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中华民族有丰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既不缺少实践价值的表现,也不缺少理论价值的表现,我们缺少的是对理论价值的理性分析和深度挖掘,没有发现理论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没有实现理论自觉,从而导致国民的理论能力不够强大。而理论自身因其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和独特品质,而具有预见实践、引领实践、塑造实践的独特魅力,理论能力不够强大必然影响实践能力。补上理论价值这一课,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水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论语·子罕》中记载了颜渊对孔子学问的感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对于孔子的学问,在孔子的这一位弟子看来,抬头仰望之,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之,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用各种典籍来教学,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用尽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虽然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是颜渊对孔子学说的具体感受,其实这也反映出一切理论与实践对比所独具的特点。没有理论武装,就会在实践中前后失据。是前是后搞不清楚,失去了方向感,就不知道如何前进了,甚至连自己在哪里也无从知道。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对于恩格斯的这一论断,颜渊在两千年前就有所感受了,只是没有从理论自身来阐述。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颜渊的感悟可谓我国文化历史上发现理论自身价值的一次邂逅。对于这一次失之交臂的发现,我们今天最好的怀念方式就是阐述其应有的理论价值,让理论的光辉照耀实践,让理论的价值滋润民族心灵。(这篇文章原发表在作者的QQ空间里的“说说”,作者QQ号为251356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