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在于沉淀思绪,稳定性情,去浊见明,我们为了生活,天天忙碌于世俗应事,对于自己无法清楚的了解,延伸而来的是诸苦一波一波的涌进。
有一天,正看着经书,读到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星悟道时所说出的一段真理:「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証得,若离妄想执着,则一切皆智,自然智即得显现。」
看之让人非常感动,原来一切有情之物都具有清淨的智慧,可惜被妄想执着遮蔽了,因此,颠倒梦想不得自在。
心是人的一切行为主宰者,念动一起,身体随之忙碌,所以人心的内涵与质地是一个善恶之异处的区隔,又何谓人心的内涵与质地?
其实,人心是十分微妙的,有时像大海广大无量,可以包容这个世界,但有时却心眼小,心灯闇了,整个人生如雾湿楼台,月迷津度,连微尘芥子都无法容纳,为什麽同样的一颗心,却会有那麽大的差别?
这就是人心的内涵与质地之差别,人心容易沉溺,常自觉或不自觉的困在人情世间的爱恨恩怨俗念浮名中,原有的智慧德相见不到,要如何才能够见到清淨的智慧?
般若经上说:「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心为前导,最重要的就是知心,也就是在一切时中观照自心,观照自心的烦恼,自心的染浊,自心的慈和与自心的清明,惟有我们能常行如此观照,使心灯常明,才能照物才能明境,终能用智慧与慈悲的眼睛来看待、包容这个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
生活于浊恶忧恼的世间,我们要化烦恼为美丽清淨的智慧,就要从世俗的沦溺中超拔出来,没有别的方法,只有点亮心灯。
我们也许无法如世尊一样睹星悟道,却可以求一个心的自在,心的光明,随时提醒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在生死长夜中,照见前路,并燃起对人世无限悲悯的关照,让世间处处是莲花地。
人性本无善无恶,只因心志不坚受不了滚滚红尘的引诱,失去了原来所具足的如来智慧,随波逐流而不知醒,藉以宗教的信仰,重拾原来,回到那清淨自在的我。