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alexxizhang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78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印对峙 进退两难

热度 1已有 2282 次阅读2017-8-24 11:19 分享到微信

中印对峙 进退两难

张晰 (加拿大多伦多)

作者注:此文刊登在大中报,见824日的大中资讯网链接:http://www.chinesenewsgroup.com/news/662323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边界线长达22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出于种种原因,中国与邻国的边界线未能正式勘定,中国与当时的12个邻国的边界均为未定界线。1960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与目前的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勘定陆地边界线。最初12个邻国中的锡金王国并入了印度,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邻国又增加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目前还有两个国家没有和中国划定边界。这两个国家就是不丹和印度。

 

不丹只是名义上的主权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受印度控制,迄今没有同中国建交,最大障碍是中不之间存在领土纠纷。从1984年开始,中国与不丹就划定边界断断续续进行了二十多轮的谈判,至今没有谈成,最大的阻力来自印度。而印度本身一直和中国之间有领土纠纷,中印之间存在有边界争议地区。

 

中印边界争议地区 - “麦克马洪线”和“约翰孙线”

中印边界总长近2000公里,涉及争议的边界有东段,中段和西段三个部分, 争议区域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

中印对峙 进退两难_图1-1


说到中印边界的争议地区就不得不提到臭名昭著的“两条线”:“麦克马洪线”(the McMahon Line)和“约翰孙线”(the Johnson Line)。后者较前者少为人所知。这两条线都是英国殖民者早期留下来的,位于中印争议地区的东段和西段。

“麦克马洪线”

中印边界争议的东段涉及中国传统上称作的藏南地区。19世纪中叶随着清朝的衰落,清朝对西藏的影响力不断减弱,与西藏的关系也不断恶化。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英国殖民者乘虚而入于1912年出兵藏南,直接占领了西藏的商业重镇达旺及周边地区。1913年,在英国殖民者的鼓动下,西藏政府宣布独立。为了使其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合法化,1914年,英国召集中国北洋政府和西藏的代表在今印度北方城市西姆拉举行谈判,出台了“西姆拉条约”(Simla Accord)。“麦克马洪线”就是西姆拉会议上英国谈判代表麦克马洪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线。根据麦克马洪线,历史上长期属于西藏管辖的约9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的面积)的土地被划归英属印度,藏印的边界线比在传统边界线被向北移动了近一百公里。由于关于西藏地位和“内藏”“外藏”分界无法达成协议,中国代表退出了谈判,等于没有承认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西姆拉条约。以支持西藏独立为条件,英国和西藏代表划界换文达成私下交易,换取了西藏方面接受了西姆拉条约。不过西藏代表接受麦克马洪线的条件,是英国能施加压力使中国政府承认中国只对西藏拥有宗主权而不是主权。由于中国中央政府没有接受西姆拉条约,也即英方并未达成条约上的要求,因此藏方並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达赖喇嘛也是在1959年逃亡印度,并在印度获得庇护后,才逐渐改变了立场,宣称西姆拉条约有效并承认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属于印度。不过这都是后话)虽然有了西姆拉条约,英国殖民者也未敢放肆越过藏印传统分界线,侵入占领整个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地区。英国人不敢做的事印度人敢做并且做到了。1950年初,独立后的印度逐步侵占了包括达旺在内的藏南地区。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收复了藏南地区,然而却在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将军队撤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印度此后又逐渐将军事力量推进到麦克马洪线附近,又一次占领了藏南地区,同时开始不断向该地区大量移民。1987年经过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印争议地区和印缅边界一些地区合并建立了“阿鲁纳恰尔邦”。目前,麦克马洪线大致成为中印边界在东段的实际控制线(Line of Actual Control)。

“约翰孙线”

中印边界争议的西段涉及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Aksai Chin)地区(阿克赛钦是突厥语的音译,Aksai 表示“白石滩”,Chin的意思有争论,一说表示“通道”,一说表示“中国”,因Chin 的发音谐“秦”指古代中国。阿克赛钦可理解为“白石滩通道” 或“中国的白石滩”)。历史上关于中国和英属印度之间在这里的边界分界错综复杂。简单的说,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不断向北扩张,侵吞了原属西藏管理的大片领土。为了与沙俄争夺中亚的势力范围,防止沙俄占领新疆地区,1865年一个叫约翰逊的英国测量局官员,通过“勘察”,在地图上越过喀喇昆仑山,将中印的边界线往北画到了昆仑山脉,这条线即约翰逊线。这样,位于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3万多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地区就被画入了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版图。需要说明的是约翰孙线只是画在地图上的一道线,没有起过实际作用,印度从未对阿克赛钦地区进行过行政管理,也未在此派驻过一兵一卒。虽然后来又出现了一些修正的、折中的边界线,但“约翰孙线”是始作俑者,由约翰孙线造成的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成了中印在边界西段争端的一个重要内容。1962年中印战争之前印度派兵进入阿克赛钦地区并修筑哨所,战争之后印军被赶出阿克赛钦。阿克赛钦地区是连接西藏和新疆的通道,对中国来说战略意义重大。目前阿克赛钦由中国控制。


中印边界争议的中段是指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接壤的边界。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采取了“蚕食政策”,越过双方传统习惯线,恃其优势的边防兵力,以先下手为强的手段,逐步侵占了这4处地区。目前中段的争议地区由印度控制。


由上所述,麦克马洪线和约翰孙线以及相应的条约协议都是大英帝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历史产物,是中印边界主要纠纷产生的罪魁祸首。大英帝国殖民地时期在亚洲的历史遗留问题成了祸根,为中印两国在建立现代国家划定边界的过程中造成了麻烦和矛盾。中印边界领土纠纷也从而成为全世界最复杂、最棘手的几个边界纠纷之一。从1960年起,中印两国领导人时不时都有互访,中印政府之间也举行了多次边界谈判,签订了若干协议。特别是1993年签订中印边界协议后,虽然双方在争议边界地带多次发生摩擦,但两国基本上遵循了在战争之后的“实际控制线”,边境之间近年大体上保持了和平与安宁,直到这次洞朗冲突。


洞朗冲突使中印进退两难

由于中国在边境地区修路,印军618日越过中国和印度锡金邦的边界进入中国境内,双方形成对峙冲突。这次冲突让中国十分愤怒。愤怒的原因是冲突不是发生在中印有争议的东段,西段或中段边界地区,而是发生在中印无争议的锡金段边界。而根据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洞朗地区位于边界线中国一侧,不存在中印争议。印军打着替不丹主持正义的旗号进入洞朗等于把无争议的边界地段也变成了争议地区了,这是中国政府不能容忍的。


自从洞朗对峙以来,中印双方言辞激烈,舆情激愤。目前双方都有些骑虎难下。对印度来说,如果按照中方要求老老实实撤军,中国继续在洞朗修路,不仅没有对中方洞朗修路对印度造成的战略威胁做出反应,反而失信于不丹,在南亚诸国面前抬不起头,同时加重中印62年战争后长期以来带给印度的耻辱感。对中国来说,如果承诺推迟或停止修路,就等于接受了印度“以入侵为筹码”的谈判要求,这一“苦果”是中国难以下咽的。因为一旦这次成为先例,将来中国在边境之内其他地方修建基础设施,印度都“比葫芦画瓢”,或者其他国家“有样学样”那是中国决不能接受的,也是中国在印军撤离之前不与印度开展谈判的原因。如此艰难的两难选择摆在了亚洲两个巨人面前。


现在的僵持很难说对谁有利,双方朝野的口舌争辩也在不断压缩着中印和平解决边境对峙的时间和空间。不过笔者觉得中国在法理上占理,有心理优势,同时“中国的忍耐和克制是有限度的”以及“仁至义尽“的警告就像一只悬在印度头顶上的“第二只靴子”不知何时掉下来,印度不管口头上如何强硬,心理上的恐慌是免不了的。


中印“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虽然中印双方在采取舆论战的同时都在调兵遣将积极做打仗的军事准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双方还没有擦枪走火爆发战争,都在期待以和平方式解决这次洞朗冲突。其实中印双方都不愿开战,都明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一旦中印兵戎相见,就很难把握战争的走向和规模,并且势必给两国的经贸和文化关系,金砖国家的发展合作,中国所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等,都将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冲击。无论结果如何,任何一方都很难成为赢家,对两国都将是莫大的不幸。好在舆论的好战情绪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影响双方的理智,双方仍保持着外交喊话和沟通。在洞朗冲突发生几个星期之后的德国G20峰会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仍握手交谈。而在边境线地带的争端中,双方士兵也仅依靠撞击身体相互推挤,最多使用石头或棍棒而不是枪支,亦很小心地不将紧张局势升级为军事冲突。至于莫迪是否会出席9月份在厦门举行的金砖五国峰会,笔者觉得中国已做好两手准备,莫迪来不来都没有关系。“球”现在印度一方,莫迪来习近平仍然会与他握手交谈(注意是“交谈”,而不是“谈判”);莫迪不来,印度也一定会派代表参加,金砖峰会照常举行。


国家无法选择邻居。中印都是历史古国,人口大国,也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也都被视为推动亚洲以至全世界经济未来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如何平衡各自国内的诸多压力,站在历史的高度,冷静地引领国家走和平化解国际争端之路这是对中印两国领导人政治智慧的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