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南来客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96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理发

热度 4已有 3328 次阅读2016-6-30 19:20 |个人分类:讲那过去的事情|系统分类:文学| 东方宾馆, 为人民服务, 广东人, 老百姓, 理发店 分享到微信

理发 (2016-03-04)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可谓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就这区区理发一事,便可略见一斑。

记得小时候,广州的理发店(广东人叫飞发铺)并没有现在这样分三六九等,基本上是高中低三个档次。各档次理发店按统一价格收费,明码实价,决不会“飞起来咬”(漫天要价)。高级的如东方宾馆里面那家,价格肯定要高些,平民百姓没事不会光顾。路边摊或小铺收费一毛,一般只管剪。剃头挑子剪发五分,洗头另加两分,水就那桶,洗百家头,除非哪个街坊行个方便让剃头师傅 – 俗称飞发(不是非法)佬换水。那年月讲为人民服务,另外人民的收入也比较地不是那么高,不少低收入或拖家带口的普通老百姓,头发问题一般家里自行解决或上路边摊或找剃头挑子。有钱上正经理发店理发的顾客,经济状况也好不到哪去。正经理发店指门外有个红蓝白转筒的大众化理发店,也即中档理发店。理发价格:剪发一毛五、洗头五分、吹风五分。

南来客自小上理发店,而且是正经八百的那种中档理发店。剪洗吹全套服务,一毛钱,儿童价格,直到十岁。上哪家理发店母亲做主,由保姆素康姨执行。沙面附近有两家理发店:东桥理发店和西桥理发店。学龄前,南来客上东桥那家,由素康姨带去。进得店来,南来客首先抢一本好看的小人书 (连环画)- 得等不是?

上小学二年级以后,南来客搬到西桥那头了,于是转移阵地,理发上西桥理发店。母亲不但规定南来客理发一定要上这家,而且经过多次亲眼验证,断定给宝贝儿子理发,非张伯莫属,遂再三交代儿子,去了一定要找张伯;同时再三交代张伯,小儿来了一定麻烦您他给剪。特定师傅,专人服务。别的师傅也知趣,如果轮到南来客时张伯在忙,会叫下一个顾客。三年级后,南来客被视作“大人”,理发按大人价收费。师傅还是那个,服务项目没变,收费改了,变成两毛五。

张伯理发用的工具最初是手动推子。南来客小时候头发硬,张伯一边理一边嘟囔,“细佬仔头发甘硬(小孩子家头发这么硬)。” 可不,多两个南来客这样的硬发顾客,飞发佬就“攞(要)命了”。大概是在1965年左右,张伯手里换了个新玩艺儿:电推子。这回轮到南来客“攞命”了。张伯用电推子手生,加上推子经常卡住,推推停停的,南来客如坐针毡,心惊胆战,生怕给电“瓜”(死) 或蹭下一块头皮来。

常年去一家理发店,跟理发师傅们结下交情。不少理发师可谓看着南来客长大,见到南来客犯浑的时候,会像长辈一样进行教育 – 即使在文革期间。上初中时,南来客和几个哥们等候理发时说粗话,一位师傅当场毫不客气地说,“细佬仔咪坩烂口啦(小孩子家的别这么粗言烂语)。”几员小将当场收声(不作声)。

理发上哪家理发店找哪个理发师,母亲有具体规定。更有甚者,要是理发师调到别的店,只要不是太远,南来客就得紧跟过去。张伯退休后,南来客的专人理发师变成易师傅。易师傅调到位于两站路外下九路的“豪华理发店”,南来客理发就奉母命跑过去找他。

母亲规定南来客理发上西桥理发店找张伯,同时严禁南来客上剃头挑子理发。可是,南来客有一次还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上剃头挑子那理了一回发。母亲给的两毛五,南来客付费五分,省下两毛私下揣兜里了。晚上,母亲下班回来家,立马发现不对头,儿子只好老实交待。母亲大怒,“你不怕瘌痢头嘛!”儿子头发母亲如此注重,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南来客经常有接外宾任务,头发必须“有型”,真得了瘌痢头,有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光辉形象。

中档理发店全套服务价格,跟工资一样,到改革开放为止,十多年一直没变,两毛五。到80年代,同档次理发店全套服务收费涨到四毛五。不过工资也上去了。南来客月入八十八块,加上业余炒更翻译,劳动致富,成为先小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的一员,提前步入小康社会。尽管收入多了,南来客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理发上收费四毛五的大众化理发店,只有一次破例,花了两块钱。

毕业后,南来客住在大学校园,理发也不定点了,随便哪家,看上去干净就行。一次,南来客在北京路逛书店,发现该理发了。附近正好有家理发店。于是进店 – 也没注意到是家私营店。年轻的理发师傅甜言蜜语,给你这样啦,给你那样啦。南来客说,就剪洗吹。坐好,闭目养神。不对,怎么先给我洗头了?师傅说,还会再洗一次。洗完头,剪发。南来客复又闭目养神。突然感到头皮一凉,有些液体倒头上去了。可能是洗发液吧。接着糊里糊涂一个大罩子罩到头上。不好,是焗油。那家伙还跑开了。叫得他回来,把头罩摘下,南来客已面目全非。理发时迷迷糊糊  先洗后剪后冷烫,不知不觉成了挛毛(卷发)。那人赔着笑脸,索要两块钱理发费。真是打死狗讲价。南来客待要发作,想想自己一个大学老师,难不成来红卫兵那套砸店?二话不说交钱走人,到另一家理发店,再花两毛钱,好歹洗个头把头发吹平整些。饶是这样,回去还被太座母女笑话半天。

“马死落地行”,理发较难做到。你剃他人头,人亦剃你头,很少自己给自己理发的。何况,五洲四海,处处有雷锋。出国后,有好几年,南来客的头发是大陆同学小陈给理的。上海同学小陈能者多劳,免费为众多同学理发,来者不拒,着实在北美发扬光大了雷锋叔叔 + 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自己动手往往是言传身教传下来的。就理发而言,南来客家没有这个传统,只能上理发店或求人帮忙。南来客家没有自己理发的优良传统,太座家有。男孩子皮实,小时候很少被称作王子的。南来客当过白马王子,南二世高中时曾被推举为王子,但是南来客父子俩从未被叫过“我家小王子”类的。女孩子则不同,不少女孩小时候被叫做“我家小公主”。南来客有一次告诉丈母娘的小公主,骑车经过公主楼下,见王在阳台给世子理发,公主听后差点没气昏过去。

十余年后,南二世降世。第一次剪发是公主闺密的杰作。第二次,公主继承和发扬了娘家优良传统,亲自操剪给儿子理发(驸马爷负责善后工作),一直到儿子十一岁。十一岁那年,儿子上了趟理发店,尝到甜头,从此死活再不让母亲理发,这是后话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4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南来客 2016-7-1 08:03
liushuai2009: 分享
谢谢。
回复 南来客 2016-7-1 08:02
燕南飞: 精彩的故事!也谈剃头:我幼时剃头是妈妈包的,都是剃光头,有弟妹吃奶时剃好头妈妈还给我头上擦上奶液,很舒服。十岁开始包给村上的一位理发师,每年一元。上大 ...
谢谢点评。谢谢分享你的故事。
回复 燕南飞 2016-7-1 06:04
精彩的故事!也谈剃头:我幼时剃头是妈妈包的,都是剃光头,有弟妹吃奶时剃好头妈妈还给我头上擦上奶液,很舒服。十岁开始包给村上的一位理发师,每年一元。上大学时我们班级买了一套理发工具,男生相互理发。工作时单位请理发师每月来两次理发。来美国后我们夫妻俩相互理发。
回复 liushuai2009 2016-7-1 01:17
分享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