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79.6%受访者认可中式教育培养的人才。据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联合发起了一项调查(3000人参与),调查显示76.9%的受访者认为国内培养的人才与国外差距不大,对国内教育培养的人才表示认可。同日,即2015年11月09日,同报,即中国青年报,还报道: 基础教育阶段53.9%受访者倾向西式教育。报道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3000人参与)联合发起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3.9%的受访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边玩边学、注重快乐的西式教育是首选;不过,也有42.3%的受访者坚持认为,这个阶段中式教育强调的认真扎实更重要,吃苦应该吃在前。
读过这两篇报道,我们读者有理由相信,中国青年报在两则报道中分别提到的3000人调查,是一项活动,而不是两项活动,前一项报道中的3000人与后一项报道中的3000人,是同一伙人。可是,同一项调查,怎么得出了相反的两个结论呢?前一篇报道,肯定了中式教育(结论是:79.6%受访者认可中式教育培养的人才),而后一篇报道,却否定了中式教育(结论是:基础教育阶段53.9%受访者倾向西式教育)。到底是中式教育好?还是西式教育好?读者一头雾水,不得而知。这就是说,这3000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说出了不同观点的话。谁会相信这样的调查结论呢?白纸黑字的数字已经让我们难堪,更何况这只是表象。我们看一下调查的内容。调查把中式教育与认真扎实捆绑在一起,认为西式教育边玩边学,因而不够认真扎实,这样的观点和判断,有多少人会赞同呢?须知,西方的边玩边学,正是认真扎实啊!杜威有言,在做中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孩子要多玩一点,并非空穴来风。而中式的认真扎实,在多数学校的实践中不过是死记硬背的另一种表述而已。组织了3000人,用去了许多时日,调查的意义却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