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杨林川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533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保存想要保存的记忆,讲述想要讲述的故事,说出想要说出的话语。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说佛(原创)

已有 2029 次阅读2011-11-7 12:15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一)

佛说:不贪、不欲、不妄语、不淫邪、不慎、不怒、不悲、不喜,四大皆空,是为佛。

也就是说:你只要作到绝对的冷漠,只要把自己看成象一块石头一样无知无觉就达到佛所要求的境界了。

于是常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镜头:男人要出家,妻儿上前拉手牵袖,哭哭啼啼。男人却视而不见,目光呆滞且冷漠,双手合什,口中只念一句:阿弥陀佛!

当了和尚,下山化缘,见一农妇,合掌道:“施主,求施舍些吧!”倘若那农妇不与,便发恨道:“今世施舍于佛,来生便得福缘,今生若不施舍,恐来生受困!”一句话吓得农妇面如土色,忙拿钱粮与他。

回到寺里小和尚一看,喜道:“师父!这几天我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老和尚慎道:“你高兴什么?出家人讲究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难道你这么快就忘记了?”

小和尚大惊道:“师父!佛还说了不慎不怒来着!可你现在慎怒了!”

 

(二)

我问佛:“拜佛之人在您眼里就如同一帮小孩子,平日里随便作为,毫无顾虑。一旦闯祸了,就来拜佛。他们拜佛并非为了忏悔,而是为了让您帮他们解除祸患。等拜过之后,却又恣意行为,有了问题再来拜佛。是这样吗?”

佛说:“不然!拜佛之人分三类:

一类是如你所说;

二类是想让佛帮助他们满足他们自己无休止的欲望。这类人一边拜佛,一边继续作他们想要作的事,至于他们所作事情对别人有什么不良影响,他们不会放在心上的。如部分工程承包商就是这样,一方面拜佛,工程动土不忘烧香,然而却苛刻工人,狠心克扣工人工资。

三类拜佛之人不光是拜佛,他们还把佛当成自己的老师,学佛的言行思想。这样拜佛的人,才能算是领悟到了佛的真意啊!”

 

(三)

当我挥汗如雨劳作在工地,偶尔还受伤,佛在云端望着我微笑;

当我有一天突然发迹成为富翁,去到佛前,看佛仍在对我微笑;

当有人身老病死,妻离子散,苦不堪言,佛在云端,还是只望着微笑;

5.12汶川大地震,死伤无数,举国哀悼,佛,仍然保持他的单一的微笑。

我问佛:“人间苦难,如何解救?”佛说:“此生祸福,为前世修造,无须解救,唯拜佛耳!”

地震到来,佛像也不免倾倒在地,看他表情,仍还在微笑……

不管世间风云如何变幻,佛,始终保持他那惯有的微笑,淡看芸芸众生。

于是我终于明白:佛的意思是,一切顺其自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杨林川 2011-12-19 01:11
礁石: 楼主说佛,只说了一半。
四大皆空,对;皆空即为佛,错。
楼主没有说对的,是关于生命的真谛。佛不是要你消亡自己,佛也不是跟你讨价还价的筹码。

佛要你明白你 ...
很可悲的是:人毕竟是人,而不是佛。人都难免有欲。
回复 杨林川 2011-12-19 00:55
方枪枪: 佛在笑,因缘和合。如果不是有贪欲还有对大自然的无情掠夺,天灾免不了,人祸可以免。例如,不贪,则有坚固的楼房。
佛在笑,他告诉失去亲人的人,这一世的因缘 ...
方枪枪你好。我回访过你的空间,你的言论很现实。前一阵子不知何故,我始终不能回复朋友们的评论。现在可以了。
回复 礁石 2011-11-7 13:03
楼主说佛,只说了一半。
四大皆空,对;皆空即为佛,错。
楼主没有说对的,是关于生命的真谛。佛不是要你消亡自己,佛也不是跟你讨价还价的筹码。

佛要你明白你的悲伤和痛苦来自何处,教你如何解脱。佛知道你做不到四大皆空。只是告诉你,悲伤和痛苦来自于你的欲望。

就像杯子里的水太多了。佛会说,把水倒掉吧。佛也明白,你一滴都舍不得。

但是佛还是劝告你,把水倒掉吧。

而人却要和佛讲,你这不是让我冷漠无情么。目地是拒绝倒水。还有人则去讨价还价,我“倒出一点水”,你赏我一番好运如何?

佛明白,你一滴都舍不得。所以佛只是简单的跟你说,把水倒掉吧。
回复 方枪枪 2011-11-7 12:50
佛在笑,因缘和合。如果不是有贪欲还有对大自然的无情掠夺,天灾免不了,人祸可以免。例如,不贪,则有坚固的楼房。
佛在笑,他告诉失去亲人的人,这一世的因缘结束了,亲人并不是远走,而是新的开始,于是失去亲人的人能够重新面对人生。

不悲不喜,临终一念,使死亡变得不再痛苦。
佛还认为,众生皆为父母,于是需要减少杀LU,佛认为,善男子善女子孝敬父母,救拨父母。于是出现了波罗门女救母,光目女救母,目建连尊者为了超拨亲人而供养十方僧众。于是有了盂兰盆节,佛教的孝节。

佛给了人这么多精神的食粮,世人却不知珍惜,反而怪佛不救,佛从来不能够救人,佛只能教人如何自救,决定自己命运的永远是自己,不是佛,佛法为师,佛陀慈悲,世间有人不解,佛还是微笑。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