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盪的环境裡,人人都期望有个安全的生活空间,因此,往宗教信仰来找自己的期望与寄託。
信仰在于追求心之宁静与自在,今天,无论是走那一种信仰法门,是儒、是道、是佛,皆同于此目的。法门无别,唯信仰者「心」之所用,宗教门派很多,每个人依其因缘而皈依,这本是宿缘而成,但很多人往往从自己信仰的宗教的角度,去看其他人之信仰,彼此之间产生距离,这样的信仰与信念是在封闭自己,隔离自己于「大道」之外。
如果大家能抛开自以为优的狭隘观念,去听听彼此对这个世间的看法,一定会发现一个事实,每个宗教都是博爱、平安、包容、慈善的,信仰者也同样都期望自己,在这样的宗教领域中得到平安、快乐、健康,这本就是宗教的本质与起源~追求心之宁静与自在,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信仰的原因与动力。
世事本无常,生活中的安全、快乐不是自己所能完全掌控的,在这种变动异常的环境中,除了相信自己所信仰的中心,能在无形中帮自己化险为夷之外,也应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心,来帮助自己,这也是宗教信仰的另一层次展现,当面临各自的困扰、恐惧、不安、无助、无奈和无力感的时候还能安心。
信仰是要从信仰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让自己能在变动中减少干扰,其实在人生的路途中,有诸多的危险、恐惧、困惑并非外在环境所造成,而是自己内心的惶恐不安所反射出来的结果,所以信仰的本质就是要稳住心,让心能安,才可减少伤害,才不会自乱脚步,甚而避免受到第二度的伤害。
就如当敌人的一支箭射在身上时,当下是把箭取下并医治疗伤,如果此时,把这种原本只是身体皮肉之痛的伤,却在心中产生怨恨、忧虑、惶恐,那就等于是对自己的心,自己又射了自己第二支箭,亦即别人伤了皮肉,而自己却伤了心,这岂非愚昧?更不是宗教信仰所期望的。
宗教的目的,就是要从信仰中找到真正的「自己」,从心中得到平安、自在而不受外在的干扰,了悟世间无常与宿世因果循环的道理,进而放下那原本就不属于自己所拥有的外境事物。
宗教林立,信仰随缘,并无分别,有分别的是在每位信仰者各自的心,也因有此分别,所以才会有诸多的纷扰、对立,造成自己生活上的困惑与周遭环境的浮动、烦躁,这样的宗教信仰反而是在製造自己的罪业而非在解脱自己。
所以,信仰要从「心」出发,真正用心研修、体悟,只要心中有爱世间永远是淨土,是那麽的美丽、快乐,若是心中无爱,什麽样的宗教信仰都还是困扰着自己,永远走不出忧愁、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