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宋昆谋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6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家长启蒙通识:脆弱孩子背后必有脆弱家长?

已有 1252 次阅读2016-4-26 03:23 |个人分类:教育理论|系统分类:家庭生活分享到微信

有一篇题目为《脆弱孩子背后必有脆弱家长》的文章,全文如下:

据媒体报道,四川遂宁有个初二学生想参加学校组织的赴美交流活动,父母囿于经济条件没有同意,哪知道该学生因此服药自杀,所幸得到及时抢救,才没有酿成悲剧。消息传出,自然又有专家提出“青少年逆反期需要加强沟通,家长需要转变教育方式”,云云。专家一席话看似头头是道,却始终没有说清楚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转变。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为一点小事就采取极端行为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可见已不是“小概率事件”。其实,身在学校,笔者也时常听到大学生有类似倾向,结果搞得教师不知道应如何对待学生。批评严厉些或分数打得低一些,不用说学位论文通不过,拿不到毕业证书,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学生如此脆弱,难道只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吗?至少在这位因为没去成美国而自杀的中学生那里,人们可以看见,他背后分明站着一位脆弱的父亲。

据报道,新闻中的父亲之所以拒绝让孩子去美国,原因十分简单,因为短短十天的行程,需要花掉2万元人民币。而他月薪只有2600元,孩子母亲没有工作,全家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不过剩余1万多元,实在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听到父亲这番倾诉,不少人会在同情之余,批评寻死觅活的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的不易。

不过,休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因为正是这样的贫寒之家,偏偏为了所谓的“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放弃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的公立学校,心甘情愿地每年支出1万多元,把孩子送到高价的民办中学。去年夏天为了开眼界,这位父亲花了3000多元,让孩子去北京夏令营过了7天。父母如此不遗余力,希望孩子更好地成长,殊不知恰恰种下了祸根。因为孩子每每看到父母超出家庭经济能力范围而让自己享受“良好条件”,不知道感激,反而视父母付出为理所当然,从而变本加厉,从7天3000多元提高到10天2万元,都觉得理应享受。一旦不能如愿,便以伤害自己来伤害父母,好不荒唐!

可是,这样的孩子偏偏又是父母惯出来的。今天的民办学校本来就是营利性的居多,无论北京夏令营还是“体验西方文化”,都只是学校设计的“付费项目”而已,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或许还觉得物有所值,贫寒之家本来就不该凑这个热闹:每月家庭收入只有2600元,怎么可能送子女出国留学?出不了国,那又何谈为将来留学做准备?说白了,既然国家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发展权利,以立法的形式,为全体青少年提供了免费的义务教育,那么经济条件不佳的家庭有必要坚持掏钱送孩子进高价民办学校吗?

因为平时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孩子不顾家庭窘困和父母辛劳,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心态,养成了孩子在别人面前不计后果地保全面子的习惯,才会有赴美国不成且受同学奚落之下便服药自杀的悲剧。孩子的脆弱不正是父母的脆弱造成的吗?

为人父母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让孩子锦衣玉食。提供不了“良好环境”不是父母失责,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如果让孩子从小知道这个生活的真理,从此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那么孩子断不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更不会以自杀要挟父母,哪里还有什么心理脆弱之类的“富贵病”?所以,“心理脆弱”看似孩子之病,实为父母之病,是父母不懂得如何做父母。看着别人的孩子有“良好环境”,自己就乱了方寸,勉力而为,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良好环境”。宠子舆?害子也。

这篇文章,最初刊载《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24日),作者是一位大学教师。读罢此文,家长不禁要问:这个四川初二学生的自杀行为事发学校组织的赴美交流活动,难道与学校没有任何干系?作为组织者,该怎样检讨这件事情?孩子的“心理脆弱”实为父母之病,难道与学校教育无关吗?“从7天3000元提高到10天2万元”,是家长事前知情还是学校临时起意?学校的资费项目有明文规定吗?这位家长月收入2600元,一年结余1万多元,与学校的学费相当,希冀改善一下孩子的学习环境,何罪之有?这怎么能是一位“心理脆弱”的父亲呢?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甚至“以自杀要挟父母”,父母固然难辞其咎,那么,学校教师们该怎样对待和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只能由家长来解决吗?总之,这篇文章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隔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既说不清楚问题,更解决不了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