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艺
术
家
陈克永,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1996年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栏目专题播放了《走进燕山峡谷--访青年画家陈克永》;
1997年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97中国画坛百杰画展“,被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
1998年10月北京荣宝斋为其举办了《陈克永山水画精品展》,同年创作巨幅山水画《春潮颂》悬挂于中南海接见厅,创作巨幅山水画《东海游龙》悬挂于天安门城楼贵宾厅。
其作品多表现于沉宏博大、雄浑壮观的气象,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北京市市政府创作多幅巨作,陈列于国家殿堂。出版有《陈克永山水画集》、《中国名家画谱 陈克永国家殿堂山水》、中国当代山水画坛10名家 陈克永作品》等多种画册。
气
贯
长
虹
盛
世
风
华
陈克永的山水世界
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中,自12世纪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画家的锐减,元明清山水画家心态的变化,最终山水画由雄转秀,极少有势足力大的精神灿烂之作。直到改革开放,对传统的反思,以及重振民族雄风的壮志,才造就了一些用复兴五代、北宋大山大水的传统,以弘扬民族精神的画家,陈克永则是为数不多的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以古法变我法,在法度谨严中求法外之法的机趣天然,用严谨写实的笔墨语言,创造了以北方山水真景为母题的纪念碑式的作品,浑厚雄强,波澜壮阔,无愧前人。
陈克永的山水画,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他的国家殿堂山水。20多年来,陈克永怀着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追求艺术的赤子之心,以及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敬仰之情,把家乡的山画进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他说:“家乡的山是我最熟悉的,画起来也最有感情。燕山的特色是布满斧劈皴,充满北方大山大水的雄浑博大和苍茫气韵,我要用笔提炼出这股精神之气。”一幅幅巨作,无不令人震撼,这亦是他回报家乡、祖国最好的礼物。
陈克永的国家殿堂山水画的成功,首先表现在他的境界创造上。前人曾有“写境”与“造境”之分,而他已出乎“写境”,入乎“造境”,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他拉近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开拓了山水画内涵与外貌的新天地,凸现出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的意象特征,俨然一派雄浑豪迈的气度。其次,是在镜象上统一了大美与充实。大美其实很难描写,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在视觉形象上处理不好就会流入空泛,然而陈克永却辩证地领悟了“大美无言”与“充实之谓美”的关系,把象雄、境阔、势长、质实等因素成功的统一起来,雄浑朴茂,气象万千,令观赏者在仰望群山之时,就像欣赏北宋范宽的山水画一样,产生“远望不离坐外”的惊叹。
著名美术史学家薛永年老师,这样评价陈克永的艺术:“他的许多作品,以大山为主体,层峦叠嶂,云涌泉流,唯独不见人物,然而那杳无人迹的高山大壑已经人格化了,分明焕发着饱满昂扬的人文精神。可以想见,在陈克永的观念中,丝毫没有西方画家‘主客两分’,有的只是中国画家的‘亦物亦我’和‘天人合一’。他无论画‘阅尽人间春色’的莽莽燕山,还是画茫茫瀚海上的铮铮古木,抑或是画自天而落的滔滔黄河,都深情地注入了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感奋,都寄寓早已融入高山巨川、大漠长河中的古老而且充满生机的民族精神。”
国之盛世、民族之复兴,需要雄浑深沉、正气浩然的艺术,同展辉煌。陈克永那天高地阔的境界,排山倒海的气势,拥抱时代的大视野、大气象、大制作,熔铸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朗朗乾坤的中国气派,势强境阔,蔚然大观矣。
作
品
欣
赏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