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于2016年9月13日在京发布。课题组下一步将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在今年年底前,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推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
可以这样说,今后,核心素养如何实施,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这个核心能否在实践中落实?这是核心素养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一种可能的选项是:人们把核心素养当作一种方法,通过实施核心素养,达成的目标依然是“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依然是“三维”(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见到“全面发展的人”。
这不是耸人听闻。在美国的《联邦宪法》制定和实施中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联邦宪法》草案已经拟就,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已经确认。此时,制定《联邦宪法》的人们兴高采烈,而其中,弗吉尼亚的梅森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认为,还要制定一部《权利法案》以保障公民自由。这样的思想正确与否,我们今天无需讨论,这已经被此后的美国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不过在当时的制宪会议上,梅森成了少数,他与华盛顿从此分道扬镳。每当人们在美国首都广场看到梅森的塑像,怎能不浮想联翩?梅森深刻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很可能在实践中被肢解。人们有可能把“人人生而平等”仅仅作为一种达到其他目的的方法,让“人人生而平等”名存实亡。所以,在今天,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公布的时候,在“全面发展的人”已经被明确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的时候,我们未雨绸缪,敲响警钟,是有道理的。
当课题组下一步将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的时候, 基层学校的校长和广大教师是否会记住了具体目标和任务,而忘却了出发点?
当课题组下一步将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人们是否会买椟还珠?舍弃了核心素养发展,把评价标准当成了唯一?
要避免核心素养成为一种方法,就要突出、夯实“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培养核心。这是全体教师参与其中,不忘初心,殚精竭虑,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而不是专家设计在先、教师按图索骥于后的结果。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场革命,历经必是坎坎坷坷,涉及定是方方面面,而不是召开一次备课会就能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