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历史上,如何让观点精彩纷呈,如鲜花般开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建立信仰,让心有所系,孜孜以求,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思想层面,超越具体观点和具体信仰,对观点和信仰本身建立理解的认知平台,形成社会常识,对于国家发展而言有广泛的现实实践意义。
一个人的观点和信仰,来自这个人的生活,是这个人思考的结果,而并非外人给予的馈赠或施舍,不是冷不丁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以这样说,一个人一生的思想就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观点和信仰就是这条河流中泛起的浪花。
观点,伴随人的一生。在孩提时代,人的观点最为活跃,这时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好奇的世界,内在的好奇心表现为观点的跃动,于是有了有各种各样的观点。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观点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活跃,越来越中规中矩了。观点的活跃程度降低了,坚守的成分却增加了,于是就产生出了信仰问题。信仰,不外就是一种观点,与一般的观点相比较,信仰是观点的升华,观点可变,信仰却不会轻易改变。站在一个人思想发展历程的角度来观察,观点成为信仰正是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独立思考、推敲论证的结果。
唐朝诗人刘长卿有一首绝句《寻张逸人山居》,写得脍炙人口: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这首诗意境纯美,思想深刻。我多年前在奉节白帝城看到康熙书写的这首诗之后,就千吟万咏,不能忘怀。世间万物皆有其理,关键在于如何发现。作者并未看到桃源,却发现了落花,于是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让千千万万追求真理的人在这首诗里蓦然回首找到了自己。当我们分析观点与信仰的时候,别忘了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