英文对待“九二共识”正面的态度?或者,如果没有“九二共识”蔡英文会以什么继续维持两岸现状?也就是说,民调问题的设计如果科学和公平的话,至少有一题问问和这有关的问题。
该民调有失公允象是为某些人避重就轻量身打造的一样。尤其是显然在大多数都认可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的前提下,却以民调的个别选项和特殊的问题设计,将马英九两岸问题的努力和成就极力淡化,深度抹黑和淡化朱立伦和大陆领导人的会面。所有问题的设计就像笔者几周前写的文章披露的台独人士,要用各种手法淡化两岸关系的成就,减轻民进党两岸论述的压力的阳谋一样。
其次,民调机构如果凸显自己的中立和科学,除了问题设计方面要全面科学之外,就是不应该带有更强烈的个人喜好情绪,更不应该轻易得出自己的结论。即便事后其他场合他人可以据此得出自己独立的分析和结论。但姚立明等人,一口一个“小英主席”亲昵地而不是“蔡英文主席”严肃正式的称谓来表示自己的中立性。
另外,国民党目前的气势,不用民调就能够知道,2016年即使是输,也并非输在两岸政策的不好上。而蔡英文即便赢,也是因为其两岸政策的模糊和欺骗性,让许多人认为其能够搞好内政的同时,也假设能够处理好两岸关系。维持“两岸现状”就是满足了希望民生变好,而两岸关系又不至于变得太差的多数人的诉求。姚立明等人也说,民众同样对蔡英文的“空心”模糊抱有疑虑。民调恰恰回避了关键性问题上,对蔡英文的如何维持两岸现状的疑虑的调查。就像猛然问大家“给100万美元要吗?”。显然,如果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要,但如果给出先决条件,也即包括违背道德、法律甚至付出自己甚至整个家族生命等各种不同代价才能够获得的话,人们给出的答案又会迥异。可见队问题不同设计是操纵民调的不二法门。
即便按照姚立明给出的民调和同意2016国民党赢的几率不高的分析,但也得不出2016大选,两岸问题就不是蔡英文罩门的结论。因为按照姚立明公司给出的民调,其中还有38%是坚定地以现行有效方式维持两岸现状的人存在。这和其他对蔡英文的模糊抱以幻想甚至不理解不同。有这38%的基础,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模糊自然就是她的罩门,也是国民党攻击的重点之一。用一份不科学的民调,想让国民党放弃自己最大优势,其倾向性可想而知。退一步讲,即便国民党2016选举失败,并不妨碍在选举中提醒民众,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模糊背后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危险性。选择了她,就要甘愿冒一定的风险,不要说言之不预也。
台湾许多机构经常做出各种各样的民调。在民调机构和媒体操控上,绿营显然比国民党特别是有政治洁癖的马英九更大胆和具有魄力。但无论姚立明如何解读自己的这份民调,不能只给出类似“给100万要吗”,而不是同时给出,要获得这100万,需要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维持两岸现状更要复杂。所谓两岸现状,都不是单方面的,是需要相关方具有共同愿望和努力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蔡英文一方面声称维持目前的现状,而目前的现状就是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她必须说明是否概括接受这个现状维持所必须的基础;另一方面,蔡英文又对民进党大佬说,维持两岸现状不和民进党的台湾决议文冲突。如此南辕北辙,民众更有理由让其讲清楚。即便这不能够左右大选输赢,但事关自己的选择和政治人物的诚信。任何赢了2016的一方,都无法回避两岸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任何要做这类民调的机构不应该刻意淡化和回避的问题选项。
毕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