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宋昆谋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6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做到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

热度 2已有 2222 次阅读2018-9-20 22:40 |个人分类:教育理论|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中国学校的校长们提出了一些办学口号,其中有些说法是为了吸引家长和学生的眼球,比如说“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是说说而已,不可能落到实处,也有一些说法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比如“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应该说,在现实中,没有多少人对这样的说法认真思考过,多数人、甚至任何一个人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然而,“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说法却切中了中国教育命脉,并且言明了中国教育的未来和希望之所在,值得认真对待。
      教育工作传道、授业、解惑。教育该如何定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给出了许多答案,可谓众说纷纭。在今天,我们必须站在人类的智慧高峰看待教育事业,对教育做出对得起民族、对得起生命的概括。简而言之,教育就是培养人,通过教育这项工作,让受教育者培养自我、发现自我。这是对教育事业本质的高度概括。只要认识清楚了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人,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成为面对世界的主体,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否则就是南辕北辙、言不由衷。这就是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的原因所在。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的每一个有意识的行动都是理性的展开过程,人们做这一件事情而不做另一件事情,是认为做这一件事情的意义要大于另一件事情。人们对事物意义的辨识,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但是,究其根本,人们对事物意义的确认却是主观的。基于主观意义,才是人们行动的依据。对于任何事物,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主观意义。如果做不到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主观意义就有缺失之虞,因而也就没有了基于主观意义的行动,于是,教育被植入了癌变的基因,天长日久,作为千年大计的教育大厦就成了豆腐查工程,厌学之风蔓延。
      如何做到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只要在理论上认清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让学生发现自我、建设自我,你就能够把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信条。只要理解了人们的行动建立在对事物主观意义的认知之上,你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了解、发现、尊重每一个学生认识事物的主观意义,也就是要把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情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