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作用
已有 395 次阅读2016-12-26 13:39
|个人分类:神佛劝修文分享到微信
世間,一切事物之理,統攝於一心,無論今人之身體問題,社稷亂象的問題,甚而教育的課題,皆以心理現狀為討究之對象,從心理著手以培養正知、正見的人格,圓滿人倫道德的規儀,此與佛法中教人為善的道理相近似,因之,有人就把佛法解釋為人世間的心理學,其實,這種認知並不完全正確,佛法所論及包含了身與心二者,並非單一的心理。
試問修者,以人類有生命存在,設若只有「心理」活動,僅依此意識心的活動狀態為依據,如何知其「生理」。是故,現實人生,當不能生理(身)而獨存心理,若離五官感覺與思想應用之明了意識,那人何有實體之存在也。
因之,世人之所謂心理學,以佛學看之,應僅是人之潛意識或稱下意識之活動,即佛學唯識論中所言之第六意識的範圍。然而佛學中的第七末那識(我執)與第八識阿賴耶識(含藏一切法的善惡種子),這就非心理學所能到達之境,因此,若以今之心理學即為佛法,其去佛法就遠矣。
人之有生理與心理之活動,此乃包含了身心二者,亦即心物之交互作用。人而具有身心,心識之為用,曰心理;身體之為用,曰之生理,二者稱之為心物交互作用而有人之喜怒哀樂與生老病死之現象生滅變化。心識強盛者,力可轉變生理,如在精神治療上。同樣的生理亦足可影響心理,如人生病,心理就會出現反常。
從上述之觀點視之,此心身實為一體之所生。身同物理世界,氣候的變化,影響生理周期性之覺受,物質之轉移,刺激心理變異現象。然,主其中樞者,寂然應物之心性也,故身在動,心隨之移,心常亂,色隨之變,在這身心交相作用之下,修者應悟「心能轉物」之理,修行達到心能轉物,則正知正見之如來藏性之本體真心顯見也。
無身,以何為修行本體;無心,人身何以立。身心合一,即然應物。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