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宋昆谋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6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家长启蒙:输与赢,只是措辞不同?

已有 1778 次阅读2016-5-22 23:18 |个人分类:教育理论|系统分类:家庭生活| 中国青年报, 教育方式, 教育心得 分享到微信

 有人读了《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30日)这篇文章后,撰写了《“敢于输在起跑线”如何照进现实》一文(《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3月31日)。第二篇文章(《“敢于输在起跑线”如何照进现实》),认为输与赢(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措辞不同。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有可能混淆视听,误导舆论,实有辨析之必要。
   《“敢于输在起跑线”如何照进现实》指出,日前,《中国青年报》整版刊登了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的教育心得。这篇题为《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文章,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孩子在美国求学阶段遭遇的“领跑危机”。例如,“儿子小学二年级时就自学初中二年级的数学,高中时学完了大学的微积分,美国‘高考’SAT-II的数学几近满分。”“中国孩子年龄越小,领先美国孩子的差距越大,但年龄越大差距越小,到了高中与美国的优秀孩子已相差无几……”文章的主旨观点是,中国许多家长有意无意地把“早学”“多学”当成了“早慧”。其实,“起跑领先”只是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偷跑”。在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核心素质尚处于幼芽状态,需要精心呵护、耐心培养时,如果过早、过度地“授之以鱼”式填鸭,将使得这些核心素质得不到培育,反而遭到绑架、曲扭、伤害,在这些核心素质在终身发展中需要核裂变时,已后继乏力……
      《“敢于输在起跑线”如何照进现实》接着指出:其实,在教育的星空里,每一位家长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有自身的利弊。究竟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措辞的不同,其共同点都在于如何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不让过早的“知识填鸭”影响孩子找寻心灵寄托的能力。
      《“敢于输在起跑线”如何照进现实》文章作者认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两种教育方式,“只是措辞的不同,其共同点都在于如何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不让过早的“知识填鸭”影响孩子找寻心灵寄托的能力“。
     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妥当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只是措辞的不同,而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水火不容的做法。秉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同时,又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不让过早的“知识填鸭”影响孩子找寻心灵寄托的能力,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想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结论性评价;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属于过程性管理。强化结论,必将影响过程。敢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不对孩子作结论性评价;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不让过早的“知识填鸭”影响孩子找寻心灵寄托的能力,就是把过程放在第一位,让孩子展现自己的天性,发展自己的天性。弱化结论,旨在强调过程。我国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所谓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做法,不符合教育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