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传香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42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定慧雙修

已有 725 次阅读2017-2-25 14:27 |个人分类:神佛劝修文分享到微信

眾生自無始劫以來,心念流轉不停,所以昏沉、散亂、無明此起彼落,不得自在。今天,既有如此機緣聞法學道,就要好好瞭解種種昏沉、散亂、無明之起處,進而用智慧一一來修正,使之心逐漸得以淨化,人生亦可活得自在。

由於心念的流轉不停,才造諸煩惱業,所以行修之人聞法學道,學的就是要修止念。「止」代表攝心於一處,但,只知攝心於一處,還只是做到初步的「止」,因有「止」無「觀」顯發不出力量,是故,在「止」之後進而要能「觀」,就是透過「觀照」的力量,讓心念住於「專一」的地步,藉此境地讓心靈得以淨化。

所以有「止」無「觀」,只是小用,沒有大用。之所以如是言,乃因「止」是「定」的修為,而「觀」是「智慧」的妙處。修行要破三毒與諸煩惱業,必須有「定慧雙修」。其實這樣的法,只要行修之人多用心,就可在修者的工作中得到驗証。

「止必有處,行必有方」,有方、有守、有住,才得以入定,而定之條件是在於覺知要把外緣放下,依止於一處,心就能寂然不動。心一定,就能聚氣,這樣的覺知能力則來自於智慧的妙用,所以修行必須「定慧雙修」,否則無法入於真靜。

眾生皆因有此「身」,才有種種苦業集而不得心安自在也。眾人因不能放下我身,所以煩惱、疾病自然接踵而至,讓生命起波瀾,而修行無非是要使心安,讓生活得以風平浪靜;「安」就是樂,能入於輕安之境,身體就會越得到健康,生活就更自在,心靈也隨之祥和、喜悅。

覺知要放下,才能悟出「無我」,既悟無我,病從何生?苦又從何來?世人就是有「我執」,無法放下一切外緣境象,而染著諸病苦、煩惱業。行修之人,要知生命入於輕安之境,念念是菩提心也,何以謂之?是因神佛菩薩也有操心、煩惱起。

但諸神佛菩薩所操之心與煩惱的不是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是為了普度眾生,為了難度化的眾生而操心、煩惱,但諸佛菩薩聖仙神的智慧會經由在操心、煩惱中轉化、昇華、超越,故有「煩惱即是菩提」之謂也。

神佛菩薩的操心、煩惱、思慮是「菩提」的自心所顯露出來,因為「無我」,所以住而無住。行修之人,今生入門學道修行,無論在行、住、坐、臥中都要好好來體悟此妙法,放下則得輕安,輕安則可証「無我」,覺悟此理方得離苦得樂,而要得此境地,必須從「定慧雙修」精進也。

聖凡之別在於「一心」,行修之人要能入於輕安之境,此時一切思惟,都會契合天心,每天都能有定、靜、安、慮、得的正確修行次第,就能應合佛家所言「心平何勞持戒」,「性定何須參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所以學道要能「定慧雙修」,有「定」無「慧」,無法去「我執」,我執不除,修行只是停留在形相上的見解,並非「覺悟」,縱然禪定功夫了得,同樣也要「智慧禪」,否則只是「死禪」、「狂禪」,因為死禪無法用覺知分別的意識心去見証那無分別的真心如來藏,所以修行一定要「定慧雙修」。

「心念」是一切聖凡的種子,可以決定人的一生,一念無我,是聖、是佛、是賢;一念我執,是凡、是眾生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