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艺
术
家
刘万鸣 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民盟盟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曾举办个展数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单位多次收藏,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老故事频道、山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以专题的方式都对其艺术成就有过详细的报道。
中国画获奖:
1999年《秋林澄怀》获“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大展”∕铜奖
1996年《观禅》获“中国佛教人物画大展”∕优秀奖
2000年《秋月浩荡图》获“世纪·中国风情文化大展”∕优秀奖
2001年《秋日猿声》获“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1年《猿声图》获“2001年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200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铜奖
2002年《秋韵》获“水墨画大展”优秀奖
2003年《观秋畅神》获“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优秀作品奖
2004年《碧空无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4年《宋词意系列》获“第十届全国美展”天津展区∕银奖
2004年《碧空无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天津展区∕银奖
2004年获天津青年美展金奖
2005年获中国国学研究会主办的大展/金奖
2005年《灵猿》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佳作奖
2005年《猿声图》获“中国书画名家大展”∕铜奖 等
2007年《寒林图》入选“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14年获国际和平艺术大奖/金画笔奖
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刘万鸣精品展
作品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等学术大展
出版著作:
《中国画论》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画论》河北美术出版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教材)
《刘万鸣画集》
《刘万鸣作品集》
《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刘万鸣》
《艺术典藏——刘万鸣作品》
《画道文心——刘万鸣·书画小品选》
《画道文心——刘万鸣·书画小品选二》
《刘万鸣作品》
《水墨精神——刘万鸣作品集》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精品集——刘万鸣》
《学习中国——霍春阳 刘万鸣作品集》 二十余部专著等
知
黑
守
白
高
古
静
寂
刘万鸣独特的画虎风格
著名评论家刘曦林说:“刘万鸣喜欢画较大的动物,营造了文人眼中的动物世界,得到了大众的欢迎。” 此前刘万鸣所绘动物以猿、猫、鼠为主,而近来刘的几幅画虎新作引人注目。
要分析刘万鸣的画虎作品,首先要从其的创作理念出发,刘万鸣的绘画理念上尤其看重对传统的继承,他认为在继承优秀的传统以后,才有资格谈创新。刘万鸣如是说:“研习传统,即接汉唐雄奇博大之风范,体现我中华民族深沉包容之气概。大气磅礴。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承袭宋人华妙深邃之技法,写尽自然之神韵,尽精微,致广大,写真入妙,写意入理。”
纵观中国绘画史上的画虎篇章,在秦代,虎的形象常用于雕刻绘画。到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都发现有虎的形象。这时的画虎艺术已由单纯地描绘虎的形象发展能描绘相关故事情节,并提出了不能“谨毛失貌”的理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记载可知两晋画家卫协曾作《卡庄子刺虎》。南朝梁时画家张僧睬曾作《吴主格虎图》。这些画作虽已失传,但是从题材推测刻制,画家很有可能已能进一步描绘老虎的生动情节了。此外,佚名艺术家们还在北魏、西魏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留下了宗教故事中有关虎的绘画形象。到了唐代,画种开始分类,并出现了各事专长的画家。但画虎的画家寥寥无几,仅相传画家李渐善画虎。及至宋朝,画虎的画家亦不多。据宣和画谱记载,唯有赵貌躁、包鼎而已。到了清代,郎世宁善画虎,中西合璧的画法的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可知,中国历朝历代的虽有画虎传统,在清代以前流传至今的作品却寥寥无几,师法古人并非易事,而清代以传教士画家开拓的中西合璧的画风也非刘万鸣所提倡追求的所在。
因此刘万鸣的几幅画虎新作不是具体师承历朝历代的画虎传统,而是鲜明地延续着刘万鸣一贯的新韵画风——知黑守白,高古静寂。线条简洁舒朗,造型超脱雅致,尤其是在单一的墨色中分出浓淡干湿、深浅清浊,在朴素之中穷尽虎之风韵,实为精妙。
刘万鸣擅画山林飞走,写生与写意并重,以写生的观点探讨画作中的树木、走兽、草石等物象的技法表现和情感描写,灵活运用工谨与粗放的笔趣,以丰富而写实的用笔将各种物象的质感、量感逼真的表现出来,使得画中物象皆有可触可摸的感觉,达到写生的高超境界。此特点在几幅画虎新作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几幅新作多是小幅作品,以山石树木为背景,每幅作品配以一只虎。画历经风雪岁月的古树,“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耸立于“土石不分”的平野坡坨上,劲健沧桑,树干扭曲,枝梢摇舞,荒寒而壮美;而几幅作品的虎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变化多端,颇有神韵,透出精灵野逸之气。在全景式的构图中,目光凝聚处神采盎然。画中各个意象的画法在写实中富含着浓厚意趣,姿态生动,而画中的各种意象基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摆脱了图案式构图的羁绊,详尽自然。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